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首语】“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民俗节日——端午节,走过了浩瀚历史的烟云,传承着一种歌唱民族和爱国诗章的文化气息,在风风雨雨的岁月洗涤中,如一道绚丽的彩虹,映照着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端午节之所以能在泱泱华夏流传至今,最大的因素却是因为一位受人们敬仰的伟大诗人——屈原。他的爱国忧民的情怀,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与意志,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感时怀古,抚今犹叹!伟大的诗人虽然在行走在遥远的古代,但他的从“小我”走向“大我”的思想及人生理念,他那壮丽辉煌的诗篇,却穿越的时空,以一个浓郁的民族节日的形式,与我们相连千秋万代。
【古韵部作者】
1.修江闲叟 2.贾洪岩 3.罗良勇 4.魏显礼 5.陈维平 6.李吉伟 7.王楚雄 8.韩继华 9.董昌信 10.小老鼠 11.代古成 12.董峰 13.吴锡峰 14.心海 15.苍狼一啸陆鸣 16.陆文甫 17.秋风 18.赵玉江 19.孙世伟 20.丹水情韵 21.三石 22.孟繁本 23.竹下听雨 24.雅轩逸人 25.徐少伟 26.杨天鹏 27.陈书英 28.游太空 29.冯长兴 30.陈高森 31.阿sir 32.杜华 33.于秋香 34.梦 35.青岚回丰 36.风鸽 37.芳香幽兰 38.孙发亭 39.聂凤文 40.性和中人 41.吴戈 42.严国明 43.二级警司 44.葱姜园子 45.张文豹 46.吴如来 47.西北兵 48.康怀信 49.房永敏
【新诗部作者】1.心海2.励依3.房永敏
【书法部作者】西北兵


1.七绝 端午
文/修江闲叟
清香箬叶裹珍珠,一片冰心千古殊。
汩水长吟诗魄祭,人间早已换春图。
2.七绝 端午感怀
文/贾洪岩
高明漁父言惊俗,但不时宜楚大夫。
污水只消浇朽木,安能洗濯直臣躯。
3.七绝 端阳弔屈原
文/罗良勇(安徽)
艾旗蒲剑亮端阳,屈子忠贞事未忘。
以死明心沉汨水,顿教青史永流芳。
4.七绝 吊屈原
文/魏显礼(湖北监利)
五月熏香艾草来,端阳节忆屈原台。
离骚橘颂向天问,涉江渔父国殇才。
5.渔歌子 悼屈原(张志和体)(外一首)
文/陈维平(山东)
五月端阳悼屈原,贤臣忠心万古传。
忧国运,卫江山。千年美梦九州圆。
调笑令 端午(王建体)
文/陈维平 (山东)
端午,端午,龙舟沧江竞渡。
门前艾叶雄黄。家家户户粽香。
香粽,香粽,华夏民风传统。
6.洞仙歌 端午慰忠魂(苏轼体)
文/李吉伟
屈原傲骨,魄魂冲霄汉。楚地风云诉冤案。
汨罗江、碧水东去常春,人为国,力挽乾坤纷乱。
龙舟携手渡,传颂千秋,今见旌旗满河岸。
试问莽昆仑、阅尽人间,金波涌、战歌频转。
今祭祀、雄黄酒滔滔,端午节、家家艾香悬换。
7.五律 端午(外两首)
文/王楚雄
菖蒲挥碧剑,艾草散幽香。
角黍投江祭,雄黄兑酒尝。
江中铜鼓闹,波上玉龙翔。
靓女荷包秀,含羞偷送郎。
临江仙 辛丑端午
文/王楚雄
遥祭屈原投角黍,江中未听鸣锣。
莲花依旧舞清波。只因灾疫闹,佳节又如何。
