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山诗苑{2021)第78期 总第240期 端午节同题雅集
(本期主编王建勤 编辑郑慎德 吴辉 毛声芝 卢凤枝 制刊 冯继军)

本期作者:王建勤 姚泉名 吴辉 任紫微 常功贤 王贤来 宋德珍 何国治 梁朗如 徐维福 吴江涛 皇甫国 高德华 聂泽光 徐和平 毛荣秀 卢福武 卢凤枝 詹汉民 周致俊 陈岚 萧显仁 穆锦文 詹国林 周建生 顾京 陈丹 刘世笃 郝勤 吴辉娥 石松军 杨金松 张社 李学麟 陈济国 胡银春 焦龙洪 王清锋 田柏生 张惠宗 王耀华 郗文业 主卫平 陈凯 黄火珍 赵晓山 熊淑君 段先锦 马乃孚 涂鄂川 萧少平 刘志澄 王香元 张正富 蔡大营 聂光富 金炜 辜玉兰 程莲清 王继权 郑慎德 陈水冰 冯继军 邵伯英 王少华 吕敬东 周易立 周语嫣 王秋明 薛桂英 郭松 徐炳恩 吴极 王楚雄 李建兰 杨国珍 官沛纯 王少华 张爱珠 朱桂樵 王兆淦 余建军 张岚 刘静

王建勤
端午抒怀
壮怀从未更,今古爱民情。
楚郢忠魂洁,离骚正气鸣。
怀沙臣有恨,鼙鼓棹难清。
泽畔行吟久,风标刚毅名。
姚泉名
端午前一日赴玉溪预第三届中华诗人节
蒲风近端午,飞去彩云开。
诗或工难矣,民今穷脱哉。
湖光荆楚远,山色沅湘来。
屈子如相见,无吟亦不哀。
庆端阳
石菖丝绿草,蒲剑试锋青。
端午龙舟劲,汩罗碧浪听。
江湖擂鼓响,角黍汇江汀。
壮曲离骚赋,雄辞桔颂馨。
任紫微
端午节悼屈原
端午祭中华,江湖泛浪花。
雄黄驱瘴癘,蒲草溢丹砂。
波漫离骚曲,风平哀郢疤。
屈原怀错愛,国是楚王家。
常功贤
端午龙舟赛
楚风今入晋,端午赛龙船。
击鼓呼声震,摇旗舞影翩。
八舟齐出列,一水共争先。
浩浩英魂驻,神州祭俗延。
王贤来
端午节
端午临炎夏,时光日复长。
鲜蔬方上市,小麦已登场。
果实今年硕,禾苗五谷香。
驱邪扦艾草,撒粽祭忠良。
宋德珍
端午
端阳黍粽随,蒲艾挂门楣。
驱毒佩香袋,迎祥妆彩丝。
龙舟锣鼓闹,汩水屈人悲。
忠国骚辞鉴,灵均世代垂。
何国治
昔日端阳节
眼欲望端阳,贪馋麦饼香。
撩青晨露割,推磨月光忙。
赊得三升糯,包来一粽芳。
麦粑怀“土地”,糯粽祭忠良。
梁朗如
端午
岁岁迎端午,皆因悼屈原。
龙舟追壮烈,粽子忆辛酸。
国破谁无泪,家亡岂有欢。
今朝逢盛世,祭祖永流传。
徐维福
咏端午(古风)
艾香端午节,临夏日照悦。
正值忙三抢,城乡祭英杰。
家家包香粽,户户挂绿叶。
黎备雄黄酒,健体又祛邪。
华夏赛龙舟,旗橹争热烈。
水上竞队舞,鼓声齐和谒。
桨助银浪飞,舵公盤如铁。
骚坛笔耕动,同声颂佳节。

吴江涛
端午怀屈原
