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阳怀古
文/邓嵘
七国熙熙试决雄,谁谋合纵拒秦风?
军鞭一指惊秋马,俗媚三谗乱楚宫。
龟锁蛇盘犹续梦,云飞鹤去已成空。
忠魂不朽知何处,逝水骚歌总向东。
端午节追忆前贤
文/邓嵘
欲祭灵均汨水遥,转怀农运起春潮。
忧民疾苦承千古,至爱情操撼九霄。
问道三湘犹念舜,观风五井每听韶。
伟人虽去红楼在,首创精神日月昭。
七律.端阳怀屈子
文/牧野闲人(内蒙古)
端阳一至忆忠贤,词祖兰章不世传。
纵见飘零清骨瘦,还悲离乱庶民悬。
潇湘千古流余恨,楚郢空园叹夕烟。
抱石终全若芳节,丹心可鉴问长天。

七律·端午缅怀屈原
文/牛素梅
滔滔汨水涌波澜,浩气清魂绕九天。
叶叶龙舟追祖德,菲菲艾草祭忠贤。
离骚绝曲朝朝唱,楚赋遗文代代传。
今日继承英杰志,他时博弈著新篇。
七律·端午缅怀屈原(新韵)
文/牛素梅
屈子沉江必有冤,涛声浪影荡波涟。
三壶浊酒频频举,一卷离骚代代传。
渺渺冰心藏傲气,铮铮铁骨动尘寰,
龙舟竞技争飞渡,五彩华符祭隽贤。
端午节闲吟
文/王彩霞
绿衣裹米线丝长,艾草悬门蚊不伤。
逐笑顽童飘五彩,摇红福斗映华堂。
恍如往事无关己?却在今晨总挂肠。
一缕情牵千里外,焉知此粽更清香。

端午节
文/杨美林
沧凉汨水向东流,端午期间竞赛舟。
莫忘屈原忠烈去,但知米粽献洪游。
千家艾草悬门处,一部离骚写志酬。
遥祭灵魂留雅韵,深情笔墨送春秋。
七律.端午
文/刘永国(包头)
黄酒斟杯糯米香,彩符束艾戴门堂。
驱邪续俗千家乐,战疫消声万户康。
屈子精神崇敬佩,楚江竞渡永传扬。
同欢佳节尊贤祭,祈福安平好日长。
七律.话端午
文/刘永国(包头)
每过端阳忆故乡,儿时滋味涌心房。
疑娘给戴红黄线,梦父增添艾草芳。
彩挂门符荷绣艳,肴蒸米粽酒纯长。
千家续俗今番事,屈子精神后颂扬。

七律.端午节
文/璞玉
田野葱笼艾草香,龙舟赛起水波扬。
行人超市玫瑰捧,粽子凉糕美味尝。
五色丝绒缠彩穗,一杯米酒拌雄黄。
端阳追祭真忠烈,吟句离骚寸断肠。
七律.端午忆屈原
文/孟建华
逸响鸿词一伟士,风云日月几千年。
楚辞瑰丽成文体,变法迍邅是罪愆。
恶木难容香草伴,良禽岂与猛雕眠。
端阳每到思英彦,米粽龙舟祭俊贤。
七律.端午忆伍子胥(通韵)
文/孟建华
阖闾霸业股肱臣,败在夫差昏聩君。
生不逢时罹恶运,死难瞑目挂城门。
西施入殿美人计,勾践居柴奴隶身。
可叹吴王刚愎性,伍卿忠弼命何存?
注:吴王夫差听信奸臣伯嚭谗言,公元前484年赠剑令伍子胥自尽,而后于五月初五这天把他的尸体弃于钱塘江中。

七律.端午节寄怀(新韵)
文/翁童(河北)
屈魂屈荡汨罗江,地怒天惊碧水黄。
热血一腔国未报,昏君满腹殿倾亡。
千年不见忠身影,万里无寻米粽香,
欲问若今仍去否?且观九域昊祥光。
端午悼灵君(新韵)
文/张金
身疲力尽远朝堂,汨水流悲剑气扬。
挞地鞭天无净溷,谴鸦斥雀易阴阳。
忠诚满腹凝心血,锦绣一腔谱滥觞。
香粽龙舟千载祭,高风彪柄亮节芳。
端午节有怀
文/蘭☆
愤极悲投何处寻?粘糕粽叶忆深深。
千年怨屈沉江底,一代忠魂耀古今。
汩水勤浇天问竹,潇湘梦断五弦琴。
龙舟竞渡承君意,四海犹为泽畔吟。