独我神州防控好,故人新友无疴。
明年必定可欢歌。青蒿悬户外,梅酒就田螺。
渔家傲 辛丑端午吟
文/王楚雄
往岁龙舟皆出动,己临午日无人弄。
母女开心包肉粽。瓷盘奉,堆成山状江边贡。
自古端阳民俗重,浴兰之后冠钗凤。
只怪瘟灾难以控。期郎送,蝉琴响起惊幽梦。
8.古风 端午吟(外一首)
文/韩继华(贵州)
棱角分明绿粽情,艾叶扁竹驱瘴清。
楚辞文章耀千古,离骚诗韵重万钧。
屈子刚直独扬浊,汨罗波涌祭忠魂。
龙舟奋发民族志,齐心聚力环宇钦。
古风 端午遐思
文/韩继华(贵州)
文起楚辞圣名香,脉续诗经神韵长。
离骚文采贯亘古,汉赋风流传未央。
魏晋乐府歌民俗,唐宋古典汇大荒。
词曲演绎百花绽,音律互衬万象昌。
屈子语言泣鬼神,汨罗赤诚感忠良。
雄黄艾蒲驱疫尽,肝胆相照耀天光。
9.七绝 悼屈原
文/董昌信
汨罗呜咽苍梧阴,古今爱国首推君。
知否龙舟端午意,天下公道在人心。
10.七律 端午祭
文/小老鼠🐭 (山东)
许国闳言志未酬,端阳怀古逐源头。
曾为天问岁华咏,更有九歌心曲收。
青史梦中浮世愤,汨罗春后长潸流。
堪能倾尽沅湘水,难洗左徒千斛愁。
11.七律 辛丑端午抒怀
文/代古成
临节频闻粽子香,诗坛叠韵寄衷肠。
离骚复诵灵均祭,党史重温忠烈彰。
富国欣从民众予,惠民乐共国家强。
而今水碧山清秀,食有荤腥住靓房。
12.临江仙 端午感吟
文/董峰
逝者如斯成历史,昂扬前浪留痕。
汨罗江水未沉沦,浪淘沙石净,留下爱诗人。
时代风云掀后浪,续航冲破迷津。
振兴文化铸灵魂,行程添动力,爱国有精神。
13.七绝 端午吟
文/吴锡峰
清吟五月粽飘香,艾草门前驱毒狼。
防疫愁情早飞去,屈原祭祀再添觞。
14.古风 青青艾香
文/心海(天津)
青青艾草,独幽田边。
凡如草芥,罕见花谦。
贵如仙子,超凡脱纤。
自发其香,清雅沁元。
蚊虫远闻,退避寻援。
世人敬仰,奉为神参。
纪念屈子,户请君安。
高悬门庭,祛病消烦。
抬头仰视,缅怀俯牵。
邪虫愧之,退而远迁。
是之谓也:洁身自贤。
凡自好者,人必敬观。
15.七律 端午思屈原有感
文/苍狼一啸陆鸣(内蒙古)
江水凄凄浊浪横,世人诉尽几多情?
岂无国计难酬志,聊赋民艰有叹声。
皓月惟将诗里寄,蓝图欲展梦中呈。
谁言万象皆如此,怅恨云天总不明。
16.古风 悼屈原(外一首)
文/陆文甫
叹光阴之飞逝兮,今又端午。
悼屈原于祭日兮,已历千古。
天浩渺于九重兮,君魂安在?
唤归来而追抚兮,再慰先祖。
噫兮,
咏桔颂而铭志兮,夫胸怀之高远。
赋离骚而抒意兮,叹民生之多艰。
开楚辞之先河兮,立文坛之翘楚。
颂九歌以寄情兮,谱人神之歌恋。
嗟兮,
忧国难而多愁感兮,慨当以慷。
拯民危而施美政兮,欲振朝纲。
歌咏志以抗强敌兮,壮哉国殇。
无力回天难酬志兮,悲以投江。
吁兮,
忆斯人而怆然兮,感时光之倥偬。
悟大道于冥冥兮,仰屈君之伟岸。
叹人生之缥缈兮,应执着而不弃。
承佳节以抒怀兮,缅古人以励己。
南吕宫•翠盘秋 悼屈原
文/陆文甫
悼屈公,敬屈公,华夏情怀共。
驽长风,傲苍穹,名垂青史立丰功,世代皆传颂。
17.七绝 端午忆屈原
文/秋风(湖南)
窗前细雨绵绵下,欲睡愁肠不入眠。
疑是离骚江上唱,屈原忧国赴风烟。
18.五律 端午节
文/赵玉江
万户端阳粽,千门挂艾香。
楚山何暗淡,汨水漫苍凉。
能作冲天问,谁知为国殇。
年年追屈子,代代祭忠良。
19.卜算子 端午节
文/孙世伟(山东)
今朝正端阳。擂鼓龙舟赛。
岸上飞声齐助威,等看谁头彩。