千灯榴火照深宵,开卷汩江腾怒涛。
泽畔徘徊留背影,人间歌哭付清箫。
投香粽叹水妖喜,竞画船呼诗祖豪。
梦觉晨窗闻杜宇,声声泣血泪如潮。
皇甫国
辛丑端午书怀
门悬虎艾翠襟摇,鼓震龙舟赤帜飘。
三楚古今凝毅魄,两江雷火灭瘟妖。
冲关越隘锤镰举,剷艾栽兰秽草销。
傲雪骚人吟橘颂,排云诗鹤翥灵霄。
端午重游策湖
铁锁横江一日休,楼船留韵诵千秋。
故人来信邀同往,野老随缘畅旧游。
一代英豪归寂寞,几多儿女竞风流。
此行正值端阳节,岸芷汀兰薰赛舟。
聂泽光
端午游
燕语呢喃岸柳齐,山闲云淡楚江低。
门前艾草降妖孽,天上轻鸢傍夏鸡。
角粽传情千户乐,龙舟槌鼓万人迷。
榴红看尽疑无路,吹面风来拥稻畦。
徐和平
端午节祭屈子
佳梦良谋今正圆,汨罗龙赛几千年。
楚才美政休惆怅,华夏骚人尽蜿蜒。
报国门前屈子祭,富民路上达贤旋。
三来时见大成效,更看飞船星月间。
端午有感
汨江水冷乡关远,切切离骚荡宇空。
怒咒怀王昏蠢昧,惜怜屈相枉愚忠。
直言死谏儒生囧,粉泪和词戏子红。
爱国口缄休负气,常思常乐作闲翁。
卢福武
端午节感怀
角黍蛋咸儿岁乐,少年崇拜汩罗魂。
龙舟沸沸精神振,锣鼓声声胜利奔。
喜挂祺祥彩丝粽,为防虫秽艾蒲门。
在天华夏飞龙舞,民望安康酒一樽。
卢凤枝
端午感怀
爱国箴言君不从,人间至此叹无穷。
孤忠一片丹心奉,长恨千秋碧血融。
橘颂雄词情净洁,离骚壮曲意由衷。
悲怀湘影黎民惦,愁断汨罗今古崇。
詹汉民
依韵和卢凤枝老师《端午感怀》
岁岁端阳祭屈公,龙舟竞渡鼓声隆。
怀沙有恨灵均去,哀郢无言热血融。
一部离骚传万世,千条天问啸长空。
九州共奏忠魂曲,史册流芳楚国风。
周致俊
端午
时逢午日起骊歌,艾影横斜映汨罗。
冷月寒山皆带孝,愁云哀水尽扬波。
长闻墨客吟诗赋,惯看龙舟竞海河。
挥泪携来千里酒,洲头把盏祭巍峨。
陈岚
端午节感怀
幼时端午母难闲,清粽香飘满院间。
巧手丝缠红蛋网,娇儿项串靓容颜。
离骚橘颂谆谆诱,屈子悲风寂寂潸。
且看龙舟如利箭,今朝竞渡火星还。
萧显仁
端午祭
艾悬门户送蒿香,辟疫驱邪风俗常。
粽子北方肴味美,纸鸢南国九天翔。
缅怀先烈歌豪杰,祭奠英雄颂栋梁。
唱尽九歌江水咽,龙舟竞赛万年扬。
穆锦文
端午
艾草青青摆外门,驱瘟避疫护晨昏。
丝缠坠袋熏熏馥,粽裹菱形糯糯温。
小酌雄黄清毒素,欣尝皮蛋扫心烦。
龙舟比赛人群沸,端午安康祝福言。
詹国林
端阳节抒怀
又逢初五过端阳,纪念屈原情意长。
千载楚词风雅颂,九歌天问铸华章。
粽粑美味人人爱,艾草蓬门户户香。
竞渡龙舟号子起,盛时节日彩旗扬。
周建生
端午节
年年今日贺端阳,竞渡龙舟比赛忙。
户户门头编艾草,家家饭桌摆雄黄。
姑娘玉腕丝环戴,厨灶钢锅米粽装。
佳节亲人团聚乐,焉知源远与流长?
