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麒麟读书会黄巢水库采风游记
作者:李殿岭
麒麟读书会,2021年6月13日,组织部分会员,去济南历城区柳埠镇的黄巢水库进行采风活动。
受戴思翰会长和周慧玲副会长之邀,早上八点,在杆石桥乘车上高架桥,向南行进。时间不长汽车行之小岭隧道,穿过500米的隧道,便进入济南南部山区,汽车一路向南偏西穿行在重恋叠嶂之中。
在车上,两位80后正、副会长畅谈着麒麟读书会和作家联盟今后的运作和发展,思路开阔且目标志远明确。听得我似枯树逢春,心若生花。谈笑之间很快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车快到黄巢水库时。山下开始多了小河、溪流、沟壑、怪石,山清水秀的景色更加漂亮。汽车向前方继续行进着,北边的山顶上一挂瀑布飞流直下。秀美的景色又多了几分壮丽。当我们从闪过车窗的树影间,看到了躲躲闪闪的水面时,我们的目的地黄巢水库龙潭大酒店到了。

汽车刚停稳,早在此等候的麒麟读书会王桂平副会长和夫人便迎上前来。王副会长看上去有五十岁左右,是位阅历资深,文化底蕴厚重的当地人,在区委工作。他把我们引领进宽敞、明亮的一楼大厅,这里依山旁水。哇,好大一片湖面,像明镜似的,把群山峻岭的倒影都装在了里面。我们稍作休息后,其他会成员李勤锋、林毅、任延红、林治敏和牟维列文友们陆续也都到了。
在王副会长和夫人的引领下,我们对黄巢水库湖的采风活动开始了。

这里除了青山绿水的大美外。路边湖岸,几乎长满了各种果树,成了另一种景色。核桃、毛桃、山楂,都早已谢去了花朵。展现给我们的是,大如乒乓球小似脆枣的满树绿果,自然是不到品尝的季节。最诱惑人的是橙黄带红的杏,路边近处的,凡人手能够到的,都早已被人们品尝了,自然我们是品尝不到了。我们享受到最多的是,像长毛毛虫一样,一条条,毛茸茸的,挂满枝头的白色花穗儿,散发出的阵阵清香。看我们用疑惑的眼光。观赏着这些散发着清香味儿的,大毛毛虫一样的白色花穗儿。王副会长和夫人给我们做起了讲解:这是板栗花,就是我们平时最爱吃的糖炒栗子的花,这花儿不仅香,而且编起来,晚上点着可熏蚊子。大自然真是很神奇,板栗花像一条条大毛毛虫一样,一丛丛挂满枝头的穗儿,竟然是一颗颗、圆溜溜、香甜可口毛栗子的花儿。我们绕到水库的东头,从大坝桥的南头,向北走到水库湖对岸。开始从东向西沿山路向山上攀登。其实我们脚下正在攀登的这座山,也就是我们刚下车时,稍作休息的龙潭大酒店,水库湖北面对岸的山岭,曾是黄巢起义军的古战场,称为交战岭。王副会长一路从地名开始,讲起了有关黄巢的故事。

黄巢水库因坐落于黄巢村而得名。黄巢村又因黄巢起兵,兵败此地,为纪念黄巢,将大黄草峪改名为黄巢而得名。当年,黄巢带领千余人马沿泰山北麓进入柳埠黄草谷一带(今黄巢村原名)想依据这里山高林密,以养精蓄锐,东山再起。在蔡峪村种植蔬菜,发展生产,济养军需;在裁缝峪村建立服装厂,制作军服;在黄巢村三官庙设立大本营等等。后来虽然黄巢带领义军,凭借高山密林顽强抵抗,给唐兵以重大杀伤。最后终因寡不敌众,兵败此地,黄巢大将军也自缢身亡。

一路我们虽听着黄巢悲壮的故事,除了几分感慨,一点不影响我们对美景的观赏。居高临下,一片波光粼粼、清亮如镜的湖面被四周重恋叠嶂、翠山环抱,使人神旷心怡,不似仙境胜似仙境。拍照留影已不在话下。上山的途中,不时出现的杏树,依然挂着我们伸手可及的,橙黄带红的诱人果实。有的绵甜可口,有的酸甜提神,品尝已是顺手之事。