逢节粽飘香,追祭英魂在。
天问江来叹至今,敬颂千秋载。
20.五律 端午(新韵)
文/丹水情韵(湖北)
天热光熏午,人们赶五毒。
童孙镶佩物,手腕绑红箍。
门监搁香叶,雄黄喷内屋。
风调加雨顺,五谷更丰足。
【注】“五毒”即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
21.七律 写在辛丑端午
文/三石
门悬艾草避瘟狂,飒飒江风放逐黄。
浪下龙舟寻屈子,人间赋客觅诗郎。
怀王旧政随尘渺,禹甸新朝正盛昌。
莫叹追思无醒世,离骚一曲寄悲殇。
22.七律 端午感怀
文/孟繁本(江苏)
变法维新华族谤,怀沙悲愤向江投。
千年楚国英雄祭,一曲骚章天下讴。
香草随阳临暴雨,美人划桨赛龙舟。
黎民怎得纪豪杰,角黍芬芳在上头。
23.七律 端午感怀
文/竹下听雨
时逢端午粽飘香,艾叶清新意惠康。
五色彩丝缠玉臂,三株嘉草落鬟藏。
歌吟天问知臣节,兴咏离騒叹国殇。
一代宗师亡楚恨,后人千古颂忠良。
【注】三株嘉草,到端阳,北方妇女有带黄杨习俗。
24.七绝 缅怀屈原(外一首)
文/雅轩逸人(江西)
九章歌赋耀星河,饮恨投江逐逝波。
千古含冤书绝唱,万民怀缅尽高歌。
鹧鸪天 端阳思吟
文/雅轩逸人(江西)
青箬缠丝肉粽香,雄黄对酒祭忠良。
《离骚》《天问》千秋颂,汨水滔悲万古殃。
祈世祖,拜玄黄,思贤敬仰意轩昂。
中华自古英雄出,史册难酬炳世章。
25.七绝 端午有吟(外一首)
文/徐少伟(北京)
投江屈子越千年,遗世离骚开雅篇。
从此吟哦天下绝,唐风宋雨慰先贤。
七绝 又过端午
文/徐少伟(北京)
乾坤何处不端阳,南北东西尽粽香。
昨夜梦酣询快递,孝心可否送天堂?
26.五律 端阳
文/杨天鹏
烟雨端阳笼,雄黄酿酒醇。
龙舟千水竞,蒲艾万家陈。
投粽由鲨啮,离骚为国呻。
民心望直节,慕古念谁人。
27.七律 端午祭屈原
文/陈书英
缘何角黍过端阳?追溯渊源史话长。
醉讽离骚淹浊世,悲吟天问泣沅湘。
诗魂谁解为君志?屈子空嗟赋国殇。
极目楚江人已去,却留气节太痴狂。
28.七律 端午感怀
文/游太空
一年一度端阳节,诱发乡愁艾粽香。
往昔龙舟锣鼓闹,今朝南国疫情猖。
时时防范不松懈,庶子安康太上皇。
心祭屈原低首拜,离骚绝唱世流芳。
29.七律 端阳祭(新韵)
文/冯长兴
每逢端午聚江滨,竞渡龙舟念故人。
无语苍天盈热泪,有情碧水挽灵均。
秭归祠里寻遗韵,屈子碑前诵祭文。
酒洒汨罗追忆远,长歌吟断颂忠魂。
30.七绝 端午祭屈原
文/陈高森
汨罗江水涛浪急,屈子离骚粽叶情。
感慨诗魂颂忠骨,端阳祭祀古贤卿。
31.五绝二首 吊屈子
文/阿sir
(一)
江楚蝉鸣恣,声声撩客思。
汨罗水滥觞,尽是三闾泪。
(二)
斯人已怀石,千载且招魂。
滚滚沅湘水,难淘屈子冤。
32.七律 吊三闾大夫
文/杜华(内蒙古包头)
凤凰岭上子规咻,葬父女儿金打头。
豪气问天千数载,悲魂恨地十多丘。
烟霞松柏封长铗,风雨芝兰傍白鸥。
端午椒浆与君饮,五湖四海赛龙舟。
33.七律 悲壮五月五
文/于秋香(外一首)
双五涛神共泣鸣,曹娥救父殒娇生。
申胥含恨钱江噩,汨水沉冤屈子情。
祭拜长沧轩马策,殇吟远史翰林耕。
哀歌挽宕波澜涌,壮士仁心万古嵘。
【注】:申胥,伍子胥别称。
七律 楚水殇
文/于秋香
屈子含冤楚国殇,招魂汨水忆端阳。
忠言唤聩昏君噩,醉梦浮潇虐政狂。
天问离骚呈玉骨,郢都泪目掩馨香。
遗风载道千年雪,贯古乾安万世昌。
