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题字: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刘洪斋

界首诗词群 •端午作品雅集
◎01. 端午节祭屈子
文/黄广奇
葭青波碧野田黄,南北麦香迎粽香。
度节寄情怀屈子,举杯浖酒祭端阳。
怜民悲国英雄泪,歌赋骚辞锦秀章。
抱石沉含千古愤,忠魂永续万年长。
◎02. 端午诗两首
一
端午遗风
文/沈守华
年年煮粽过端阳,每读《离骚》痛断肠。
芦叶肉心精米裹,屈時我敬汨罗江。
二
情话端午
文/沈守华
《离骚》捧读牵纷泪,听得忠言当耳风。
人世渾同君独醒,守贞热血洒罗河。
◎03. 闲话端午
文/魏曦
端午赛舟纪屈原,
粽子油角慰先贤。
直臣气节歌千秋,
佑我中华昌万年。
◎04. 赋屈原
文/魏曦
端阳自古传,
皆闻为屈原。
汩罗千江水,
难洗直臣冤。
◎05. 端午吟 (古風)
文/魏曦
龍舟竞渡汨罗江,
凭吊直臣抛粽香。
深悲忠魂千载冤,
只留离骚悼国殇。
忠言拒纳岂沉死?
堪叹楚水空茫荒。
节近端阳多風雨,
天为屈原正义张。

◎06. 悼屈子投江
文/薄鑫
君暗臣谄世污浊,独赴汨罗扬清波。
白丁无才心明亮,年年江畔唱悲歌。
◎07. 走水路乡思之旅不泥泞
一一致端午节
文/邵顺贵(洪泽)
水乡的阡陌是水做的
水的温柔最易沦陷游子的乡思
水网如飘带
让水乡可随时腾飞
水中月
会让岁月之舟
搁浅
船儿前行时
浪把水面的波光推至岸边
堆成了杨柳岸
船儿在春水里行驶
岸边的水比波心
更绿如蓝
流水有多贪恋河床
水乡的儿郎
就多么贪恋故乡
那一年我从家门口的埠头
登船浪迹天涯
多年以后
故乡也是从那埠头出发
寻我寻到我的梦里
我的枕头
常被故乡昼夜兼程的浪花
打湿
妻时光再现了
母亲包粽子的那一幕
她俩都在棕子里包了颗蜜枣
粽子
有颗甜心
水乡的人可以将梦网起
走水路
乡思之旅不泥泞

◎08. 端午佳节忆先人
作词/孙书林
翻看离骚追寻古韵,
诵读天问祭奠英魂。
屈原故事听了千遍万遍,
每一遍都激荡我心。
又逢端午相聚畅饮,
吃着粽子纪念诗人。
龙的传人最爱华夏家园,
浩然正气自强自信。
端午佳节忆先人,
不忘祖训不忘本。
五十六族一家人,
风雨同舟共命运。
端午佳节忆先人,
相同血脉相同魂。
炎黄子孙一条心,
众志成城掌乾坤。
◎09. 端午祭忠魂
文/浮地(北京)
每年这个日子
包粽子 赛龙舟
百姓自发的祭祀活动
在华夏大地产生共鸣
2300年的粽子飘香
化作一道中华文化的风景
源于屈原汨罗投江
传承于对忠良的爱戴与尊崇
历史记载着
楚国成败与兴衰
百姓怀念着
屈子之冤与忠魂
一个好端端国家
衰于奸佞贼子当道
毁于忠奸不辩的楚君
又渐近端午
苇叶 马莲 糯米
清香在大江南北飘逸
艾草 雄黄
驱赶着肆虐的疫情
江南龙舟
披红挂绿整装列队
崇尚英雄的号子声此起彼伏
万支龙舟 激流勇进
历史记辨着忠奸
百姓思念着英雄
屈原虽死英魂常在
爱国精神将万古传承
......
◎10. 五绝.祭屈原
文/浮地(北京)
忠臣偏召祸,奸佞亦封侯。
屈子含冤去,英魂万古留。
◎11. 送烛影摇红•端午
文/陈宏元
沙际风来,临川一路蒹葭舞。
粽香不忍认端阳,岁月堪分付。
袖手椒兰艾虎。更那番,幽情无数。
东湖飞燕,南塘啼鹭,柔肠别许。
千里江山,龙舟竞尽人间趣。
烟波浩荡唱离骚,惆怅天涯树。
看惯云收雨聚。任沧浪,悠闲渔父。
年年旧约,黄酒深酌,中华儿女。