顾京
端午节
青蒲艾叶驱邪瘴,药草荷包带体康。
户里盘珍亲友聚,杯中酒满古今长。
榴花岁岁红如火,竹箭年年翠比常。
民俗神州千载过,龙舟端午竞争忙。
陈丹
端午节感怀
又到民间端午日,雄黄米酒粽飘香。
悬堂艾叶污邪去,跃浪龙舟彩帜扬。
感叹怀王装眊聩,悲凉屈子枉沉湘。
汨罗渺渺涛依旧,唯有诗人韵断肠。
刘世笃
端午吟(通韵)
门悬蒲剑避瘟虫,碧水行舟舞佼龙。
击鼓争标声踏浪,鸣锣竞赛浆生风。
千家万户忠魂祭,五岳三湘正气弘。
岸上榴花红艳艳,年年此刻为公容。
郝勤
端午
五月湖波泛棹舟,烟云缓散热风收。
奔忙旷野惊君运,苦思山乡叹国忧。
天问行星银汉暢,雄辞亮采世人讴。
芙蓉欲绽暑光灿,榴火南歌颂楚州。
吴辉娥
端午感怀
追忆灵均悼国殇,文人何敢忘端阳。
汨罗遗恨留千载,粽子牵情赋万章。
抱石馀忠昭日月,怀沙泣泪叩穹苍。
无忘道路其修远,一曲离骚意未央。
石松军
端午节
五月红榴正吐丹,枙花如雪晓开妍。
阳光灿烂迎端午,角粽昌蒲艾叶悬。
鼓点震天鏖战激,齐心奋楫箭离弦。
劈波斩浪龙舟竟,勇夺金标绮梦圆。
杨金松
端午感怀
忽骤天中访故乡,村村烟火粽飘香。
秦山艾草家家有,汉水龙舟岁岁常。
不觉鬓丝争白影,方知榴锦竞红光。
从来利禄无专利,自乐通禅钓寿昌。
张社
端午节
红白榴栀骑树双,菖蒲艾草吐清香。
怀沙绝笔吟思醉,挂眼端阳裹煮忙。
玉米千畦风拂弄,芙蕖十里蝶飞翔。
竞舟食粽三闾纪,华夏长怀汨水江。
李学麟
端阳(仄韵)
应道端阳多一说,当知正午天中节。
两根苍剑斩灾星,一盏雄黄驱蝎孽。
老叟门旁插艾香,儿童岭上飞鸢悦。
龙舟竞渡鼓喧天,欲为灵均冤恨雪。
陈济国
端午竞龙舟(通韵)
紧鼓急锣动地天,沙池湖碧竞龙船。
画桡击浪飞花溅,健将拼身划向前。
破水掀桡揭战幕,二滩舍命率攻坚。
同舟共济齐听号,众赞英雄夺冠衔。
胡银春
端午感怀
五月端阳棕叶香,菖蒲艾草避邪忙。
雄黄美酒千秋祭,天问离骚万代扬。
竞技龙舟真勇毅,腾飞中国更辉煌。
夕阳追梦谁言老,壮丽山河福寿长。
焦龙洪
端午节感怀
端午游园赏众芳,棕甜蛋美艾飘香。
龙舟竞渡惊天赞,渔鼓争鸣动地扬。
人把离骚当美学,他将桔颂寄情伤。
高风亮节安然在,屈子精神世世张。
王清锋
端午悼屈原
又逢五月好端阳,喜看城乡处处忙。
青艾悬门千户丽,绿蒲入酒万家香。
龙舟争渡齐欢笑,角黍投江竞断肠。
一曲离骚传后世,三闾常在伟名扬。
田柏生
悼屈原
红男绿女鼓锣喧,端午龙舟竞紧跟。
橘颂美文传道义,离骚直笔叙诗言。
忧天忧地歌千古,爱国为民念子孙。
