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
★ 刘 ★ 旺★ 庄★
整理 高秀亭
惠民县大年陈镇刘旺庄村,是我们黄河故事釆访收获最多的村子。刘旺庄现有1400多口人,从黄河岸边的故事、传说、人文风俗、来看,从所发表的无数篇整理文稿和公众号或报刊多方面说明:该村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天道酬勤,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等。凭借忠孝、和谐、勤劳和无数优越的地理优势,磨炼了意志,锻炼了斗志,陶冶了情操。的确,刘旺庄走在了兴旺幸福的前列。

若问这个村子为什么会被称做黄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呢?主要因为1888年和1902年黄河两次在这里决口,尤其1902年这次大决堤,灾害严重,据说三天三夜水就冲到了离刘旺庄300公里的天津卫,是他们奋不顾身和抢险队员堵住了决堤,减轻了灾害,减少了伤亡.。刘旺庄被人们称之为黄河岸边的守护神。

黄河河务局对这里的决口有明确记载:刘旺庄的百姓,几次水害幸存者寥寥无几,房子冲毁了盖,盖了再冲再盖,不知饱偿了多大的磨难,终于从那时四百多口人,发展到了现在1400多口,刘旺庄保存下来的不是自已,而且是黄河以北千千万万的受苦百姓。这就是黄河水害的历史见证。
采访中我问一位80岁的老人,他是这样说的:"沿岸的我们虽然经过"风吹雨打″,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屈不挠,首先见证了社会和黄河变迁史,黄河岸边的人是压不垮的,刘旺庄的人个个都是好样的″。

大爷拍了拍胸瞠: " 因为有黄河上游刮来的黄河风,文化底蕴厚实,刘旺庄人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先偿到的是黄河的甜头、亲眼目睹了黄河流域文化的发展、名正言顺地得到了黄河给予的褒奖,我们是黄河大堤的守护人"。经调查,刘旺庄村党员人数虽不多,67岁的主任刘培岭,70岁的文书刘传福德高望重,领导班子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收藏搜集整理的黄河和村里发展的各种文物有两箱之多,当他打开让我们看时,我是一万个没想到,铁的事实使我瞠目结舌,目瞪口呆。这两位老干部虽已进入花甲之年,村主任满怀信心地说"在今年村支书改选后,我非常激动,准备不光是把年轻的女书记扶上马,同力协作再陪她走两程"。
我们去该村两次采访没见到新当选的女书记徐运霞,当时心中有点纳闷,在追问后方知:她并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分昼夜地外出找资源,考察致富项目,坚定信心让刘旺庄更加兴旺,盛开出用黄河资源培养出来的旺盛鲜花。

因为从文化历史上刘旺庄出过许许多多文武名人,知名人士层出不穷,具体该村的黄河故事,今后我们将会陆续登载。还了解到刘旺庄以董长顺为代表的农民企业家比比皆是,有志的刘旺庄村的年青人,已经带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村里外出打工的很多,因靠着黄河对岸的魏桥产业园,去那里务工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收入颇丰。
土地流转情况该村跑在前头,这村人均二亩多地,响应党的号召把土地流转放在首位。采访中我有幸和董长顺聊天,他前几年承包了二百亩地,计划今年再多承包几百亩,让村里人腾出手多赚些外块。他自已借合村并居之东风,把购置的三部大型挖崛机以及相关配套设备,在全县拆迁投标生意红火,这样既解决了本村剩余劳力,又有多项投标做工程,谈话中流露出了他的设想:凭借靠近黄河的优势,找贷款、跑投资、搞批文、发展旅游事业,准备扑下身子,配合村委,待村傍"乐安黄河大桥"落成,搞乡村旅游开发、建物资交流中心、把这方热土上的农副产品运销国内外。

村集体依政策为纲,给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让路,力争让刘旺庄实实在在兴旺。(没透露本村招商热线,但请观注)。 古人云:无论做什么要注重天时、地利、人和。刘旺庄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培合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不忘初心,牢记史命,力争挖崛并传承黄河悠久地历史文化,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跨越"落后"、超越梦想、勇越发展、为人类引领幸福而奋斗!
撰稿:惠民县《黄河岸边的故事》采访征集小组 高秀亭 张小勇 文士辉
2021年6月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