七律·端午节杂感五首
文/张玉荣
一
粽香寄意读离骚,五月汨罗推怒涛。
一代忠魂留壮烈,千秋赤县颂英豪。
浮云避日青山隐,彩凤藏踪褐雀嘈。
世醒皆嘲君未醒,江湖渔父自陶陶。
二
深深庭院绿荫遮,艾叶悬楣避毒邪。
雨霁溪红流岁月,山青泉澈润繁华。
怀人我自空垂泪,忆旧伊能止漏沙?
弹指春秋惊俯仰,佳醪煮罢更烹茶。
三
艾粽清香草木稠,风华满目遍隅陬。
高堂我悦青描鬓,朗月心惊雪点头。
曾学诗仙能醉酒,却无翰墨仅添愁。
临川子曰悠悠水,逝者如斯昼夜流。
四
晓来闪电耀轩堂,起看浓云雨雾茫。
天祭灵均衡岳泣,地承忠烈庶民昌。
离骚咏叹忧黎苦,荊楚情怀拯国殇。
浩渺千秋华夏跃,复兴旗帜正飘扬。
五
穿原踏野步村墟,草木葳蕤隐远庐。
阡陌纵横翻绿翠,田畴璀璨遍禾蔬。
乡间耋老凉亭弈,溪畔蒲篱细雨徐。
收麦植苗忙稼穑,清泉沃地出长渠。

五律.端午祭屈原
文/翁童(河北)
门边悬艾草,檐下挂菖蒲。
破浪龙舟赛,腾空彩凤呜,
千家飞粽令,万客饮铜壶。
屈子投江久,乡亲祭奠殊。
五律.端午
文/秀外慧中
今日又端阳,龙舟竞渡忙。
门前悬艾草,室内饮雄黄。
粽米罗衫裹,金符鬓角妆。
家家遵习俗,户户话安康!
五律.端午怀屈子(新韵)
文/日 月
食粽划舟行,端阳纪谏丞。
溺江泼义愤,挥笔绽豪情。
憎爱心无惮,忠直世有评。
九州留浩气,千古奠魂灵。

端阳节 (新韵)
文/淡然
角粽安康五月天,艾香缕缕漫庭园。
汨罗江上乘舟祭,千古屈原史册传。
端午吟
文/薛翠珍
最怕神州飘粽香,年年梅雨哭端阳。
离骚千古催人泪,莫让先贤空自伤。
端午节
文/杨美林
又是端阳粽味香,汨罗泣泪悼忠良。
名垂史册精神颂,一曲离骚万古扬。
七绝.端午叹屈原(新韵)
文/日月
忠心不遇圣贤君,金玉良言耳不闻。
身带愤悲沉汨底,鋳成千古爱国魂。

七绝.庚子端阳再咏屈原
文/昆仑
滔滔汨水入江流,不尽千年屈子愁。
为国宁将躯体舍,一身铁骨岂低头?
七绝.端午忆屈原(新韵)
文/志强随笔
风雨端阳晦色生,汨罗江畔祭英灵。
而今水剑悬堂上,讨逆安国亦尽忠。
七绝.悼念
文/志强随笔
端阳节日为谁言,罗汨江边祭屈原。
可笑楚河虚缥缈,何时洗涤直臣冤。
七绝.吟端阳(新韵)
文/志强随笔
光阴似箭又端阳,绿叶青丝裹粽香。
水剑高悬驱历鬼,炊蒸糯米纳千祥。

端午怀屈原
文/李生财
高冠长剑谪诗神,既想君王又想民。
羞与秦人同日月,投江永作楚忠臣。
七绝.端午节吟
文/李珍
端阳米粽祭英贤,艾草清香小院悬。
敬仰忠良承世俗,弘扬爱国创新篇。
悼屈原(新韵)
文/邢太平
端午崇隆纪芈公,竞舟包粽艾门棂。
继承广大前贤志,内化于心外见行。
七绝.端午吟
文/秀外慧中
角黍飘香艾著冠,腕缠五彩浴芳兰。
龙舟竞渡忠魂忆,焉晓离骚醒世丹?

