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的"大拇指"
作者 刘芸
位于甘川两省交界处,人口只有5.6万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迭部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古称“叠州”,藏语是“拇指”的意思。此地四周都是石山,处于秦岭西延的岷、迭山山系之间的高山峡谷之中,大山像铁箍一样隔断了内外交通;相传有个叫涅甘达哇的山神路过这里,被石山挡住去路,他伸出拇指一摁,石山顿时豁开一缺口,人们有了出入通道。
1935年9月,毛主席率中央红军,在这里强攻被国民党重兵把守的腊子口,硬是为中国革命和长征胜利也“摁”开了一条通道。如今在青山环抱的县城中心广场有一座“毛主席在迭部”大型雕塑,它
既是县城的标志性建筑,又是中共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幅画卷。雕塑中四位藏族同胞,以幸福感恩的目光仰望着满头长发、高瞻远瞩的毛泽东,生动感人的表现了当年毛主席、共产党与藏族同胞的鱼水深情,我凝神仰望雕像,脑海里即刻浮现当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场景。
86年前的9月,一场灾难正悄悄降临在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头上。由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在与中央红军会合后,看到中央红军筚路蓝缕,不到二万人;而自己拥兵八万之众,妄图凭借自己的军事实力谋取中央的最高权力。他拒绝接受党中央北上川陕甘的战略方针,居然率部南下。红军发生了分裂,革命再次面临重大的危机。
9月9日,被毛泽东称之为“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毛主席连夜悄然率领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大部,从川西北松潘草地的巴西北上脱离了险境。12日,来到迭部达拉乡高吉(俄界)村,在一座藏式的小楼院里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史称“俄界会议”。会议讨论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和部队整编问题,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为了稳定大局,这一决定仅传达至中央委员,未向全党公布。
谁能想到,当年就是在这个小小的村落,党中央、毛主席化解了一场如此惊心动魄的危机,真是:“大拇指”成就了大事件;也就是在这座叫茨日那的破旧木楼里,毛主席向红军下达了“以三天行程拿下腊子口”的命令。9月16日,我工农红军一举攻下了天险腊子口,为中国革命打开了胜利之门。
毛主席和中央红军虽然在迭部只逗留了短短的四天,但与迭部各族人民却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红军战士秋毫无犯,宣传革命道理,给各族同胞留下了良好印象,他们主动为红军开仓放粮、当向导,帮助红军造桥、修栈道,收留负伤和掉队红军战士。1936年8月,长征中的红军再次经过这里,迭部各族人民在红军长征最困难的时候,热情的伸出了援助之手,使小小“拇指”与中国革命的历史紧紧地联在了一起,这座大型雕塑就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
今天我们漫步在“拇指”的山川沟壑,欣喜地感受到,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层峦叠嶂,满目翠绿的自然风光妙不可言;原汁原味的羌藏文化,使这块神奇土地更具超然魅力。人间仙境扎尕那风景区及俄界会议旧址、茨日那毛主席旧居、腊子口战役纪念馆等红色革命遗迹已经成为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旅游资源,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红色“拇指”迭部县,正在继续着新的长征。
(2021.0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