【注】:招魂,天问,离骚均为屈原的千古名作。郢都,屈原被贬出,报复破灭。
34.七绝 端午悲歌
文/梦
飞渡龙舟粽溢香,汨罗碧水煮悲伤。
离骚天问歌忠烈,屈子诗魂日月长。
35.迷神引 屈原颂
文/青岚回丰(江西)
一叶香粽入汨罗。端午问天九歌。
子规灵均,怀沙自沉。水茫茫,河伯潭。
亡国难。汨罗山疑冢,离骚怨。秭归君故里,楚辞恨。
卓绝一世,六旬楚诗人。千秋万世,辞赋魂。
香草美人,芳菲菲,女窈窕。少年志,强国梦,七雄乱。
屈子丹心兮,悲九章。求索其修远,路漫漫。
36.竹枝词六首 端午抒怀
文/风鸽(张晓峰)
(一)
门悬菖蒲近端阳,酒兑雄黄角黍香。
吟诵离骚思屈子,桨飞争渡闹三江。
(二)
忠贞魂断汨罗中,此去何曾万事空。
应识长路修且远,杜鹃啼血映山红。
(三)
抛头为国不言愁,汨水滔天浊浪流。
天问铿锵谁识得?楚辞传唱恨难休。
(四)
江河潮涨赛龙船,裹粽悬菖祭大贤。
云梦徘徊思旧国,楚辞吟就又三篇。
(五)
三闾云梦楚歌行,抱恨鲸吞故国情。
遥祭忠魂荷裹粽,汨罗江水泣悲声。
(六)
端阳骚客赋新诗,步韵寻章学楚辞。
天问铿锵惊玉宇,万千心曲寄追思。
37.七绝 五月端午念屈原(新韵)(外一首)
文/芳香幽兰
屈子怀才遭贬放,无情汨水掩忠魂。
九歌天问留佳话,绝句离骚警世人。
七绝 五月端午念屈原(新韵)
文/芳香幽兰
屈子怀才遭贬放,无情汨水掩忠魂。
九歌天问留佳话,绝句离骚警世人。
38.鹧鸪天 吊屈原——端午感怀 (晏几道体)
文/孙发亭(青岛)
报国无门志未酬。一腔热血汨江流。
离骚天问千秋咏,美誉忠魂九域讴。
包香粽,划龙舟。 每逢端午缅怀稠。
中华强盛民安乐,告慰英灵无憾留。
39.七绝 端午感叹(外一首)
文/聂凤文
端阳驾到粽飘香,艾草扬头亮盛装。
屈子投江千古念,龙狮舞动艳八方。
七绝 端午艾蒿述评
文/聂凤文
出身贫贱普通蒿,药用价值并不高。
唐朝崔炜传说起,身价倍增弯道超。
40.七绝 端午有感
文/西北兵
炎炎五月又端阳,万户千家粽子香。
挂艾驱邪传统在,竞舟不忘祭忠良。
41.清平乐 端午咏怀(李白体)
文/性和中人
又逢端午,一曲离骚赋。
天问中华垂千古,绝唱九歌湘楚。
艾草角粽飘香,雄黄酒醉衷肠。
争渡龙舟击鼓,归来魂魄端阳。
42.七言 年年端午念屈原
文/吴戈
屈子投江为哪般?忧民忧国代流传。
粽情艾意民心谱,楚话离骚血泪涟。
魂断汨罗随水去,昭仪后辈记先贤。
一人殉国告天下,普世荣光慰子眠。
43.七言 忆屈原(外三首)
文/严国明
万古流芳千载颂,汨罗江畔度端阳。
诗魂雁影鸣秋月,剑胆蝉音唤故乡。
五岳声声向天问,九歌切切忆忧伤。
离骚惊醒世人怨,粽子飘来一阵香。
七言 屈子泪
文/严国明
浮云散尽梦悠悠,屈子忠魂数载秋。
五月离骚几人泪,九章乐府万分忧。
龙舟划破心中怨,粽叶横飞枕上愁。
每度端阳君永在,汨罗江畔笔风求。
七言 端午节感怀
文/严国明
汨水滔滔独自流,年年记忆泪添愁。
离骚一去向天问,乐府千秋何处求。
夏至挑灯鸣凤阙,端阳把酒祭龙舟。
生来报国人之愿,只惜诗君志未酬。
七言 闹端阳
文/严国明
小巷飘来粽子香,风和日丽又端阳。
门悬艾叶驱邪气,水上龙舟破晓光。
独坐园中披柳色,闲吟树下饮雄黄。
儿童扑蝶弄蜂影,老朽垂竿在荷塘。
44.七律 辛丑端午有寄(外四首)
文/二级警司(安徽)
五月端阳粽叶香,汩罗河里屈原伤。
离骚千古万人咏,天问九霄何日康。
兔走乌踆时事易,洞开龙脉水声滂。
今朝社稷安平稳,告慰灵均国富强。
