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毛板船
(听宝庆人讲宝庆故事)

(13)
那次我们机关党支部搞党建活动,乘游艇前往资江下游。
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乘船比较仔细地游览邵阳的母亲河。
游艇徐徐离开了水府庙的临时码头,我们都赶紧不失时机地放眼四周,极目远眺。
以前都是从两岸看江中,现在可以反过来从江中观赏两岸和城市景色了。
换个角度看风景,果然又是别有一番意境。
上文说到,水府庙的对面是古爱莲池的遗址。
只是水府庙在邵水汇入资江河口的右岸,而爱莲池在河口的左岸。

相对而言,左岸更显热闹,因为这边是市中心和政府等机关的所在地。
现如今爱莲池遗址所在地就是现在的邵阳市政府大院。
我们一行人的单位办公楼就在大院里。政府对面的一条小街巷现在仍然叫“爱莲巷”。
爱莲池以《爱莲说》而扬名。爱莲池在全国好像不止一处。而就我知道的,至少就有三处。
邵阳这里一处,在江西的九江还有一处。在周敦颐的家乡永州道县也有一处。其他地方有没有不得而知。
但若说最古老而且是周老夫子亲手所建的,那肯定就是邵阳的这一处了。
早在宋英宗治平4年,周敦颐即以永州通判摄邵州事(代理知州。期间邵州属永州辖)。
老夫子是个正直勤勉的清官。他一上任就除弊兴利,大力办学,为治理邵阳殚精竭虑,为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

当时的宰相吕公在给英宗皇帝的推荐信上如是说他:“操行清修,才术通敏,凡所临莅,比有治声。”这个评价极高。
周子所著《爱莲说》,通篇仅116字,却道出了做人的最高境界。清廉正直成为了世人评价清官的重要标志。
区区百字小文也成了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佳作。
宋代仁宗之前,邵阳没有官办的学校。是周敦颐来邵阳之后兴办官学的。
是周子开创了邵阳的正规教育,从这方面说,他就是邵阳教育的开山祖师。
由于周敦颐“予独爱莲”,将莲花喻为“花中君子”,所以他在邵阳州衙的东南隅开辟了一个很大的池塘,养殖了许多莲花。
很奇特的是,他养的莲花不结籽,也不长藕,只开花。而且开出来许多“并蒂莲”。
有古文献这样记载:“(先生)辟地种莲,方广十余丈,与江水通盈涸。砌石为墙,环植垂柳。池中莲花,幽而不实,亦不藕,开并蒂花。”
因为名人名作,宝庆古城的爱莲池自然就成了名胜。
原本这里的景致也是十分的好。
每到春夏季节,江风徐徐,荷叶田田,绿柳依依,红莲婷婷。确为一个诗情画意,仰贤观景的绝妙去处。
因此这里也有了另一个雅称,宝庆十二景之一的“莲池古香”。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