◎12. 辛丑端午有寄
文/二级警司
五月端阳粽叶香,汩罗河里屈原丧。
离骚千古万人咏,天问九霄何日康。
兔走乌踆时事易,洞开龙脉水声滂。
今朝社稷安平稳,告慰灵均国富强。
◎13. 端午节有感随笔
文/田永巨(河北)
屈原枉断投江,粽情沉潭凝香。
借问龙宫可冷,云雨横山凄苍。
谁家玉笛飞声,一曲离骚悲伤。
劳歌万众行舟,鼓乐齐奏华邦。
◎14. 七绝•端午祭屈原(平水韵)
文/田永巨(河北)
端午时常咏楚骚,龙舟竟渡鼓声高。
山云随笔东流水,忠烈投江祭艾蒿。
◎15. 七绝•端午情(新韵)
文/田永巨(河北)
历年端午粽清香,屈子离骚话九章。
艾叶包封追旧忆,梦回楚地汨罗江。
16.◎以茶煮《离骚》
——致屈原
文/卢习洪(贵州)
今夜
小溪和江河奋起的洪水
它们绕村绕寨,劈石开道
一路向东——远方
顺水也好,逆舟也罢
却,一泓清水,在汨罗江
绕不过香草美人
浪涛,一浪高过一浪
渡口的水位
像大嗓门的姑娘子在喊
锣声哟,薰衣草,艾草香包
小伙摆动龙头勇闯急流
胜,败不低头
岸上,小孩拽着妈妈的手
她们窃窃私语
鱼儿集聚一冬的情感和力量
逆流而上
满天的星星,在闪烁
一颗流星掉进汨罗江
一颗滑入丛林,挂在岩壁的树梢上
◎17. 《端午怀屈原》
文/李谷良
佳节端阳,难忘骚祖,汩罗江上风波。
恨世含冤尽,唤醒朝哥。
为了民冤自剔,高气节,品德人歌。
人人敬!人人痛泪,个个悲忧。
悠悠,屈原就义,民众苦无能,励志心磨。
忍痛悲歌谱,告慰灵攸。
粽子河中填足,尸保全,慰汨罗河。
千年逝!家家尽心,古往传過。