七绝.端午寄怀
文/翁童(河北)
汨江怒浪诉君忧,怎忘当年浊水投。
徒有丹心无以报,离骚一曲唱千秋。
端午节感怀四首(新韵)
文/张金
屈原
爱国谗毁念苍生,苦雨孤魂彻骨风。
邪佞昏君终粪土,楚辞浩气贯长虹。
伍子胥
忠君赤胆却遭嫌,痛向国门皓首悬。
饮刃夫差堪叹日,不知可记子胥言。
曹娥
曹娥碑界怒涛汹,殉父悲啼烈女情。
惊负溺尸江面起,血滴墨韵叹虔诚。
感怀
异年同月共端阳,至孝精忠史册彰。
砥柱炎黄翘楚铸,国魂承传九州昌。

五绝.粽子
文/安美玲
枣红绿叶皮,白米出清池。
老火炊烟煮,情浓五月诗。
五绝.端午吟
文/安美玲
艾草插门楼,花绳玉指柔。
激情随浪卷,千古赛龙舟。
端午吟(新韵)
文/张金
端阳泪缅君,最是爱国真。
长盛中华久,基因密码存。
五绝.端午吟
文/康志亮
千村传粽香,万户艾芬芳。
端午歌正则,离骚代代扬。
五绝.端阳节
文/志强随笔
端阳临仲夏,糯米粽漂香。
艾草门前挂,吟歌且传觞。

五绝·浅吟端午节
文/张学英
粽香飘万里,艾草更芬芳。
五彩花符艳,端阳祭忠良。
端阳节悼念诗人屈原
文/陈金荣
含恨汨罗投,千年祭不休。
粽香江中漫,化作百花洲。
五绝.端午签题
文/赵秉礼
端午念屈原,龙舟粽子甜。
未来与传统,家国大同签。
【按】端午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浣溪沙.端午感怀
文/杨柱
诗祖魂归五彩车,离骚一路唱天涯。龙舟响鼓祝桑麻。 垂柳插门能避祸,艾蒿净面可驱邪。扫除阴翳赋芳华。
清平乐.端午吟(新韵)
文/董克约
端午追忆,华夏屈原祭,米粽清香厅满溢,千古形成贯例。 各地俗雅难同,却是异曲同工。北域南疆美味,代代敬仰贤忠。
鹧鸪天.端阳节
文/璞玉
端午时飘艾草香,龙舟竞渡激情扬。耕牛健壮歌原野,夏麦丰收喜满堂。 包粽子,祭端阳,人人防疫保安康。雄黄米酒祛灾害,五彩丝囊除病殃。
清平乐•端午感怀
文/日月
端阳一度。情动龙舟处。艾草把门拦邪路。佩戴香囊守护。 包粽以奠平原@。煮酒缅纪先贤。多少忠英舍己,换取春满人间。
注:@平原,屈原,名平,字原。
相见欢.端阳祭
文/牧野闲人(内蒙古)
汨罗碧水东流。竞龙舟。角黍抛江公祭、楚诗酋。 丹心在。情何奈。独吟愁。国破报君一跃,铸千秋。
【南吕•四块玉】端午时节读楚辞
文/常有
诵子诗,崇先觉。日月争辉媲离骚,国家忧患发长啸。名气高,操尚骄,情似潮。
【仙吕•寄生草】端午情(通韵)
文/张学英
风携念,水寄思。汨罗江上《诗经》祭,洞庭湖畔《离骚》忆,江陵两岸《怀沙》泣。《九歌》神话撰心缘,《楚辞》浪漫描尘世。
北曲【双调 • 雁儿落带得胜令】端午情韵(通韵)
文/张学英
风和碧水宽,日丽云霞灿。鱼儿戏水弯,绿柳拂堤岸。 [过] 一颗颗 糯粽系心缘,一把把艾草挂门边。一帖帖五彩花符艳,一首首真情清曲甜。争先,龙舟竞赛惊霄汉;联欢,号子歌声乐九天。

张爱民书法作品



图 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