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子状元传奇》小序
文/陈守印
东原传奇事,状元父与子
原著毕长代,享誉载史籍
才女雷道菊,连载作分期
吾辈皆有幸,寻踪赴故里



第十一回 荣归故里
上回说到梁灏在金殿之上,经过太宗皇帝亲自面试,被钦点了头名状元。喜讯传开,朝野同庆。从皇宫通往阎府的街道两旁,挤满了前来观看的人群,上至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下至士农工商、市民百姓,人们无不想一睹这新科状元的风采。宽阔的大街被挤得水泄不通,以至于后来的人竟然爬到了房屋顶上,有些小伙子们甚至是爬到了树上。特别是梁灏的学生及家长和那些曾经接受过梁灏诊治的患者及其亲属们,更是激动异常,不住地向自己身边前后左右的人们介绍梁灏的出身、籍贯和自己与梁灏的关系,借此机会也炫耀一下自己。
为梁灏鸣锣开道的公差衙役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在人群中挤出一条缝来,让仪仗队伍缓缓而行。只见梁灏头戴乌纱、帽插宫花、身着红袍、脚蹬金靴、腰系金带、佩紫金囊,手持笏板,骑在高大的枣红色骏马之上,在众多随从仪仗人员的层层拥护之下,更显得精神抖擞、气宇轩昂,在京城民众的一片欢呼声中慢慢向前移动,并不停地向高喊自己名字的人们频频抱拳致谢、挥手致意。
天赐良才,太宗皇帝更是喜不自胜,先是在琼林苑设御宴庆贺,而后又赏赐白银一千两,许其在京城大街小巷游行三日,炫耀皇恩;而后在阎宅门前搭台唱戏,夸官三天。古代官服自唐朝开始,以颜色区分官职高低。三品官职以上着紫色官袍,腰间赐佩紫金鱼袋;五品官职及以上者着绯(红)色官袍,赐佩白银鱼袋;六品及以下着绿色官袍,无鱼袋。梁灏刚刚状元及第,并没有授予官职,即便是授予官职,也会因为初涉仕途,只能授予七、八品的普通官员。而此时,太宗皇帝却准许梁灏穿着红袍,并赐予金靴、金带、紫金鱼袋,可见其重视程度之高。作为长辈与导师,阎福祥对梁灏的成就欣喜不已。当天便吩咐家人在家中宅外张灯结彩,中午设宴请王禹偁、郭东匀等等几位在京城的至交好友前来祝贺。席间,阎福祥频频举杯,感谢各位好友多年来对梁灏的关爱和指教,直到夜色已晚方才各自散去。由于心情舒畅,阎福祥喝得较多,一直睡到次日中午方才醒来。
等待午饭过后,梁灏对义(岳)父母说道:“孩儿蒙受皇上隆恩,只不过是侥幸得中而已,不值得庆贺。再说树大招风,如其给人以口实,不如淡然处之为好。圣上所赐银两就作为回报叔父婶娘以及乡亲父老之用,不知二老大人意下如何?”
作为过来之人,阎福祥对功名利禄之事,也并不是过分看重,经梁灏这么一说,也随之说道:“吾儿言之有理,不夸也罢。如今你已经成为天下魁元,可谓是名利双收,加之你本身自理能力非同一般,所有事项你自行裁定就是,无须过多征求他人意见。”
梁灏又说道:“孩儿如若外放官职,路途遥远,诸事自然要独立自主,但凡是在家中却必须请二老做主。孩儿昨晚梦中闻叔婶召唤,想来是二位老人思念。因此想带领妻儿回家省亲,还请义父母大人恩准为盼。”
阎福祥道:“你自幼父母早亡,由叔婶养大,实为不易。岂不闻‘养育之恩大于天’啊!你有此孝心甚好,我岂能阻拦?你夫妻二人连同孩子可多带些银两、礼物,带辆车子回去看望叔婶。如果他们同意,亦可接来开封同住,以免相思相念,还可相互照顾,岂不是更好?”
