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铸老师书法)
图片由兰光武老师提供
主编:姚京平

井冈山行(诗四首)
——庆祝党的百年华誕,红色之旅井岗山行
文/兰光武
一,高铁进井冈
远处传来“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啊闪银光。井冈山的人儿抬头望,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的歌声,井冈山到了。

流水潺潺花正艳,
高铁开进井冈山。
喜见莺歌燕起舞,
遥望高路入云端。

八角楼里留胜迹,
黄洋界上有遗篇。
世上哪里有难事,
只要自己肯登攀。

二,穿上红军装
“红米饭,南花汤;挖野菜也当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餐餐味道香。”歌声道出了当时的艰苦,也道出了人们相信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小外孙穿上红军装神气极了,第一次吃上红米,他觉得喷喷香。

喜看穿上红军装,
顿觉英武变了样。
星星之火可燎原,
夺取政权还靠枪。

吃点老区红米饭,
喝碗山里南瓜汤。
四面青山来眼底,
青松翠竹满井冈。

三,象山庵
毛主席率秋收起义的队伍上井冈山,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胜利之路。号称山大王的绿林好汉袁文才,王佐对毛主席诚服敬佩,后来他们都加入了共产党。在袁文才和王佐的介绍下毛主席和贺子珍结为夫妻,在象山庵里安排洞房,并置办了两桌婚宴。

象山庵
毛委员上井岗山,
湘赣边界都红遍。
绿林好汉生敬意,
穷苦百姓迎青天。

八角楼里添油香,
象山庵中设婚宴。
革命伴侣情义深,
烽火情缘也浪漫。

四,井冈山会师
一九二八年四月,朱毛在井冈山会师,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喝过洋墨水的人,靠“本本”过日子的人,说毛泽东是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终究还是毛泽东找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没有共产党就没了新中国,邓小平讲,没有毛主席,中国革命还将在黑暗中徘徊。毛主席在八角楼的油灯下写出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那时井冈山物产还不丰富,朱德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上山,有人把朱军长的扁担藏起来,不让他去挑,朱德就在自己的扁担上刻了“朱德的扁担”几个大字,坚持挑粮传为佳话。毛主席还在这里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其中两句是“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朱毛会师井冈山,
星火燎原是开端。
润之雄文指方向,
朱德挑粮刻扁担。

黄洋界上炮声隆,
杜鹃花开红烂漫。
马列主义山沟有,
中国革命换新天。
作者简介:兰光武 在长江边上长大,当过知青下过乡,后来到铁路上工作。现随女北漂带小外孙,偶有诗文,喜从中来。
主播简介:李华敏,网名淡淡的茶香。现任《五月的鲜花诗歌朗诵艺术团》《世界诗人》《诗意传情诗社》《采菊文苑》《全球诗歌辽社文化网络传媒》多家平台主播。有作品在微刊平台出刊。在市级区级朗诵大赛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