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到金黄挂满枝,莫道天下君不识】
文|龚讯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怀念好友元稹的诗句,从中引申出成语“落花流水”,用来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后来多比喻被打得大败。的确,“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景象很容易勾起人们的愁绪。
姹紫嫣红的百花齐放着实令人欣喜若狂,踏青赏花便成了人们在春季里的一大乐事,然而花无百日红,当微风扫下片片落英,缤纷的花瓣染红泥土时,人们的心头总会掠过一丝惆怅,一种怜香惜玉之感油然而生。同样让人感伤的还有春水,解冻后的河水清冽而深邃,映着蓝天白云的激流,急匆匆地向东而逝,没有驻足顾盼,无暇停留攀谈,使人感叹时光白驹过隙的无奈。
“落红并非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人们站到植株的角度去看待花开花落时,便会释然了,因为绽蕊吐芳是为了吸引蜂蝶传授花粉,花谢坠地是为了迎来日臻成熟的果实,就如日升日落般的正常。流水一去不复返,曾叫孔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是,假如水无东流,光阴裹足不前,便会积水成洪淹没道路冲毁田园,也就不会有万物更新的繁茂。
由此可见,并非花落无情,并非流水无意,都是人们在睹物思人,在借景抒怀而已,正如白居易的诗行只是表达对故友的思念之情罢了。与其感物伤怀,莫如赏物释怀,或许会欣然说道:落花不语化春泥,流水无言背对西。待到金黄挂满枝,莫道天下君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