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怀念姥姥
———兼与时光老人对话
作者:杨松
诵读:馨园小主
它姥姥的,时光老人真不够意思,还没给我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向我姥姥表达完必要的亲情,就把她老人家带走到另一个世界。端午将至,姥姥走了,化作了一股青烟,被风轻轻吹化到天地之间。
83年的惨淡、支离人生,83年的配角生涯。姥姥啊,您太可怜了!!端午节仙逝,但愿已经过世几千年的屈原老夫子,在那头多分给爱吃粽子的您多些粽子,吃好,一定吃好啊!
1922年,我姥姥出生于一个殷实丰厚、宅心仁厚的善良农家,乃至善良到现在的后辈人依旧比一般善良人家还要善良一些。姥姥在家里行大,举手投足间颇有大户人家女人的风范。谈婚论家时自然要门当户对,嫁给了后来成为富农家庭的地主崽子,我的第一个姥爷。我第一个姥爷是我母亲的生身父亲比姥姥小两岁。这位姥爷大人,旧社会的少爷 公子哥儿味儿很浓,还颇具备诗人性格、诗人潜质,也就是思想和行为常处于半疯半癫、半睡半醒状态。比如说,1947年,打土豪分田地 打到他家他就会抛下老母、老婆和两个女儿隐姓埋名参加八路军去战场上背伤员,比如说,他会在救死扶伤的同时,和年轻的女护士产生“恋情”,给我制造出六七个舅舅、小姨。站在我姥姥的立场上来看,她老人家一辈子让第三者给害了。可那个时代的第三者可是凤毛麟角。
姥爷从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回来时,带回了一家子人。太姥姥傻了,姥姥更傻了。出生在旧社会、生活在新时代的姥姥是没法保住自己哪怕是名分的。旧时代、新社会的姥姥一下子陷入了混乱生活的深渊。我不知道那时姥姥是怎么挺过来的,反正我想她一定经历了一个思想蜕变的过程,或者说解放了思想。因为后来的姥姥是比任何老太太都想得开、开明、乐观的老女人。
四十多岁的时候,姥姥又被迫向前迈了一步,这一步从地主家庭迈进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贫农家庭。我的新姥爷比我姥姥的家里人还要老实,甚至可以说是窝囊。穷人得解放的他,享受新中国的胜利果实分到了土豪劣绅的一间半青砖大瓦房和一个厢房。姥姥走进那间青砖大瓦房洗心革面作了贫下中农的妻子。一间房盛不下母女三人,我母亲只得停泊在她奶奶身旁。所以从小有父母生却无父亲养的母亲才与生父生母多少有点寡合,所以失去父母之爱的母亲对我这个儿子的爱让我承受不起。我想恐怕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我再爱再了解我母亲了,虽然她不健全的人生给了我一个不健康的性格。我依然爱她胜过爱自己。
贫下中农的新姥爷思想观念也很贫穷落伍。如果姥姥不是那样的经历绝对是不般配的。所以姥姥的地位急剧上升,由地主公子哥儿的弃妇成了贫农家的公主。所以,我才有机会到那一间半房下和我的小舅小姨享福。给我的清风白水般的童年,奏响了一首绿岛小夜曲。由于贫穷,姥姥无力在衣食住行方面爱我太深,所以童年、少年、青少年的我也不太喜欢姥姥。后来懂事了才知道没有能力情况下的爱才是大爱。直到多年后,我才体味到爱吃豆腐、冻豆腐是从姥姥家里开始的。有些细微的爱是值得永远封存在记忆深底的,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和姥姥一家人度过的清风白水般的童年。
旧社会离过婚的女人或者说被抛弃的女人身上永远有一座大山。可姥姥却能用乾坤大挪移,把这座大山送进了大海,所以姥姥生活在知足常乐、能忍自安的氛围里。她待所有的人和善。她给我的印象就像弥勒佛祖,我生下来从未看她老人家绷过脸。看来一个人如果放下心头的包袱,即使天塌下来也会微笑着面对的。
不善投机、钻营的姥爷家依旧贫穷,直到后来舅舅娶了一个能干的舅母,日子好起来了。相比较而言,我们这个大家庭渐渐有了起色,所以也给姥姥的晚年带来了一定的快乐和舒适。
姥姥似乎更加快乐了!内心到底怎样未可知。象晚年的孔子周游在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子女之间。
有快乐姥姥的人也是快乐的!可是生活必定给我们这些几近中年的人压力很大、很多,所以工作较为忙碌的我很少去想姥姥、去看姥姥和姥姥聊天。只是偶尔的去尽一下孝心,我总是再想,来日方长。可是哪有那么多来日啊?去日苦短,来到姥姥的病榻前,我似乎看到了捋着胡须的时光老人正在朝我哂笑。那意思好像说,已经给你那么多机会和时间了,谁让留给你机会你不用!!
我知道自己没有理由责怪时间老人,因为他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还是没哭够,姥姥。
姥姥出生于1922年,卒于2008年阴历五月。曾用名刘大女,新中国成立后,刘立英。先后嫁过两个男人,生有三女一子。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微笑,留给人间的是美好,带走的是痛苦。
它姥姥的,时光老人,恳请你在那头好好照顾我姥姥!!!我给您鞠躬了。
主播简介:馨园小主,汉族,天津人,中国朗诵联盟会员,教育工作者,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导师,天津诗词学会会员,“全国诵读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酷爱诵读和歌唱,主持人,多家平台签约主播。
作者简介:杨松:天津人,笔名北方朔、杨凇、肖剑,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原天津市宝坻区文学期刊《秦柳》副主编。曾任袁了凡研究会、诗词楹联协会、作家协会、书画研究院等多个协会社会职务,由痴迷文字而醉心文学。写作随意性强,自感是文学边缘人。编过畅销书,写过将军传。与北京文艺工作者联合编著《幸福没有任何理由》《自我修身的清单》等青春励志书籍,著《谭希林将军传》,被国家作为典籍贮藏。散文、小说、诗歌、文学评论、曲艺等作品多有发表、获奖。散见于《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文学》报刊,多篇列入文学作品集。编辑《袁了凡两行斋集》《宝坻政书》《京东大鼓》《人文宝坻》等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