梁灏说道:“义父大人说得极是,孩儿遵命就是了。”于是,当天下午便到街上购买了一些开封特产及糖果点心,并安排好了车辆。
于第二天一早,梁灏便带着妻子阎晓薇和刚过满月的儿子梁固,告别了二位老人,带着义父母对叔父婶娘和父老乡亲的问候,怀着一个赤子对家乡的深切怀念,轻车简从,踏上了回乡的路程。经数日颠簸,自不必细说,顺利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东平府须城县梁家营村。
再说梁灏的叔叔婶婶早已经得到官府的喜报,得知梁灏高中状元的喜讯,这次又得到驿站提前传送的消息,说新科状元梁灏携妻带子回乡探亲。二位老人更是欣喜万分,便带领儿女到村口迎接。见面后,梁灏与阎晓薇夫妻二人先是向二老施叩拜大礼,而后又与小弟小妹相互问候,一家人亲切无比。看到侄子考中状元却依然如故,还带着妻儿回家探望自己,梁文昭夫妇激动得泪水直流,抱着可爱的小侄孙亲了又亲…… 弟弟梁新已是十五六岁的年龄,正是爱好热闹之时,把小侄子抱在自己的怀里到处跑来跑去,逗得小梁固咯咯直笑,妹妹梁皎也已经成为十三四岁的半大姑娘,亭亭玉立,十分俊俏,由于经常帮助父母到田间劳动、到水中捕捞鱼虾,脸膛被阳光晒得略微有些黑中透红,显示出农家姑娘特有的健美。面对着从东京而来且又出身于富贾巨商家庭的嫂子却一点也不感到陌生,挽着嫂子的胳膊嘘寒问暖、问这问那,显得无比亲近,让阎晓薇感到格外宽慰,少许的陌生感立即烟消云散,忐忑不安的心情也立刻被热烈的家庭气氛所融化。
这时,全村的父老乡亲们听到消息也纷纷赶来看望,大家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全村如同节日般热闹非凡。人们看到梁灏中了状元仍然不忘回乡探亲,还带回一位如花似玉的夫人,并且有了可爱的儿子,都惊喜不已,连声致贺道喜。梁灏夫妇在乡亲们的簇拥之下来到自己家里,小院里里外外都是欢乐的人群,大家无不夸赞梁灏学有所成,不仅光宗耀祖,也为家乡争得了荣光,更为众多的学子树立了榜样。有近邻的几个小伙子还专门买了一些鞭炮进行燃放,以示祝贺,让僻静的小山村顿时沸腾起来。
看到乡亲们如此热情,梁灏也是心潮澎湃、热泪盈眶,高声说道:“当年若无乡亲父老相助,梁灏怎会有今日之成就?诸位乡亲父老在上,请受梁灏一拜!”说罢,拉过妻儿,双膝跪下,给乡亲们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见梁灏如此,几位老者慌忙上前将梁灏扶起,连声说道:“使不得、使不得呀!状元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是皇上身边的人,给我们磕头,我们怎么受用得起啊?这是要折寿的呀!”
梁灏紧紧握住几位老人的手,眼含泪花激动地说道:“如何使不得?想当年,我叔侄数人空手回乡,若非乡亲们鼎力相助,梁灏怎么会有今日之荣耀?我虽有状元之名,但永远是故乡之人!大家对我还是应当像以前那样,叫我的乳名,与我说知心话。千万不要见外,不要喊我状元。只有这样,我才能感受到家乡父老乡亲们的无比亲切。”
听到梁灏这发自肺腑而又铿锵有力的朴实语言,乡亲们被深深地震撼了,有不少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看着这动人的一幕,梁灏又继续说道:“古人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此次回乡,带回几两银子,乃是皇帝御赐,献给村里乡亲们,略表寸心。”
说完,梁灏与夫人一起从车上抬下一个沉甸甸的箱子,打开以后,人们看到里面满满地装着一锭锭雪白的银子,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梁灏夫妇将其放到为首的老族长——四爷爷面前。
看着这一箱子白花花的银子,乡亲们和四爷爷都惊呆了。是啊,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谁见过这么多银子呀。
四爷爷眼色已经有些昏花,抬起头来望着梁灏,又伸出有些颤抖的双手抓住梁灏的胳膊连连问道:“孩子啊,真是难得你一片真心了。只是这么多的银子,可如何使用、用到何处呀?”
