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微 信 诗 歌 学 会
安 徽 分 会
(第12期 总第012期)
本期诗人:黑泥 李荣 姜仲华 紫玲珑 马云 沈章宝 秋石 蒋华 倪雯 周靖竹 张清平
本期编辑:苏东山 校对:黄冬松

作者简介:
黑泥,本名黄平,安徽省作协会员。作品先后发表于《诗刊》《绿风》《诗潮》《作家天地》《散文诗》《星火》《当代小说》《风流一代》《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及台湾《秋水》诗刊、美国《休斯顿诗苑》等海内外报刊。作品入选《中国诗歌2019年度网络诗选》《中国文学年鉴(2019)》《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20卷》等选本。作品偶有获奖。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安徽分会会长。
端午的石头
农历五月五日,一块厌世的石头
砸痛江水。破碎的天空里
鱼儿乱窜
历史在此刻停下脚步
蒹葭苍苍的岸边,眺望坚硬的骨气
《楚辞》《九歌》的光芒耀眼
龙舟的呐喊,糯米的飘香
写进农历大书,年年诵读的诗人
大把大把挥洒情感雨滴
那块沉江的石头,留下飞翔的灵魂
穿越时空,让多少人敬仰
农历五月五日,艾草走上门楣
放飞南风的清香
我在栀子花醒着的院子里
饮茶,读诗,品味糯米的芳香
怀念那块坚硬的石头
沿着水的方向,峨冠博带的大夫
手举香草菖蒲,一路吟唱
慢慢走近,又慢慢走远

作者简介:
李荣,巢湖作协会员,合肥市作协会员。曾在报刊等媒体发表诗歌散文百余(首)篇。偶有获奖。
思屈原
香蒲,艾草,又逢端午
撕开粽叶,将千年的暗伤轻抚
历史是一条河,从楚国流过
两岸青草萋萋,忧伤潮起潮落
路漫漫兮上下求索
屈子怅然伫立,任长髯飘飘
舞一曲壮歌长剑,
让楚地百舸争流
用艾香薰过的角黍,
伴着九歌旋转的韶舞
楚怀王昏庸,奸臣当道
民之不民啊,国将不国
焦虑,愤慨,任泪水滂沱
那年端午,江边纵身一跳
从此,你便成了楚人的骄傲
《九歌》《国殇》和《离骚》
你用灵魂煮沸汨罗江
每年的端午,总是伴着细雨
汨罗江的水,流在心底
思念屈原,三千年挥之不去

作者简介:
姜仲华,安徽合肥人,诗集《古风新韵凝诗香》《中国韵律诗歌·旗帜卷》副主编。作品见《诗歌报》《未名诗人》《山东诗歌》《新安晚报》等报刊。
悼屈原
独步江边
前方一派昏暗
身边,桔树无声
心儿,依然是一团火焰
九问苍天,路在何处
苍天竟无语泪倾
不容浊世,存身何由
举身随江水远去啊
让梦与时间永恒
江河呜咽,青山作证
千百年来的岁月啊
那片桔树,栉风沐雨
依旧绿叶素容,参天啊

作者简介:
紫玲珑,本名吴学英,安徽无为市人,诗词爱好者,少量诗词发表于《中国诗歌网》等网络诗刊平台。
美玉吟
沉睡两千多年的玉呀
铺天盖地的黑暗也湮灭不了你的光辉
摧毁不了你的意志
哪怕是佞臣的挑拨诋毁
君王的疏远抛弃
你博大的心房始终住着:
国君与百姓
滔滔向前的汩罗江水呀
永远流不尽对你的追忆和哀思
每天轻柔地安抚你悲愤的身躯
哪怕是香飘四溢的粽子
擂鼓呐喊的龙舟
她依旧能聆听到你怀中的石头
在倔强地歌吟:
九死而不悔,联齐来抗秦
家家户户门前插着的艾草呀
自叹不如你的芳洲杜若
更仰慕你的执着忠诚
哪怕你身处荒野草泽
形容枯槁
你依然不忘初心 握瑾怀瑜
只是这块玉上深深地镌刻着:
爱国更爱民,赤胆忠心