一片丹心辉日月,除奸反腐苦辛吞。
张惠宗
端午怀屈原
忠谏怀王赤子情,反遭诬陷屈难生。
离骚血泪忧难静,汨水惊涛怒有声。
华夏倾心歌俊杰,江河撒粽祭英灵。
辞章正义传今古,肝胆昭于日月明。
王耀华
端阳节观龙舟赛
十里河中流水涌,两边看客赛堤长。
蛟龙出世惊千壑,划手摇船撼八方。
叶叶扁舟离矢箭,咚咚鼓点震心房。
继承民俗思忠烈,哪顾浪花溅衣裳。
郗文业
端午节感怀(新韵)
榴花映日又端阳,翰墨抒怀屈子殇。
一部离骚昭日月,千篇曲赋颂华章。
前贤碧水忧国恨,后世楚江祭士良。
竟渡龙舟劈浪赛,风吹粽叶岸飘香。
主卫平
端午节庆
风静龙舟赛事行,端阳节里哨声鸣。
江湖鼎沸人欢笑,百姓高呼众相迎。
难忘艾香驱污佞,又思棕子忆贤名。
千家饮尽雄黄酒,齐诵离骚念楚情。
陈凯
端午节
柳叶低垂碧郁葱,榴花绽艳熟桃红。
风筝飞放蓝天里,箫鼓锤敲野渡中。
灶火煮开新面味,袅烟炊后竹粽丰。
菖蒲美酒斟樽尽,端午欢娱醉老翁。
黄火珍
端午情怀
龙舟竞渡史悠长,袅袅炊烟飘粽香。
家里锅炉新麦面,屋前绿树粉栀芳。
童裙花色唱如意,丝线彩绳歌吉祥。
除弊避斜悬艾叶,满斟黄酒祭诗章。
赵晓山
祭屈原
身兼治国苦谋寻,何惧抛颅血溅簪。
联合抗秦忧满腹。举贤修法敞虚襟。
沉浮宦海扬贞洁,跳入江波洗恨心。
匡世独怜寒仕骨,灵均肝胆照凡今。

熊淑君
联:辛丑端午
粽子雄黄菖草挂,
龙舟千浪万人痴。
段先锦
端午节有思
折得湖边柳,端阳共举觞。
二、
端午赛龙舟,东西两岸游。
遊人千万侣,几个屈原讴。
依韵敬和段先锦老师《端午节有思》
离骚情烂漫,天问語彷徨。
(二)
汨水尽情讴,无须粽子投。
龙舟飞笑语,难见几人忧。
依韵敬和段先锦老师《端午节有思》
张家才送到,夜入李家堂。
(二)
浓浓皮蛋粥,盐蛋溢黄油。
众口夸端午,几行诗句留。
端午
文化春秋终不毁,江山代代有耕莘。
(二)
上古汨罗江水哀,今将祷祀奉灵台。
楚天云卷云合错,礼乐风承风不催。
(三)
天上不回屈平问,人间常被浊流侵。
酒壶难括玲珑意,艾草焉能剔透心。
(四)
屈子千年一座山,霄小恰如流水闲。
可叹水澄明镜透,谁能对镜辨忠奸。
端午问天
门悬艾叶庆端阳,素粽撒糖飘淡香。
情系风云思屈子,问天求索路绵长。
王香元
端午怀屈原
五岳悲嗟四海忧,浮云蔽日冷风飕。
沉冤抱石忠魂去,天问离骚世代留。
张正富
端午随笔
丽水龙舟竞渡长,菖蒲包粽满城香。
兴衰千古奢难尽,日堕犹怜诵九章。
蔡大营(北京)
也感端午节
每至端阳悲屈子,微屏诗赋响昏晨。
不知诸众吟哦客,读过离骚有几人?