梁灏说道:“我想过了,这一共是八百两纹银,大致可用于五个方面:一是整修道路。大到村内街巷、小至田间阡陌都全部整修一遍,以方便乡亲们生产生活;二是打几眼深水井。让全村人都吃上甜水,让田地里即使遇到大旱之年也能浇水灌溉,不致颗粒无收;三是建一所好学堂。请两位好先生,让全村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将来也好谋个前程;四是建一处好院子。把全村的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的老人都集中起来,雇请专人照顾瞻养;五是请一位医道高明的大夫迁来村里或经常到村里巡诊,让大家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如若不够,我以后再继续筹集,如果还有节余,您老人家酌情处理。”
梁灏一说完,全场欢声雷动,对梁灏的善行义举纷纷赞扬不止。
随后,阎晓薇又把带来的糖果点心分给大家品尝,大伙吃着京城的糖果点心,谈着以往的趣事,无不笑逐颜开,小院里洋溢着阵阵欢声笑语。大家都夸奖说:“这京城的糖果甜、点心香、人更美啊!”
热闹了大半天,临到中午时分,乡亲们才陆续各自回家了。
中午吃饭时,梁灏问叔父:“刚才怎么没见到张先生啊?我准备吃过饭后过去看望一下。”
叔父叹了一口气道:“唉,过世了。”
梁灏闻听大吃一惊:“啊!过世啦!什么时候的事?得的什么病?”
叔父说:“过年的时候还好好的,我和你婶子前去拜年,他还打听你的消息,一个劲地夸奖你有出息,并且预计你今科保准前三名,不是状元也是榜眼,再不济也得是探花。没曾想,今年春上跟着学生们去踏青,出了点汗,回来一脱衣服,感冒了。开始也没当一回事,不料后来严重了,浑身发烧、咳嗽吐血。前后不到二十天,就走啦!”
梁灏听到这里,止不住泪如泉涌,竟然失声痛哭起来。无论叔婶怎么劝说,却再也吃不下去了。
梁灏哭着对全家人说道:“想当年,因家中贫寒,我兄弟三人交不起学费,先生免费教授。名为师徒、情同父子。不仅教我们读书识字,还教我们做人做事。我去京城赶考,先生前来送行,千叮咛、万嘱咐。此情此景,犹在眼前,未料先生已经作古,与我阴阳相隔、两世为人,这叫梁灏怎能不痛断肝肠?”
