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宝根,退休工人,杭州市余杭区作家协会会员。
《仁和一一我心中的红色明珠》
骆宝根
这里是省城杭州的北郊
城里人果蔬供应的地方
盛产荸荠莲藕茹菇和茭白
这里是东苕溪水的流过的地方
浙西大山淙淙流水从这汇向海洋
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穿过地方
丰富的物流从大运河运往西面八方
这里的河港纵横
航运通畅且十分繁忙
这里水源丰富
灌溉着肥沃的土壤
这里人烟稠密物华丰盛
是盛名的鱼米之乡
这里是交通要津
傍杭州近嘉兴比邻苏州沪上。
这里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古代有六百年前反元十万将士厮杀的战场
现代有记录新四军奋勇杀敌沙场
这里有红色的印记传扬
上世纪二十年代
前辈们将革命的号角吹响
余杭的第一个中共党支部
一一鸭兰村支部在这里诞生
中共地下党西镇区委在此建址
这里曾燃烧过红色火焰
觉醒的2000余热血农民在党领导下
发起了对反动派的反抗。
仁和一一她是杭嘉湖平原的红色明珠
大运河文化滋润了千年的地方,
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
生生不息世代耕耘
这里孕育了红色文化基因
并将其传承
二十世纪初发生农民暴动
是生活底层劳苦大众
在党领导下向黑暗的旧社会
进行的最有力反抗
烈士们洒下的热血
激励着这里的后代发奋图强
这里政府继承了革命的传统
为牺牲的战士修葺了西南山新四军烈士墓
教育下一代不要忘了那些英烈
并将革命精神代代传扬
这里的政府崇尚廉洁
建了于谦纪念馆
告诫世人要为政清廉
不逐名利磊落永芳
原址在花园村的西镇区委旧址
现已成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场所
余杭第一支部鸭兰村支部旧址成了红色的展馆
这些就是建党百年最好生动教材
这里的红色基因将仁和全镇尽染。
建国七十年
一部纪录仁和的发展史
建党一百年
一本红色基因传承史
改革开放四十年
一曲仁和飞跃歌
过去这里的村子也曾受伤
因采矿取石使得天空尘土飞扬
因化工印染导致臭水流淌
总书记来仁和
为我们指出奔向小康的方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要为乡村的振兴做出榜样
石矿停了
曾经的采石砲声不再轰响
空气中再不见漫天的粉尘飞扬
化工印染厂关了
河水再现清澈
鱼儿肥菱角鲜莲藕清香
洁净的三白潭河水
成了余杭人民的饮用水备用水源
当你走进花园村
这里已是名符其实的花园
苗木花草遍地
植物很美又都能赚钱
勤劳农民因此富裕了起来
你看普宁村里整齐划一的农舍
富起来的农民住进了新房
这可是城里人为之羡慕别墅式洋房
这里的牡丹园
年年岁岁有花会
赏花卉、猜灯谜、看社戏
一曲牡丹之歌
唱出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省级文明村的风范尽显
生活在这里的居民
尽情感受着生活的幸福
这里的大地四季常青
这里的居民富裕满足
这里的民众善良谆朴
君若来作客
请喝一壶青豆茶
润肺清嗓又飘淡淡清香
君若来杭州
请移步仁和
看一看花园式的乡村
瞧一瞧生机勃勃仁和
仁和一一我心中的红色明珠
一颗镶在大运河边的红色明珠!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