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毛板船
(听宝庆人讲宝庆故事)

(14)
有本土好古的学者考证,这里原系“爱莲女学”的校址。(爱莲女学为邵阳师范前身之一)又有“资江公学”、“邵阳市三中”等教育机构在这里办学。
他考证古爱莲池应该是在1971至1973年间被拆毁的。
对此我略有不同的意见。
爱莲池只能说1973年之后被拆毁的,而不可能是在73年之前。
因为我就是1973年兵,是1972年12月从邵阳市人民武装部穿军装入伍的。
入伍之前就住在爱莲池的学校宿舍里。
我当的是湖南省军区的地方兵,因此比别的新兵在这里多住了几天。
每当外地部队的兵要走,都是我们几个地方兵敲锣打鼓欢送他们的。

我原本是当海军的,蓝灰色的被服都已经领到手里了。不知道何故又被通知换成了草绿色的被服。
当时郁闷遗憾了好久,合了当时部队流行的一句话:“大门进对了,小门入错了。”
我的一个战友李鲁湘就是排着队与我一块领被服的,他就顺顺当当地去了那个部队:北海舰队海军航空兵。部队驻地在大连。
1974年,南海西沙战事吃紧,他们整建制地调去了南海舰队。后来与美国军机较量不幸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王伟,就是李战友那个部队的。

所以我敢断定,在1973年之前这里(古爱莲池)还是保存得好好的。
。
当然我还清楚地记得爱莲池的模样:那是一座长约90米,宽约60米的荷花池。
池中偏东北方向有一座二层木质结构、古香古色的“君子亭”。亭下有“之”字形弯曲亲水的桥廊。
我还曾在那木质的桥廊上忙里偷闲地漫步,欣赏荷塘月色,垂柳游鱼。在那里满怀憧憬地想象过未来军旅生涯的激情岁月呢。

还记得当年有一种怪异的心态,仿佛那种花前月下的休闲完全与我们年轻人所处的火红的年代格格不入。
我在那里装模作样的散步就像是做了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随便踱了几步就赶快离开了。
现在,这一切都变成了飘渺逝去的浮云,只剩下市政府门口的一块山峰状的花岗岩巨石,上面赫然镌刻着几个朱红的大字:“爱莲池”。

在巨石的面前,是拥挤的车辆和匆匆的人流,没有人会停下来刻意地去打量它一眼。
年轻的朋友们更是没有人会把精力和心思放在这上面。他们不会明白也不想明白这块石头意味着什么,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也许,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淡去,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