见梁灏如此悲伤,一家人无不跟着伤心流泪。叔婶在一旁劝慰道:“人死不能复生,不可过度悲恸。你下午可带妻儿到先生坟前祭奠一番,也不枉师徒一场,先生地下有知,亦可含笑九泉。”
梁灏听叔婶说得有理,才渐渐止住了悲痛。对二老说道:“如此甚好,多谢叔婶指点,只是还需要烦请二老准备一些供品、香烛才好。”
婶娘答应道:“这是自然,家中有一些现成的东西。你先吃些饭菜,我一会功夫就能拾掇好,不会误事。”
见叔婶如此,梁灏心情方才稍微有些平静,简单吃了一点饭菜后,婶娘已经将祭祀用品收拾妥当,顾不上休息,叔父便亲自领着梁灏一家三口前去张先生墓地祭奠不题。
次日一早,须城知县王承道大人带领属下亲自来到梁家营拜会梁灏,并邀请梁灏到县城暂住几日,以方便各级官府为其贺喜以及接风洗尘等等有关事宜。
梁灏见王大人年逾花甲,须发皆白且步履蹒跚,急忙出门迎接,亲自搀扶至屋内分主宾坐下。梁灏道:“老父台光临寒舍,致使蓬荜生辉,学生未曾远迎,还请老父台恕罪。”
王大人说:“状元公高居榜首、名扬华夏,朝廷公文早已传至府县,群情振奋!今日衣锦还乡,更令全县山河生辉啊。”
梁灏微笑谢道:“学生当以老父台为楷模,为国效力,为民造福。”
王知县说:“老朽昏聩,照顾不周、还望状元公海涵。”
梁灏说:“老大人如此客气,学生怎么担得。”
二人寒暄完毕,王大人道:“状元公殿试高中,万岁爷龙颜大喜,令乡里民众广生仰慕之情,当为今世之典范,下官征得乡绅父老意见,欲为状元公立碑建坊,以启迪后人。”
梁灏闻听立马起身说道:“多谢老父台美意,此事万万不可。如此一来岂不折杀学生了。岂不闻古人曾云‘盖棺定论’。学生承蒙皇上错爱,侥幸得中而已。学生年稚,一来是未曾建立功业于江山社稷,二者是不曾谋取利益于桑梓故里,怎敢立碑建坊留存于世间。此事绝不可行,来日方长,从长计议;再者说来,万一日后学生一时失足,铸成千古之恨,岂不枉费了老父台及桑梓父老之重望?”
梁灏稍微停顿后又说道:“想我东平乃物宝天华、人杰地灵之处,自有史以来英雄豪杰层出不穷。虽无帝王建朝立国,却有无盐娘娘名垂青史;文有刘桢为‘建安七子’之一,又有夏侯胜、夏侯建父子创立‘夏侯学’名扬天下;武有宣威将军马隆、鹰扬将军马咸父子威镇西疆,又有唐代开国元勋程咬金名扬凌烟阁,为吾乡增光添彩。除此之外,历代曾为三公九卿、州郡长官、将军大夫者则是数不胜数,名门望族则有王、毕、吕、李、魏等数大家族。另者,曾在东平为官、教学、行医、经商而为吾乡建功立业者亦不乏其人。大人若是有意,可为此数类人物树碑建坊立祠,既彰其功、亦扬其名、更是树良好风气于乡里,以启迪英才于后世矣。”
王县令听到此处不由面露难色说道:“状元公所说极是,理该如此,老朽也曾有此设想,只是库中银两难以支撑。”
梁灏略作沉思后说道:“如公款难以支付,可动员民间乡绅捐资相助,并将参与人员名单在一侧刻碑记之,亦可同时流芳百世也。至于大人及父老对学生的一片美意,学生在此谢过,请老大人代为转达。”
王大人见此情景说道:“向闻状元公秉公恤民、且严格自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着实令老朽汗颜!”
梁灏说:“王大人一向廉洁勤政,爱民如子,政绩卓著,民众好评如潮、有口皆碑,实乃我须城百姓之福、国家之幸啊!”
说话间,眼看已到中午,梁灏请王县令在家中用便餐,王县令执意告辞回衙,梁灏不便强留,率家人送至村口。
临行前王县令又道:“老朽尚有不情之请,不知状元公可允否?”
梁灏忙说:“老父台请明示,学生无有不从!”