聂光富
端午感怀(新韵)
辛丑端阳多感怀,涅槃再造上新台。
龙舟竞渡快超越,屈子忧国强起来。
金炜
话端午
一腔孤勇化江流,千古忠魂咏不休。
汨水滔滔悲屈子,菖蒲角粽竞龙舟。
辜玉兰
端阳忆屈原
汨罗江水万年长,浩浪千层卷碧苍。
漫道忠贞香魄在,离骚一曲世留芳。
程莲清
端午悼屈原
汨罗江畔艾枝苍,蒲剑端阳彩粽香。
屈氏忠魂眠水殿,波歌浪诵奏华章。
王继权
端阳寄远
吟情总系楚家乡,我有童年梦一囊。
欲借航班来托运,只因超重未装仓。

郑慎德
水调歌头•端午
节序又端午,屈子楚归州。行吟高阁湖畔,久伴赛龙舟。遥看千帆竟发,依约行云摧鼓,日月自沉浮。渔父望鸥鹭,兴废两悠悠。
离骚诉,朝天问,九歌讴。大夫报国,行吟披发竟沉流。千古波涛汨水,万里云埋祠阙,耿耿意难休。岁岁端阳日,隐隐念时忧!
陈水冰
行香子•端午
一色龙舟,百里江流。绿阴浓、夏日晴柔。滔滔碧浪,隐隐红楼。听蝉声乱,锣声沸,鼓声稠。
纵横遗梦,颇费筹谋。叹人间、多少情仇。兴邦多难,奋斗无忧。看亚洲盈,非洲闹,美洲愁。
冯继军
喝火令•端午感怀
水长菖蒲绿,门扦艾草香。赛舟争渡祭忠良,回味楚词天问,时世太炎凉。
万户包粑粽,千家晒酒黄。世民无奈寄情觞。传读离骚,传读九歌章,传读著诗心境,远寄汩罗江。
邵伯英
浪淘沙•端午感怀
糯粽又飘香,不觉端阳。龙舟竞渡势疯狂, 搅得江涛惊失色,吓坏龙王。
屈子在何方?且看潇湘。清流激越气昂扬。今日神州春永驻,国富民强。
王少华
鹧鸪天•端午竞渡
端午群龙水上飞,劈波斩浪竞雄威。旌旗猎猎风云卷,雷鼓咚咚桨棹挥。
争呐喊,竞相追,干云豪气震天徊。驱邪更报沉冤雪,屈子忠魂青史垂。
吕敬东
沁园春·端午吊祭
斗转星移,辛丑重五,又至端阳。看艾、蒲倒挂,剑锋犀利;蛋、糕正点,锦线悠长。蕲艾熏虫,萌娃鼓劲,万户争熬绿豆汤。龙舟竞,正群情激奋,士气高昂。
屈原频惹心伤。共吟诵离骚哭断肠。叹怀才不遇,敢忘报国?谏言无用,只好投江。岸芷燃情,汀兰辞赋,浪迹天涯沃楚湘。习风拂,悦洞庭波涌,米粽流芳。
周易立
如梦令•端午
绿衬迎风红舞。艾草高悬门户。情调品新茶,粽馥飘魂思古。争渡,争渡。喝彩伴随劲鼓。
周语嫣
行香子•端午吟
汨水苍茫,鸥鹭彷徨。看龙舟、又起端阳。鼓鸣不断,棹技无常。荡一湖风,一湖水,一湖殇。
彩丝轻系,丹砂暗点。隧举杯、再忆忠良。谁家艾草,倒挂西厢。听曲声短,蛙声密,雁声长。
王秋明
端午节•八声甘州
看江南塞北竞龙舟,百舸勇争流。插菖蒲艾草,饮雄黄酒。千载风猷。故国三闾何在?唯有水悠悠。哀郢千年痛,名炳春秋。
天问苍天无语,报国恨无门。不合污流。叹骚人襟抱,空对夕阳愁。笑连年招魂祭奠。待招来,不识旧时游。行吟处,笙歌曲曲,隐隐重楼。
薛桂英
浣溪沙•端午感怀
