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冈》特约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通讯员 蒋志林 刘晓飞 湖北武穴报道
编者按:如何让乡村学校“活”起来?让留守儿童“乐”起来?6月10至11日,向建党百年华诞献礼,武穴市四望镇中心学校校长魏茂正、副校长刘友强带领全镇校长们对辖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拉练检查。下面请跟随镜头带您走进“一校一品”成果展示活动现场,敬请关注长篇集锦 ----
快看“山丘环抱,环境静谧。”走进陶墩村校园,自然清新之气扑鼻而来。校长们的到来,为该校70多名留守儿童自信地跳舞助兴。孩子们在欢快的乐曲中尽情地跳,开心的乐,不时发出响亮的“嘿哈”声。据校长张林涛说,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坚守乡村的老师们对孩子们的感情不断飙升,学校生源不多,但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些作品好!”侃侃而谈的镇中心学校校长魏茂正对周笃小学的书画特色,现场点评表示肯定。”据了解,该校长期坚持以书画为特色,包括三字两话(画)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的一系列“校品”活动。你看,水墨画、细致的工笔、洒脱的的书法、生动的素描以及奇特的剪纸手工,无不吸引着前来参观的校长们对参展作品赞不绝口。
“一个人,一种符号;一个团队,一个缩影。”张汉兴(前排右3),武穴教育“常青树”,踏进德里桥小学眼前不由一亮,把学校建设得这么好,还想建操场。瞧,这是深藏在大别山深处的一片教育净土!抬头望去:“诲人不倦育神州万千桃李,学而不厌扬华夏千古美德。”记者感觉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偏僻乡村学校的张汉兴有句口头禅:“我实在舍不得孩子们,纵使青春已经消逝,可是我的心啊,热情还在...”。
“小朋友的笑脸中洋溢着生机勃勃。”魏茂正、刘友强、汤征的背后”是一生醉心乡村教育,和众多学校一样,张汉兴的回答是,学校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做最好的自己,办满意的学校”。譬如,把钱用在刀刃上,尽可能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在德里桥这块热土,张汉兴用行动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用,也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一片赞誉!
“乡村振兴,关键是教育。如何让乡村学校“活”起来,留守儿童“乐”起来?校长心里要装着老师,才能让每一位老师大显身手,发光发热,站在校长刘文凤身边的“美女”老师叫伍艳,刘文凤告诉魏校长:“乡村学校要搞好特色教育,就必须爱惜人才,像伍艳这样的优秀老师还真是少呢!”
校长夸老师,老师推荐校长。刘寿小学的老师们就是点子多、创意好,自制玩具,校园成乐园。刘文凤告诉记者,受条件限制,学校没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玩具,有的同学还把矿泉水瓶子串出“舞狮”来,玩得不亦乐乎。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在伍艳所带的班级墙壁上,贴着一张纸,显示谁是上周的文明之星、智慧之星和进步之星,表明分数不是孩子们的唯一的追求。
“学生想学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走进铺尔垴村小学,丰富多采的特色活动展示学校风貌。该校是一所以艺术教育特色发展较好的乡村学校。多年来,因为找准了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不愿露脸的校长张汝才说,孩子和家长在乎升学,但更在乎快乐学习。观察教育发展趋势,乡村校长更要从战略高度思考乡村教育的未来,学生对二胡、电子琴、架子鼓等乐器都在期盼呢。
如何推进特色教育?校长们迈着坚定的步伐从校园走出来,镇小校长熊志勇对该校学生的表演予以充分肯定。竹影山小学校长王子雄说:“苦于教育经费不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今乡村学校想要朴素而又体面地发展下去,既要根据学生实际,土法上马,更要各级领导和当地干部群众的鼎力支持,办特色教育要长期坚持,才能永立潮头,永葆活力。
“立德树人,教学相长”走近田应祖小学,田震亚书记题写的8个大字闪光耀眼。乡村学校要沾乡土气息,发挥自身优势,盘活乡土文化资源,校长田国勇说:“七年来,学校一切都已改变,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素质教育与学生一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建党一百周年的大喜日子里上演这些学党史、唱红歌节目,这既是行动,更多的是收获。”
通过“走、比、看、学、议”的拉练检查,让全镇各校互查互评,学党史、悟思想、找差距、想办法、强信心,积极推进“一校一品”跨越发展。在田应祖小学,校长们热情高涨,他们一致表示,这样的比与学,既增强了自信,提振了精神,提高了热情,鼓足了勇气。总之,此次拉练,效果显著,收获满满。
在刘婆店小学,校长们仔细鉴赏孩子们精巧的制作。刘友强对旁边的伍奎和校长们有一种无以言表的喜悦,他说,大家看,乡村孩子多聪明、多伶俐,在这优美、舒适的环境里用心制作,天真地感受特色教育的脉动。谈及乡村教育的现实与未来,用刘友强的话说,缩小与城区教育的距离,需要更多的青年教师坚守乡村教育,让乡村孩子更持久,更开心、更全面的享受优质教育。”
拉练观摩看成效,面前的九年一贯制的铁石中学,十年前,连吃水都成问题,看着土操场,几排平房和“屈指可教”的教学设备,心里不是滋味。为帮助学生快乐成长,在长期致力素质教育的同时,同步乡土文化、感恩、励志并定期开展劳动课和社会公益体验,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让每个孩子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校长周清祖向魏校长一行现场介绍。
顺便一提的是,在该校党史学习教育摄影展上记者发觉,5月16日,为重温红色记忆,汲取精神力量,校长周清祖、书记蒋志林率领他的团队向党旗庄严宣誓并立下“军令状”活动取得了实质性效果,力争今年中考再创佳绩,用实际行动谱写铁石中学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向建党百年华诞献礼!