王县令道:“须城乃是状元公故里、又是天平军节度使、京东西路安抚使与东平府治所,老朽老迈昏庸,德不具才亦不备,治理之时常倍感吃力,欲请状元公空闲之时于城内外巡察一番,指点迷津,还请状元公不吝赐教。”
梁灏道:“实不相瞒,学生此次回乡,名为省亲,却也有体察民情之责啊。学生与老父台同为一朝之臣,忧国忧民乃是为臣之本分,老大人不必客气,学生遵命就是了。”
第二天一早,梁灏顾不上歇息,换上便装,领着妻儿、携带礼品来到城内,先是到赵员外家中专程探望。赵员外早已得知梁灏高中榜首的消息,心中自是欣喜不已。料到梁灏如若回乡探亲必定前来,便已经提前做好准备,宅院内外焕然一新,还挂上了大红灯笼。待梁灏夫妻到后,赵员外更是兴高采烈,让全家人全部出来相见,午饭盛宴款待,不再细说。

下午,为加快速度,梁灏到车店中租了一头小毛驴代步,让妻儿骑在驴背上,自己则徒步牵着驴缰绳,先到城外转了一大圈,然后又在城内着着实实地游览了一番,直到傍晚时分才回到家中,顾不上饥肠辘辘,点起明烛将所见所闻及其感想一一写下,请叔父到明日自己走后再转交王县令。
饭后,梁灏对叔婶说道:“本想在家多待几天、侍奉膝下,又恐惊扰官府,多有不便。侄儿想明日便告辞二老返回京城,待任所定下之后再接叔父婶娘过去同享天伦之乐。”
叔父道:“俗话说得好:‘官差不自主。’你即为朝廷臣子,便当为国为民尽心尽力。我与你婶母尚不算老,还能自食其力;又有你弟弟、妹妹在跟前照顾,你尽管放心就是。再说乡亲们待咱梁家恩重如山,亲如一家,我们愿与大家和睦相处,老相厮守,永不离弃,你们亦不必挂念。”
梁灏见叔婶如此态度,便不再劝说,让夫人将剩余的二百两银子悉数给叔婶留下,以补贴日常生活之需。
面对那些雪花白银,叔婶却坚持不要,说道:“我们目前生活宽裕、衣食自给有余。如何用得着这许多银两?前年去开封时侄媳赠予的那些银两尚未动用。如今若是一点不留,便伤了你的一片孝心,留下十两便是,以备不时之需。你在外面,不比在家,人情来往花费较多,多帮一个是一个。用钱的时候还在后头呢!以后如有急需,我们再去信告诉你也不迟。”
看到梁灏夫妻二人心思重重的样子,叔叔婶婶都劝说道:“好啦,收起来吧!咱们一家人再说说话。”
见叔婶态度如此诚恳,梁灏夫妇就不再推让,另用一个包袱收起银两,对叔父说道:“既然您不肯留下,那就麻烦您施舍到黄石悬崖寺院与道观中去吧。昔日要不是他们细心照料,小侄也难说有今日之成就。将近七年的言传身教,可谓是关心备至。此次时间紧张,不能前去拜会,还要请他们多加谅解。”
叔父母见梁灏考虑如此周全,心中更是宽慰道:“难得你如此年轻,竟有这般宽广胸怀,真是难能可贵啊!”
梁灏道:“若非当年叔婶教导小侄礼尚往来、知恩图报,小侄如何懂得这许多人情礼数?”
说话之间,梁夫人已经在婶娘的帮助之下,整理好了行李;叔婶又给亲家准备了一些土产礼品以表心意。收拾利索,一家人就亲亲热热地坐在一起拉起家常话来。
弟弟妹妹闻听哥哥嫂嫂要提前回京,亦是恋恋不舍,再三挽留。梁灏仔细询问了弟弟的学习情况,十分关切地对弟弟说道:“趁现在年轻记性好,要尽量多读些书,争取早日搏取功名。”
叔叔对梁灏说道:“不要管他,这孩子比不得你那时侯,一点苦也吃不得,能成就什么功名?能识得几个字就不是睁眼瞎,会写个信、记个账就很不错了。再说,以后我们老了,跟前也离不了人啦,随他的便,顺其自然吧!”