作者简介:
马云,回族,一名乡村中学教师。上海《咬文嚼字》杂志社金卡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省诗歌学会会员,省散文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潮》《作家天地》《中文自修》《世界日报》《语文报》《长江诗歌报》等刊物,出版有《林中有只鸟在叫》《气象树下》两本诗集,曾获得马鞍山市政府的“太白文艺奖”。
端午
1
几片苇绿
抱紧糯米的白
然后——
于水的翻滚里
溢出悠淡的清香
端午的粽子
一枚枚历史的砣
在二千多年的流光中
标注着忠诚的分量
2
有水的地方
就有蒲苇
有蒲苇的地方
就有楚歌
有楚歌的地方
就有龙舟
有龙舟的地方
就有鼓声
有鼓声的地方
就有你不肯飘散的魂魄
于是——
年年蒲剑吟风
岁岁苇秆招归
3
又是仲夏
又是滔滔的汨罗
数不清的芦苇
又从史记里
串起太史公的叹息
简牍般地晾晒着
从沅水至湘水
直到你曾经行吟的楚泽
在风中
在浪里
你披发纵身的一跃
溅起的
不是水花的寒凉
而是一个民族永难愈合的痛
4
都说人人心中有杆秤
而端午的粽子
就是那配它的秤砣
5
滩滩龙舟
村村鼓声
炮竹的喧腾里
龙舟竞渡
排桨如飞
去追去追去追
追那个二千年前投水的诗人
然后——
从水底捞起他的九章九歌
在阳光下摊开来
一首一首
让风再次将楚辞的乎与兮
——唤醒
6
埋进土里的国王
子胥一人就鞭了他的腐尸
投身水底的逐臣
整整一个民族世代为他招魂
湘水流多久
龙舟的鼓声就会响多久
蒲艾不绝
诗人的长剑不锈

作者简介:
沈章宝,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芜湖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有多篇诗歌发表,出版诗集《在路上》。
端午的遐想
粽子和雄黄酒好像没有关系
吃粽子是纪念一个人
饮雄黄酒是看清一个人
粽叶绿出了一首首诗
液体的火烧出一部传奇神话
两者相融出一种文化
艾蒿与菖蒲是精美的词汇
生动形象地为端午代言
成为夏天最畅销的书籍
蝉鸣是最流行的音乐
声声唱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坐在端午的门槛
想那些被灯光淹没的夜晚

作者简介:
秋石,安徽无为人。中国诗歌学会、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首批乡村文化带头人。作品发于《诗刊》《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法制日报》《安徽日报》《中国文艺家》《青海湖》《奔流》《散文诗世界》等报刊,获国家、省、市、县奖项50余次。
端午辞
四野葱茏
空出来的麦地
鸟们坐了江山
菖蒲一直走水路
艾草褪去草的属性
插于门楣上的民俗
心若幽兰
吐故纳新
且驱蚊、避邪、去湿、止咳
俨然一味民间本草
只是,历史需要反刍
屈大夫的那一跳
让浩浩汨罗江
湮没了遥远的殇
节令至
漫山的枇杷,黄袍加身
古老的粽子,横空出世
由粽叶、糯米、桂圆、红枣、板栗、腊肉......
匠心打造的舌尖上的端午
糯糯的
那撩人的民族风
香风袭人
哦,端午,吼一嗓子民歌
燕子绕梁三日
黄梅雨姗姗而来

作者简介:
蒋华,已在省内外一百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文学评论近千篇。2018年10月出版出版文化随笔集《轻风花满檐——中国古典诗文札记》。
汨罗祭
楚简按捺不住
蹦跳的汉字,就像您怀抱巨石
也按捺不住汨罗的浊浪
将忧患的歌声和脚印
留给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
从此,华夏的河流都赶来
滴血认亲,驾驶龙舟,敲起锣鼓
抛下粽子,供养水中的魂魄
多少骚人渔父扣舷而歌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多少仁人志士酒酹洪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多少湘竹,忠贞地吹奏
天问和离骚里的山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五月初五,三闾大夫
早已把水草披成长发
把艾叶挥成长剑
从江底破浪而来,踏着漩涡
披发长歌中国的所有江河
像饮露的水仙,早醒的睡莲
歌声沤烂了楚简
泪水浇灌中华大地的
闾大夫!

作者简介:
倪雯,安徽巢湖人。曾为多家媒体的编辑、记者,合作创办过公开发行的报纸,有小诗获过奖。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安徽分会发起人、秘书长。
端 午
汩罗河飘起淡淡清雾
香馨幽幽
袅娜在楚人灶间
千年逶迤
诗魂
峨冠博带衣衫飘袂
穿过浪漫主义源头
艾草叶 棕子香
雄黄酒 焙新茶
吟哦的诗人醉了
香草美人
唇齿轻嗑间
端午
晃
了一晃
这一天
我把岁月的绝响
做成白纱衫
洗了又洗
长相思. “粽”情
翠裹馨,糯米馨。
馨水香山“粽”有情。
追思爱国魂。
强忠心,学耿贞。
艾叶雄黄驱毒侵。
楚辞歌震醒。
思屈原
屈子千秋忠国人,
豪情大地放歌声。
离骚天问响华夏,
端午粽香祭杰魂。
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安徽分会
顾问: 王寒山 朱鹤年 孤城 李商雨
会长: 黄 平
副会长:孙启泉 李劲松 方华 苏东山(常务)
秘书长:倪 雯
副秘书长:纪良发 梁作成 王恩斌
编辑部 主任:黄冬松
编辑部 副主任:苏东山 朱先贵
外联部 部长:李远波
外联部 副部长:张承斌 端琼
投稿邮箱:179317445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