七绝 端午吟怀
文/二级警司(安徽)
端午入遗彰国荣,粽香街巷小康呈。
文明古俗中华史,世代传承屈子名。
七绝 粽香祭屈原
文/二级警司(安徽)
驱魔艾叶奉门楣,角黍黏香满腹悲。
天问为何民疾苦,灵均抱石水中垂。
七绝 龙舟赛过化屈冤
文/二级警司(安徽)
汩罗河畔鼓声喧,五色龙舟水岸援。
莫道何方先达线,无情可释屈平冤。
七绝 忧国胸怀屈子情
文/二级警司(安徽)
梅雨泼淋天地昏,疾风吹过似惊魂。
端阳有寄灵均魄,爱国情怀永眷存。
45.七绝 金陵过端阳
文/葱姜园子
江面龙舟碧水长,秦淮风雅过端阳。
君包肉粽花邀客,月落钟山梦故乡。
46.渔家傲 端午寄怀
文/张文豹
岁在牛年端午到,龙舟竞渡争摇棹。
鼓劲声威真热闹。人欢笑,劈波斩浪多奇妙。
华夏复兴家更好,怀君屈子情来讨。
为庶丹心锄败草。沉霭扫,遥看赤县康庄好。
47.望海潮 端午有思(秦观体)
文/吴如来
安康人盼,臣寻贤主,怀王不识人妖。
哀屈子忠,心胸爱国,离骚万古浪涛。
卷不尽愁焦。一室金万两,医院牛刀。
富贵贫穷,距离天对地之遥。
当今国盛丰饶。奈何民众苦,忧患难消。
怀古叹今,堪无屈子,来撑国政之腰。
思老虎多嚣。屡禁而不止,君主辛劳。
时值端阳,借雄黄酒把愁抛。
48.七律 端午节(折腰体)(外两首)
文/康怀信
端阳节里蕴深情,彩带香囊喜气迎。
户户门头折柳绿,人人碗内饪食精。
凉粉甜醅吃美味,醪糟米酒酹屈平。
用餐肚腹容颜爽,怀念先贤众意盈。
七律 屈原祭
文/康怀信
群情激越龙舟赛,锣鼓喧波逐浪高。
一曲悲歌伤楚难,九章天问诵离骚。
忠奸不辨怀王怨,善恶难明屈子豪。
蹈水年年追义士,端阳户户酹稠醪。
临江仙 端午抒怀
文/康怀信
古往今来英烈敬,天涯风尚绵延。
龙舟竞渡鼓锣喧。佩香囊彩带,追古圣先贤。
义士忠勇躯体殁,精神凝聚当前。
中华儿女路艰难。离骚吟楚恨,碎梦看今圆。
49.七绝 端午祭屈原(新韵)
文/房永敏
汨罗江水遗风长,岁岁端阳嗅粽香。
屈子精神天地鉴,古来华夏世无双。
1.爱艾飘香
文/心海(天津)
骄阳如火,炙烤大地
蚊虫蜂拥,空中盘旋乱舞
人心烦躁,因这骄阳因这蚊虫
青青自矜,悠悠我心
独处幽静,清爽独享
我便是那清幽之艾草
命凡如草芥
不择泥土,不择光线
随缘一遇,便可扎根生长
甚至枝繁叶茂
却清新如莲,纯净如泉
奈何蚊虫努力盘旋
却不得靠近
独享一方雅淡清香
2.端午
文/励依(福建)
天气热啦
雨水多啦
幸运的哥哥
去赛龙舟啦
湖水涨啦
灯火旺啦
蚯蚓
都爬到路上啦
粽子香啊
吃多了胃疼啊
桃桃会说
“不要,不要”啦
天晴啦
生活有了好兆头
幸福
可以晒晒啦
3.端午祭诗祖屈原(自由体)
文/房永敏(山东)
楚国左徒名屈平,博闻强识治乱明。
娴于辞令应诸侯,忠君爱国正直行。
同列争宠妒其能,谗谄蔽王听不聪。
邪曲害公方不容,离骚问世抒忧情。
疏黜谪迁难见任,悲惨遭遇降其身。
举世混浊我独清,怀瑾握瑜披发行。
众人皆醉我独醒,颜色憔悴江滨呻。
国家君民爱不成,绝望透顶知汗青。
餔糟啜離难下咽,随波逐流拒助澜。
与时推移只合看,岂能身心遭污染。
宁可葬身江鱼腹,行尸走肉不苟全。
皓皓之白蒙温蠖,汨罗水底胜人间。
端午来临颂圣贤,惊人壮举傲云天。
舍生取义千秋祭,作赋离骚万古传。
粽叶含情吟丽句,龙舟竞渡载佳篇。
英名显赫齐山岳,屈子精神代代延。
书法作者:西北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