一家人在一起说不完的心里话,一宿未能入睡。天刚朦胧,车夫就已经来到门外等候,婶娘也已经做好汤面,简单吃罢,三口人告别叔婶弟妹,便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眼看着梁灏一家走远之后,叔父梁文昭看天色还早,便又和衣睡了一小会,然后来到县衙门,将梁灏所写信件转送王县令。
王县令一听说梁灏唯恐麻烦地方官府而提前回京,感到十分遗憾,连连顿足道:“这如何是好,老朽尚有许多要事请教状元公,知府陈大人、安抚使赵使大人、节度使孙大人亦准备为状元公接风贺喜,却不料竟提前走了,这叫老朽怎么向诸位大人交待?”
梁文昭见王县令如此真挚,大受感动,忙劝道:“老大人不必过度自责,小侄公务在身,走得匆忙,礼数不周,还请大人海涵;待其下次回来以后再细谈不迟。”
王县令无奈道:“事到如今,也只有如此了。只是不知待状元公下次回乡,老朽还能否有幸相见?”
梁文昭见王县令如此伤感,忙劝慰道:“老父台何出此言?岂不闻‘吉人自有天相’。王大人为本县乡亲民众呕心沥血,神灵有目共睹,百姓有口皆碑。上有苍天庇佑,下有黎民祈祷,自当长命百岁。”
王县令闻听梁文昭此话,方才转忧为喜道:“倘若如此,当多谢梁老先生吉言。”随即吩咐衙役安排用茶及早餐。
梁文昭唯恐王县令公务繁忙,多有打扰,便谢绝王县令好意,及时告辞回家去了。
送走梁文昭,王县令迫不及待地打开梁灏留下的信件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连连叫好:“真知灼见、真乃金玉良言哪!”
原来,这是梁灏根据王县令要求,将巡察县城内外后的心得感想,加上乡亲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对现实环境的要求,而进行的归纳总结,共提出十项合理化建设性意见,供王县令及其后任参考:

一、须城地处东部平原中心地带,而东原则是由黄河与汶水两大河流共同形成的冲积平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境内河流纵横交叉、山岭峰峦林立、土地平坦肥沃。县衙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和近期发展规划:山区植树造林,以果牧为主;水乡种稻养鱼,以捕捞为主;平原广泛种植,以粮油为主。减轻赋税、鼓励民众、奖励善者。
二、加强对河流湖泊的综合治理。疏浚与固堤相结合;官治与民治相结合;防患于未然,变水患为水利,形成四通八达的水运网络;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民间商户购买船只,从事水上运输,繁荣本土经济,造福于民众。
三、境内名胜古迹甚多,可拓展道路,串联成线,以方便游人观赏游览;鼓励当地百姓在景区开设饭庄、旅舍,制作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品件,供游人选购,或馈赠亲友、或留做纪念,既增加百姓收入,也方便游客,提高地区知名度。
四、广兴学堂。官办为主、民办为辅,降低学费,务使适龄儿童尽量入学。鼓励爱学者,奖励成功者。形成一人成材、全家光荣的风尚,为国家桑梓培育人才。
五、整顿吏治。教育与惩治结合;规章与行为结合;防止官官相护,防止官商勾结,防止官吏贪污受贿、徇私舞弊、贪赃卖法、败坏官府形象。发动民众严格监督、鼓励举报,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六、加强市场管理。坚决打击不法奸商、地痞无赖的投机倒把、假冒伪劣、掺杂使假、坑蒙拐骗、欺行霸市等等恶劣行径。凡有上述情节者,坚决打击、决不手软,以防尾大不掉、形成气候;
七、东平同乡在外地做官、经商者甚多,可请德高望重者出面,组织“东平同乡会”,邀请在外地有成就者回乡投资、振兴故里。对有突出贡献者或载入史册、或树碑立传、或公开奖励,使其扬名于民间,流芳于百世;
八、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优越条件,设立专门机构,明确专业人员,发动、鼓励并邀请、支持外地民间富商投资,参与本地建设项目,成效显著者给予重奖。