“教育是一种帮助,是帮的艺术。期待更多的新老朋友来关心帮助偏僻的乡村学校”。在三田小学校长居治芳看来,每一次活动,都是学生心灵悸动留痕的过程。记者注意到小朋们有的跳、有的唱,伴随着嘹亮的乐器声如此多姿多彩。在这里,校长们看到了素质教育的本真与坚持,看到了乡村教育的希望和未来!
“泥土的芬芳、花草的天然生长,这是乡土气息赋予乡村学校的鲜活力量。”来到栗木小学,一个个优秀节目的背后是眼前这些阳光洒在脸上,自信饱满、扎根乡村,坚持素质教育理念的“美女”正是有她们撑起乡村教育的脊梁,更是他们把乡土特色课程融入孩子们天真向上的力量。
镜头下仍然是栗木小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学校独当一面,吃苦爬外磨练是关键。素质教育是避免留守儿童辍学的一大秘诀。一味强求学生埋头苦读,校园缺乏生机与活力,无论如何,未来的乡村学校如何发展?把音、体、美特色教育一路抓下去,用辛勤汗水努力让这些乡村娃和城里娃一样都出彩!”面对记者,校长汤征妙语直言。
这位启元小学的“美女”老师打“心”的手势告诉记者:“用心做教育,我们不能陪伴孩子们跑向终点,但与孩子们相伴的每一天,是否为他们的成长打点幸福的行囊?学校选择特色项目必须考虑孩子的实际,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对此,有了家长们的支持,我们班上的“海军”发展得很好。
“送给您,徐爷爷!”这位陆政小学女生大胆地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彩画硬要赠送给市教科院小教主任徐德喜。徐主任婉言谢绝要求学校保存起来。徐德喜点评说,什么叫特色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每一个校长的办学目标。用徐主任的话说,不了解家乡,怎么能热爱家乡?不了解自己,哪来的自信?让孩子们记住乡愁,这既是责任,更是乡土文化的传承。
据了解,吴翩翩,在全镇新入职教师讲课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冠军。透过展板,牵一发而动全身,吴翩翩自信地介绍:“书画作品、刺绣作品的展出,从板报上都闻到了一股乡土气息。从小学抓起,在追求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在持续发力,与时创新,抓活抓实,也许某一天,四望镇中小学‘一校一品’特色教育体验园会从我们陆政小学率先呈现”。
抓特色教育,一要精心组织,二要交流互动,三要中心学校领导蹲点包校。用纸杯做椅子、用纸做玫瑰花、用黄豆和毛线做鸭子,学习书法和播音主持人,大家都相互吻合,相得益彰。在雕刻、绘画、书法、剪纸中亲身感知乡村故事,用自己的双手去丈量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从而达到家国教育情怀的目的,在五个“美女”教师中,戴着近视镜的本科校长陈小平如实说。
行走在四望镇小,校长熊志勇有言在先:“实施素质教育,成在教师,重在校长,关键在教研员。为此,传承好中华文化是民族的生命基因,是我们的共同精神家园,留住乡土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对家乡的这片土地爱得更深沉,记住祖先让我们不忘初心,走向未来。提起活动,熊校长笑说,同学们每次听说学校要开展什么活动,他们都兴奋得睡不着呢”。
镜头下,四望镇小是该镇规模最大的农村小学,全校有1000多名学生。校长熊志勇说,为推进“一校一品”我们选送老师外出学习“特长”,回来后整合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借助乡土文化、乡村振兴,激发师生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据悉,十多年来,该校先后摘取省、黄冈、武穴科技特色创新奖20多个,多名师生分别获得“小发明”设计奖,创新奖等系列奖项。
顺便值得一提的是:四望中学校长金国强、书记余秋平带领团队用坚守、执着默默无闻地改变着学校。走进校园,绿树成荫,宛如世外桃源,优美的自然环境,让一股般清新之气沁人心脾,活跃的生命与文化磁场相拥;抬头望去,狭长起伏的四望山薄雾缭绕,直面乐斯河清水流淌,恬静安谧而又充满生命活力,可以说,山青水秀润泽和滋养了面前的四望教育人,正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改变了一代又一代四望儿女的梦想与追求。
记者观察:本次四望镇中心学校开展的“一校一品”拉练考核,是对全镇各校“我为学生办实事”的充分展示。武穴市教科院小教负责人徐德喜点评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通过观摩,看出了各校的“策划”观念,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今年抛出的‘六个一’就是针对这次活动的鲜明呈现。该镇中心学校校长魏茂正用8个关键词进行了总结,魏茂正说,这次拉练考核将纳入教师节进行表彰。副校长刘友强最后有感而发,他说:“分管小教七年来,“一校一品”终于在四望这片净土上生根、开花又结果了,在校长们身上那些绘画而成的“特色教育”与山外世界同一个跑道上,共同追求四望最好的教育”。 为期两天的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与会的校长们纷纷表示,要以此次拉练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在全力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践中勇立潮头,再接再厉,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