五月门庭艾叶香,鸡豚美酒泡雄黄。龙舟儿女竞帆扬。
汨水哀鸣悲屈子,九歌吟诵慰贤良。悠悠岁月缅怀长。
郭松
鹧鸪天•端午怀思
朗月清风拥汨罗,投江抱石泪婆娑。龙舟撩动招魂鼓,米粽香薰报国歌。
情切切,爱多多。离骚寄梦固山河。披肝沥胆千秋耀,盖世雄才永不磨。
徐炳恩
浪淘沙•端午节抒怀
岸柳沁荷香,节至端阳。榴红艾绿麦金黄。沃野青秧苗茁壮,满目荣昌。
投粽祭罗江,黎庶心伤。龙舟纵棹鼓铿锵。夺冠吟骚歌盛世,告慰忠良。
吴极
海棠春·端午感怀(依秦观体)
雨收湖上云低绕。戴胜叫、更添烦燥。时节又端阳,故事还来扰。
不堪如梦流年悄。物依旧、残躯惫老。可喜有贤朋,慰我愁忧恼。
王楚雄
渔家傲•辛丑端午吟
往岁龙舟皆出动,己临午日无人弄。母女开心包肉粽。瓷盘奉,堆成山状江边贡。
自古端阳民俗重,浴兰之后冠钗凤。只怪瘟灾难以控。期郎送,蝉琴响起惊幽梦。
李建兰
卜算子•辛丑端午感怀
竞渡赛龙舟,清馥思筒粽。仲夏端阳祭屈原,志节丹心贡。
庆党百年生,饱笔千诗颂。菖艾雄黄汨水知,多少英雄梦。
杨国珍
浣溪沙•端午(薛昭蕴体)
端午溯源追上古,独尊文化入非遗。畅扬环宇美名垂。
历代忠魂当祭祀,屈原功德已先推。大凡英烈应常思。
官沛纯
临江仙•端午思怀
半夏清涟扬翠剑,蒲梢浓绿铮铮。又临端午叶盈盈。粽香飘碧秀,心脉祭英名。
可记汨罗吟啸处?千年忠义长馨。离骚一曲赋深情。今朝华夏盛,笑慰九天英。
王少华
如梦令•摘朵栀子花迎端午
一夜萧萧霏雨,栀子翠流清趣。赊雪奉仙葩,又借月华几许。欣慕,欣慕,摘朵迓迎端午。
张爱珠
【大石调·初生月儿】端午
端阳月儿柔意绕,百姓家门草艾窕,锦包佩戴驱怪妖。粽香飘,盐蛋咬,小乖宝、笑抢甜糕。
朱桂樵
南乡子•端午屈原颂(龙榆生 欧阳炯体)
一曲离骚,清泉一缕百年涛。万世忠魂良士仰。光放!壮志冲天名国将。
王兆淦
减字木兰花•尼罗河上的龙舟赛
尼罗五月,云卷霓旌鸣鼓乐。雷震风摧,竞渡齐桡破浪飞。
欢声动地,人海助威争战气。气贯长虹,碧眼惊呼中国龙。
余建军
临江仙•端阳思乡(贺铸体 )
又临一年端午节,凝望窗外濛濛。异乡别绪更情浓。不知何日至,但愿去如风。
曾记往岁亲插艾,菖蒲形剑除凶。粽香自古总相同。悠思路漫漫,今夕欲飞鸿。
张岚
蝶恋花•端午抒怀
端午节分祈盼福。画壁图腾,水上龙舟逐。米粽香飘荆楚屋,民芸祭祀神州肃。
汨水波涛悲恸哭。万里长空,尽奏忠魂曲。菊颂离骚天问玉,泪飞化作丰碑矗。
刘静(文青)
临江仙•端午
碧艾悬窗香蒲素,端阳节至匆忙。细缠角粽彩丝长。煮壶斟茗满,对盏话衷肠。
屈子天公垂泪忆,惊风苍木佪徨。离骚再读甚忧伤。一江汨水泣,百舸载魂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