九、为历代东平籍贯的英贤人物和曾在东平做官、经商、教学、行医且广为民间传颂的各界先贤树碑立传,以启迪教育后人,教化民众。使全体官商士民懂礼仪、知廉耻、明是非、晓功过,守法纪,建和谐社会以兴当代、树良好乡风以传后世。
十、城内水面辽阔,可多设亭台楼阁、游艇渔船、餐馆饭店,以供游客休闲娱乐。沿街多设商铺,广招五湖四海客商于东平府内、尽纳九州八方珍品于须昌城中。凡属制作及加工作坊则务必集中设于城外人口稀少之处,以便于集中管理及处理污水、废渣,勿使废气、噪音干扰民众正常生活秩序。

上述各项还需要广泛征求民间意见,进行补充完善;而后上报府、路衙门,获得批复后树碑刻文立于县衙之前,请各界人士及全县民众监督官府执行。后任官员只可在此基础之上补充完善,形成完整的发展体系。坚决杜绝后任否决前任、为所欲为、各行其是之行为。如此下去,数十年后,便可大见成效。
王县令看罢梁灏的书信,感动得心潮澎湃、止不住拍案叫绝。想不到一个新科状元只因为自己的一句话,竟然下了如此大的力气,人品高尚由此可见。于是急忙命人备轿,亲自呈送知府大人去了。
东平府知府陈祥庆大人正在衙内阅览案卷,闻听须城县王大人求见,连忙请进室内坐下。让茶毕,王知县将梁灏所拟文稿呈上,陈知府看后亦是赞赏有加,认为可行性极强,如能按此方案办理,不仅是须城县,包括东平府在内,也一定会成为华夏重镇,在大宋史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二人商定从头做起,从易到难,从简至繁、从近及远,步步为营、稳步增长,争取在自己任期内有所突破,给下任创造一个好的基础,方不违背自己从政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誓言,也算没辜负东平民众的殷切期望。
再说梁文昭从县衙门出来后,又乘驴来到黄石悬崖,替梁灏将二百两纹银分别捐赠于寺庙与道观。智真长老与玄清道长收到银子后都十分感激,又询问了梁灏的一些具体情况,对梁灏这种饮水思源、不忘根本的美德给予高度赞扬,并分别安排自家子弟为梁灏祈福不提。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简介:
毕长代,中共党员,东平湖管理局退休干部。热爱文学,擅长写作,著有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父子狀元》、散文集《人生随笔》。
现任东平水浒诗院院长,创办了《水浒诗刊》为主编,兼任东平县作协楹联艺术研究委员会特邀名誉会长
都市头条因您而精彩!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头条号】【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共赏好诗词头条号】【河头店不忘初心文学社】老师们!【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下设14个编辑窗口!如下:【向幸福出发文学社】【儒子叟国娇】【一片冰心在玉壶】【蓝天白云】【影子】【真心对你】【荷塘月色】【香】【乡愁】【姜海修】【品墨竹】【你安好我安心】【西门吹雪】【雪冰心】本团队下设26个专题!如下:【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河头店不忘初心文学社】【文学范耕净土】【中医中药益寿延年】【共赏好诗词】【美声主播乐园】【专注原创字画】【专注原创歌曲】【专注原创摄影作品】【专注原创对联作品】【唐风宋雨寄君情】【千里与君同】【同醉唐风宋雨中】【有缘千里来相会】【唐诗宋词知多少】【东风送情笛声悠】【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蓝天白云书屋】【都市茅棚】【温馨书苑】【月湖草堂】【闲庭竹韵】【真心诗苑】【月色荷塘】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老师们!自2021.2.22日起本编辑部将免费为身边有团队精神的、有困难的、有利于大众的人和事做宣传!《用行动传递爱,用爱将心相连》本作品图片作者提供,部分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