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场南湖
东铁营街道小林剧社推出
7月30日傍晚,“一大”第6次会议召开。那天,周佛海因为上吐下泻没有来。
晚上8点多,一个穿着灰布长衫的陌生人闯入望志路106号。他鬼头鬼脑地往房间里张望了一下,便借口说找错门匆匆离开。革命斗争经验丰富的马林断定,此人一定是警局的暗探。会议中止,大家迅速撤离。
暗探盯上望志路106号,绝非偶然。马林早已是在西方各国警方挂了号的人物。他动身来华那一刻,一举一动就已经在各国暗探的监视之中。1921年7月下旬,他到李汉俊家参加会议,自然逃不过暗探的眼睛。
果然,代表们撤离不久,法租界巡捕房的几个警探就突袭了李汉俊家。警探在李汉俊家翻箱倒柜地搜查起来。当时留在现场的陈公博在《我与共产党》一文中回忆:
(密探)什么都看过,唯有摆在抽屉里的一张共产党组织大纲草案,却始终没有注意,或者他们注意在军械罢,或者他们注意在隐秘地方而不注意公开地方罢,或者因为那张大纲写在一张薄纸上而又改得一塌糊涂,故认为是一张无关紧要的碎纸罢,连看也不看……
法国警探突袭李汉俊家时,代表们没敢回博文女校的住处,而是聚集到李达家。
李达认为,他们的活动已经引起法租界警方的注意,所以应该换个地方开会,最好是离开上海。大家深以为然,但要到哪里去开会呢?有人提出,去杭州西湖开会。可西湖是风景名胜,人多眼杂,不太合适。
李达的妻子王会悟搭话说,不如去嘉兴南湖。嘉兴距离上海只有杭州一半路程,南湖离火车站很近,湖上有游船可租。租一条船在湖上开会,既安全又方便。大家一听,一致同意前往嘉兴南湖继续开会。
8月3日清晨7点35分,一列开往嘉兴的火车从上海北站驶出。坐在火车上的“一大”代表有张国焘、李达、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刘仁静、周佛海和包惠僧。由于前一天法国警探突袭了李汉俊的家,为了保险起见,大家决定让汉俊留在上海。马林和尼科尔斯基是外国人,路上太显眼,所以他俩也没有去南湖。
陈公博从李汉俊家回到大东旅社后,正好赶上隔壁发生谋杀案。一天经受两次惊吓,陈公博连招呼都没打,就带着新婚妻子到杭州去了,根本没去南湖开会。
与毛泽东同来的何叔衡去没去南湖是一个谜。多年以后,他写信给董必武询问“一大”开会的情况,董必武向他描述了南湖红船上的情景,据此推测他当时似乎不在红船上。就像毛泽东所言,何叔衡像一条牛,总是默默耕耘,他在党史上留下的痕迹不多。
1935年,主力红军长征后,年近六旬的何叔衡被留在赣南。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步步紧逼,中央局书记项英派便衣队送何叔衡和瞿秋白等去闽西。不幸的是,他们在福建长汀暴露了踪迹。提到这段史实,人们多半会想起瞿秋白在长汀被俘,英勇就义,却很少有人知道与瞿秋白同行,而且先他一步牺牲的正是“一大”代表何叔衡。
到南湖后,王会悟已经雇好一只中号船。船里摆着一张八仙桌,一桌酒菜,十几个人坐下一点不挤。11点,代表们上了船。王会悟一人坐在船头,看着烟雨蒙蒙的南湖,心潮澎湃。她身后的船舱中,正在上演着改变中国历史的一幕。
那一天,在南湖红船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代表们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大会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负责宣传工作。
下午6点,南湖渐渐热闹起来,湖面上飘荡着京剧声。谁也没有注意到,一只不起眼的游船中,十几个人轻声呼着口号:“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人类的解放者万岁!”
一个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件,就这样在南湖这条小小的游船中发生了。一个改变中国命运的政党,就这样在南湖这条小小的游船中诞生了

播讲人:阿真、原名:王永珍,1967年7月人,中共党员,在职社工,喜欢旅游、摄影。初学诵读便喜之,请多指教,愿诵读陪伴我即将退休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