

前 言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已经走过了八十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从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人民八十年的奋斗、求索,开拓出今天的局面,的确来之不易。中国的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的。这一国情,决定了中国的革命和革命胜利后的建设都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经过多次的艰难曲折和对胜利与失败的反复比较,终于实现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即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正是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党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实践证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都要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人类社会迈入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之际,中国共产党迎来了自己的八十华诞。认真学习、全面研究我们党八十年的历史,并结合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历程进行反思,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搞好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我们就一定能够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百年党史天天学(47)】高举伟大旗帜深化改革开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
|
|
(一)党的十七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的新概括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七大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大会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等作了进一步的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大会还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更高要求。 (二)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树立忧患意识、做好应对危机的预案,为有效应对危机的严重冲击赢得了时间和主动。这期间,我国逐步形成“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宏观经济政策。具体内涵包括以下增加政府投资、调整经济结构、推进自主创新、改善民生等四个方面。 (三)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深化文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党的十七大以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出大步。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党中央在推进全国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方面取得新成效。 (五)大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工作和港澳台工作 进入21世纪,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对外战略和外交工作取得新进展,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一国两制”实践日益丰富;在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同时,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出现了积极变化。 改革开放是时代大势、人民意愿、中国需要、历史经验等各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产生的,是一大堆难题逼出来的,而这一切的答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不是平坦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挫折、经过时间检验的真理之路,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实践,未来也许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必将引领我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

诵读:清晨,本名杨国栋。全民阅读西安声动悦读会副主席,西安电视台《诗意西安》诵读嘉宾,中华声动诵读协会会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