山不算陡,我们一边儿聊着,一边儿缓步攀登着,不知不觉,在北边的山坡下,一座古将军庙立于眼前。 踏台阶进得庙门,庙不大,庙内殿门锁着,在殿门楼东墙上有一将军庙简介写道:“将军庙是当地群众,为纪念唐末年间,黄巢农民起义大军殉难于此地而修建的。始建于888年,原址在该庙的下方。千余年来庙宇多次修复扩建,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当地人民,倾诉苦恼寄托希望的重要场所。……”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庙不在大有佛则灵。将军庙有黄巢将军英灵常住。自然会给百姓带来慰藉,由此,香火兴旺。从将军庙向西,再走几米,就是狼虎谷也叫死人谷,也就是黄巢军最后惨败的沙场。王副会长指着狼虎谷里大大小小发红的石头,吿诉我们:这些石头之所以发红,就是当年黄巢军的鲜血染成的。当然,这只是一种象征意义。可见当地百姓对黄巢军的敬意。

聊到了这儿,我们不约而同的和王副会长一起朗涌起黄巢的菊花诗。
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以成败论英雄。此时,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怀抱远大志向追求平等的黄巢。看到了一个率领着农民起义大军,豪气冲天的开进长安城,改天换地的英雄黄巢。
听着在黄巢村,脚下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看着眼前青山绿水的美景,自然连想到伟人毛泽东“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感慨。

我们前行到一个制高点,看时间已近中午,看导行地图,如继续前进,绕出这片水库湖区,最快也得2小时时间,我们只能游兴未尽地按原路折回下山。
返回到黄巢水库龙潭大酒店,已到午餐时间。此时,新入会参加采风的文友詹长吉也刚好赶到酒店。大家兴高采烈品尝着当地的野菜、鲜鱼等美味儿,酒过三寻,文友们诗兴大发,现场詹长吉豪放地朗诵起《兰亭序》,声音洪亮,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大家掌声,叫好声不断。观山听涛,举杯欢歌,不亦乐乎,午餐后合影留照。

稍作停顿,在王副会长的引领下,驱车来到黄巢金玉茶园,在室外田园边,四通宽畅的茶棚里,品茶休息。

当文友们得知,黄巢金玉茶园虽座于黄巢村,却早已名声在外。女园主茶农李玉兰十几年前,就已是巾帼创业模范,现经营着柳埠第一家占地面积约80余亩的大型茶园时,文友们的激情又重新燃起,向主人讨来笔墨纸,善长书法的文友墨客,自然是提笔挥毫,留下了诸多“厚德载物”、“金玉良缘”、“喫茶”之类的墨迹。此时,已是下午四点多钟了。六月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乌云密布,大滴的雨点儿落了下来。戴会长宣布:近一天的采风活动结束。文友们都乘车踏上了返回之路。

我们也乘车按原路返回,约一两公里的行程,又到了来时经过的瀑布。由于角度的不同,此时的瀑布,看起来比早上来时更加壮观,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尽管下着雨,我们仍然下车与瀑布美景拍照留影。返回时,仍然是一路风景,不在话下。


作者简介:李殿岭,男,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爱好根雕艺术和文学,根雕作品,曾获省、市级大奖。有部分诗歌和散文发表并有获奖。现退休,为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山根雕传承人,济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树痕文学社副社长,麒麟读书会副会长,麒麟读书会作家联盟副主席。

编辑:子墨 寒烟
编审:慧玲 思翰
麒麟读书会 · 作家事业联盟
《大家风范》杂志
总顾问: 邱锋 董山峰 李浩
阎雪君 肖霖生 许莎朗(香港)
耿建华 赵林云 孙春亭
逄金一 赵洪祥 张希木
柏承恩 李式法 戴永夏
王培元 傅先河 徐发蕴
隋鉴武 陶玉山 刘彦民
名誉会长:王凤胜
《大家风范》杂志编委会
主任:戴思翰
副主任:鲁先圣
投稿邮箱:djffzb@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