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陈继业,笔名雨巷(藍調),浙江杭州市人。1983级浙江电大经济类毕业。长期从事外贸专业工作,曾担任多家省级外贸公司中层干部。现已退休居杭州。

怀念张定国老师
作者|雨巷(蓝调)- 杭州
在我的一生中,有一位老师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她是我小学的老师-张定国老师。
在我读小学的第一个学期,那是1960年寒冷的冬天,那年我得了肾炎,住进了医院。
当时,父亲在北京读书(中央商业干部学校-中央商学院),母亲支援建设去了外地。那时,我的大妹在幼儿园,小妹很小在家,我刚上小学,家里,只有外婆在操持家务。记得,当我生病的第三天,我已经没有办法站起来了,整个人浮肿,眼睛也睁不开了,嘴唇上尽是发出来的水泡。父亲单位来了一位阿姨与外婆一起,把我送到浙江省中医院就医。
我躺在医院的长椅子上,听到了医生与外婆的对话。“医院治疗这种疾病的针剂只有三支了,这药需要院长批准才能用。我得去请示,你稍等一下。”医生与外婆说着话,转身去请示。“真是对不起,院长没有同意,这孩子就看今夜能否挺过去。”医生回来与外婆说。我听见了外婆的哭泣声,然后昏睡了过去。
人的生命是很顽强的,弱小的生命也是如此。当我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我睁开了浮肿的眼睛,看见了一圈人围着我:医生、护士,还有外婆。听见医生在说,“这小孩烧退了。”

外婆开始给我喝水,喂食、喝中药汤。由于没有药物,中药的疗效也不太理想,我的病时好时坏,一直拖到二年级第一学期结束,病情才算稳定,但还是没有完全痊愈。
1962年春节过后,学校领导来我家征求意见,大意是让我留级到一年级,继续学业,因为我已经一年没有去学校上课了。但是,我执意要到二年级去上课,不肯留级到大妹班里去,外婆于是去与小学校的徐校长商量。徐校长说,需要二年级的班主任同意才行。

原来教我的班主任黄老师已经调走了,现在新的老师是张定国老师。她对外婆说,“如果在二年级上课,这孩子需要补习原来的课程。”于是,从此放学后,张老师就让我到她办公室去,坐在她的对面补习没有学过的课程。
那时,张老师才30多岁,短发,她说话语速很快。她的严格作风,耐心的教育,慈爱的微笑,至今仍然留在我的脑海。整整一个学期,我都在张老师的教导下成长。由于生病,我当时个子很瘦小,张老师让我坐在第一排,让我能够看得更清楚,听得更加仔细。
记得学校新学期刚开学时的测试,我的成绩几乎是零分。我非常努力地跟随张老师安排的教学计划,成绩慢慢地赶上来了。期中考试是3分,但期末考试时我已经在班里是前5名了。

那个学期,学校评三好学生,徐校长特意给我发了一个“好学生的”奖状,红纸做底油印的“学习好”奖状。这一好学生的“学习好”奖状是个破例,学校从来没有颁发过这个奖,以后也没有听说再发过这一好学生的“学习好”奖状。
春天来了,柳树吐蕊,桃树开花,燕子飞进了我们的小学校。
美好的春天,蓝湛湛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张定国老师带领我们去郊外远足。
西湖的微风徐徐吹来,青青的草地上,绿草还挂着昨夜的水滴;小朋友们高兴极了,像出笼的小鸟欢腾雀跃,齐声唱着张老师教的歌曲:
青青的山哟,
绿绿的水,
弯弯小河绕山转。
山前是咱村里的田,
拖拉机刚把地翻过。
布谷鸟儿还没有叫,
这里早唱了播种歌,
啦啦啦、啦啦啦啦
.....
这里早唱了播种歌。
西子湖畔的歌声很响亮,飘得很远、很远....
至今,我仍然能依稀记住那几句快乐的歌词。
我的身体一直很弱,这病在我三年级第一学期、四年级第一学期,分别去过医院住院治疗。但是,在张老师的帮助下,我的成绩一直很稳定。

张老师不间断的家访,使学校与家庭架起了桥梁,使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状况。
“张老师来了,张老师来了。”每当张老师来大院家访时,同学们都会欢呼起来,回各自家去报信。张老师一直当我们的班主任,教我们到四年级结束。
记得当我们四年级快结束时,我们民办小学被公办学校接管了,因为政策不允许办民办学校了。原来的校舍将作为低年级的教室,五年级将转到新的学校本部去上课。
学期结束,开完家长会,外婆拉着我去向张老师道别,感谢她对我一直来的关怀和爱护,使我不落单、能够与其他小朋友们一起飞翔。张老师拉着我的小手说,“你是我最费心的学生,请答应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去上大学。”我望着张老师美丽的眼睛、殷切的眼神,点了点头,一时竟然说不出话来,一低头眼泪落了下来。

我最后一次见到张老师,已经是10年后的1974年冬天。那时,我已经参加了工作,在一家大工厂上班。那天早晨,我乘坐1路电车去工厂,电车停靠在公交站上。我看见张老师戴着手套、围着围巾,在马路的正前方走了过来。
“张老师,张老师好!”我从车厢里伸出头去,向她喊道。
张老师稍微迟疑了一下,抬起头,看见了我,“阿新。”她扬起了手,认出了我,惊喜地喊道。
电车徐徐离开了公交站,我探出身子一直在窗外向张老师挥着手、挥着手。
张老师在原地,向我扬起了手摇着、摇着,直到再也看不见她.....。
多少年过去了,张定国老师的音容笑貌,她给与我的爱一直珍藏在我的心里,鼓励着我去克服、战胜各种困难。
她优秀的品德,一直以来始终是我人生的学习楷模与榜样。
(2020年9月10日)

本期荐稿:邓瑛(德国)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