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明海
去年国庆节是东明县菜园集镇李屯村值得欢喜和纪念的日子。十月一日,秋高气爽,艳阳高照。李屯村委会文化广场上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头攒动。秧歌队踩着乐曲扭动身子,锣鼓队敲得震天响,一把把罩着喜字椅子整齐地排列在舞台前方。这就是李屯新村“庆国庆·迎重阳”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的现场。秋天是忙碌的季节,喜获丰收的季节。遍野金黄的稻子低垂着头,向农民诉说着丰收的乐趣;朵朵棉花耷拉着白白的胡须,编织希望的梦;棒槌大的玉米堆满了院落;金灿灿的大豆像金珠一样装满袋子。在这硕果累累的季节里,李屯村村民齐聚在村委会广场,喜迎老人节,喜庆祖国七十周岁生日,庆贺李屯新村第一届农民文化艺术节隆重举办。李屯新村是一个现代化的村落,环境优美,人杰地灵。春天,百花盛开,桃红柳绿,“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真可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夏天,树木葱郁,百草丰茂。秋天,“满园花菊郁金黄”,“ 腷腷膊膊晓禽飞,磊磊落落秋果垂。”冬天,松柏苍翠,翠竹挺立。健身器材遍布大街小巷,别墅小院错落有致。室内装修堪比城市,青年男女活跃球场,棋牌室棋者凝神安详,书画院墨色天香。小村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燃气做饭;平坦的柏油路,车水马龙。真有一番“李屯美景甲天下”的印象。为筹这次艺术节忙坏了李广明。李广明身体残疾——自小患有小儿麻痹。他乐观开朗,为人亲和,是个热心肠。李广明是本村今年新聘的公益岗位人员,主要协助村两委工作。从开始工作,村两委的大事小情均有他负责宣传。这次李屯新村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更是离不开他。从开始有预想到圆满结束一刻都离不开他的身影,拟稿、选节目、联系资助人员、PPT制作、场景布置没有一样能缺少他。虽然忙,但他乐在其中。艺术节上午九十许正式开始。七点,广场上已经人山人海。工作人员忙着布置舞台,摆放花篮,灯光音响调试;主持人一遍遍试稿,演员们后台忙着化妆、试戏;台下的大红椅子整齐排列,犹如一位位端坐着的士兵。为庆祝祖国七十岁生日和迎重阳,这次农民艺术节,还特聘请山西省长治市豫剧团前来助演——戏曲第二天演出,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广场大屏幕上滚动播出资助这次艺术节捐款人员名单和李屯新村的美丽生活图片。这次资助捐款本着自愿原则,工作人员慷慨解囊,鼎力相助;生意络绎不绝人,村民踊跃前往。家乡举办艺术节,人人热情高涨,没有谁会吝啬自己的名声——多者一万,少的也有二百,没几天功夫,就捐资约有四十万元。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们穿着由玉成中学校长李东昌资助的唐装,显得格外精神。老人们个个喜笑颜开,以前哪见过这活动,哪见过这样幸福的生活,哪有这样的礼遇?舞台前沿鲜花林立,高档音箱播放着红色歌曲《红星红旗迎风飘扬》。鲜花伴着精神的脸庞,音乐随着笑声回响在天际。天格外蓝,花格外香,人格外美。艺术节是由村委会主办,由菜园集镇政府和东明电视台协办。节目异彩纷呈,相声、歌舞、小品、戏曲、魔术,吹拉弹唱,样样齐全。九时许,烟花齐放,礼炮齐鸣,尊敬的贵宾们:明县人民政府负县长靳风光、县委宣传部韩富生部长、县文联张飞主席、县妇联邢月娥主席、县卫生健康局田蕊书记、县文化旅游局吴玉梅局长、东明石化集团杨贵莲经理、玉成中学李东昌校长、东明县广播电视台李改珠台长、菜园集镇人民政府王金科镇长,就坐主席台。李屯村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在《喜洋洋》的序曲中拉开帷幕。东明县电视台台长李改珠祝贺词:“这次农民文化艺术节是农民的节日,文化的盛宴。咱们村人才济济,人才辈出。咱们村生活富裕,精神富足,环境胜天堂……”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迎来村支书的致词:“这是我们村首次举办这样的活动,我倍感欣慰,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社会各界和本村村民们的大力支持。我们村实现了“六通”,即:通电、通自来水、通燃气、通暖气、通网络、通有线电视。购物有超市,存款有银行,出行有轿车。我们坚信:李屯新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祝李屯新村“庆国庆•迎重阳”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圆满成功!” 看得出大家对这次活动寄予期待,重予厚望,给予这次活动高度评价。镇长王金科接受《菏泽日报》采访时说:“李屯村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对于激发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热情,展示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弘扬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积极做法值得推广学习。”第一个节目是豫剧《抬花轿》,五人的戏,他们配合默契,精神饱满,感情投入,演技一流,受到所有观众一致好评。“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我想,编排人员也是费了一番神事。把这样的节目放在第一个,是由深刻喻义的:人们生活好了,怎能不像坐轿一样美?少年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两个小学生的相声《村史变迁》说的有模有样,把李屯村的历史变迁描述的淋漓尽致,让人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梁启超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三位女演员的小品《城里人、乡下人》声行并茂,绘声绘色。展示了城里人、乡下人的精神面貌。她们把农村人大方、憨厚、朴实的一面展示的酣畅淋漓,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欢呼声。谷凤竹演出的哑剧小品《婆婆也是妈》又一次再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尊老、敬老、爱老”。给那些不孝儿孙上了生动一课。“扶老养老传家久,尊老敬老世泽长。”……歌舞均以国庆,以美好生活为主题,旋律激昂向上。演员们感情投入,精神饱满,人人洋溢着喜悦之情。李屯村的村民们没有了生活困境,没有了精神压力,洋楼别墅住着,小车开着,怎能会有倦意呢?……两个小时的节目编排丝丝入扣,引人入胜。戏曲、歌舞、相声、小品、魔术、杂技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最后,全体演职人员绝艳登场,他们气势高昂,他们精神抖擞,他们充满力量,他们带着希望,帷幕在《歌唱祖国》声中缓缓落下。“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联欢会结束,为了庆国庆,庆丰收,庆老人,所有演职人员,捐助人员,所有老人齐聚广场——聚餐。饭间人们看着阅兵回放,军人煞爽的英姿,矫健的步伐,铿锵有力的声音震撼了全场。是的,没有他们,我们怎可齐聚一堂?没有他们,我们怎可家人团聚?没有他们,我们怎可享受快乐人生?一个东明县“文明村”、东明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菏泽市“生态村”、山东省“尊老爱老模范村”、山东省“文明村”、山东省“美丽宜居村庄”正在鲁西南大地悄然崛起。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这是李屯村民众文化生活中的一大盛事,这是展示新时代李屯村民新风采的首届盛会,这是展示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奋发向上的新时代精神风貌的成果会。“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今夜无眠,李屯村的村民们带着希望,带着梦想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作者简介:李明海,山东省东明县第一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奉行:“教书先育人”的人生信条。热爱山水,喜爱传统,只有传统的才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