◎18. 千秋岁 《离骚》 秦观体
文/张文宝
汨罗江峭,
风起掀潮浩。
云雾罩,
天光缈。
九歌箫管奏,
天问琴瑶报。
千秋事,
一江冷月离骚笑。
擂鼓雄魂傲,
摆阵龙门闹。
谁号令,
兵将耀。
中华儿女勇,
天下同招告。
新寰宇,
凌云壮志清风啸。
◎19. 端午
文/詹建楚
美人香草昔曾闻,万国衣冠共吊君。
舴艋同行风细细,健儿竞渡汗纷纷。
水流不尽孤臣泪,路转能寻狎客坟。
黄土犹难容直士,汩罗亘古笼愁云。
◎20. 端午
文/孙林凤
戴香吃粽赛龙船,爱国精神代代传。
生命何曾长短论,名垂青史价无边。
◎21. 祭屈原
文/孙林凤
黎民纪念数千年,家国情怀值万钱。
华夏后生持努力,九州永远耀蓝天。
◎22. 七律•端午节思怀
文/逐梦新时代(山东)
乘舟摇橹觅芳翁,汨水江中影未逢。
屈子别离身已去,骚风犹在气豪雄。
艾香端午家家挂,米粽时临户户笼。
危难到来思国士,大夫殉楚献精忠!
◎23. 端午节
文/杨进声
吴曲一声悲屈子,
楚辞千载唱离骚。
彩丝轻绕香粘粽,
黄酒神交绿艾蒿。
年近端阳风兼雨,
节时前圣喜更陶。
堪嗟今昔汨江渺,
怎解直臣英气豪。
◎24. 汨罗江
文/徐克(浙江)
在长长的江上
只是一个点一个面一个小小的岸
上游的水流经这里
却流成了一个节点
纪奠
前人的一个心愿
却用尽了气力肉体气息
又留下了一个天问式的大大遗憾
这个灵魂一直摆渡在了流光岁月
上下之求索
既然己然
可神圣的灯火
一定还在燃烧不灭
知否知否
一把把的利剑
也将沧桑阻断
飞歌呈现长串一脉脉
不舍
莫叹
也无需周边的竹林
垫起了尖尖去试去探
好一派
光抚着叶叶片片
风无语
石
积累积攒
成坡的却成为了誓言
也如同白色中的米粒
在组合一齐时的密码
排列着咬合着
在时令在时节在春水
一口一口
最暖最暖
◎25. 七律.端午
文/李章海(江苏盐城)
青蒲浸雨别溪沙,艾草摇风进万家。
虎啸龙舟飞似箭,莺啼柳岸客如麻。
石黄美酒醉魁首,七彩香囊佩少娃。
日暮云收縠纹起,合欢怒放一城花。

◎26 . 摊破浣溪沙、端午吟
文/饶东华
小麦盈仓苇叶长。果仁糯米煮清香。驱疠艾蒲插门外,送祺祥。
抱石沉江悲屈子,龙舟竞渡鼓铿锵。强国富民鸿福路,凯歌扬。
◎27. 端午诗二首
文/桂长龙(河南)
一
岁岁有端阳,设酒祭贤良。
屈子爱国魂,千秋万代长。
二
儿童脚手五彩线,胸前佩带苍术囊。
门窗两旁插艾草,竹粽一盘散甜香。
雄黄药酒涂七窍,祛毒避邪保安康。
河畔凭吊<离骚>诵,屈子精神万古芳。
◎28. 小雨绵绵迎端午
七绝(平水韵)
文/云朵
早起飘烟小雨来,
清新绿叶荡尘埃。
街边柳树弯腰带,
泪眼千行拜屈才。
2021.6.10日上午八点半
◎29 . 端午
文/詹建楚
美人香草昔曾闻,万国衣冠共吊君。
舴艋同行风细细,健儿竞渡汗纷纷。
水流不尽孤臣泪,路转能寻狎客坟。
黄土犹难容直士,汩罗亘古笼愁云。
◎30 . 七律·端阳节感怀
文/韩俊清
摇红瑞景话端阳,染绿祥云夏至芳。
大雅怀清千古史,离骚韵运九歌昌。
争传虎艾英灵在,又见龙舟气势昂。
故国人人诗兴助,神州个个问安康。

◎31 . 粽子
蒋海荣/安徽淮南
妈妈爱女
缠绕着紧紧的粽叶
爱的慢煮下
清香入心
◎32 . 爱循环
蒋海荣/安徽淮南
母亲将爱包裹
传递着
女儿:“妈给我寄几个粽子”
我将粽子装上行囊
匆匆路上爱写满亏欠
◎33 . 七 律 吃 粽 子
一一致在路上的人
柳 鸣
苇叶清新绿水塘,
每逢端午粽飘香。
枣泥红似春秋色,
糯米白如日月光。
平素充饥求养分,
今朝品味忆忠良。
追思先烈捐躯事,
代有人间正气长。
◎34 . 五月
文/徐克让(浙江)
走的好像有点急
还带着花落时的伤
从第一日起憧憬着芬芳
虽说有点凉
但依然是满满当当的
希望
暖暖的风吹啊
潇潇的细雨洒洒
唯独忘了还有
心心念念的神往
过冬的粮快熟了
无影灯下的仙手灭了
那么
还留下了什么
那么
又留下了什么思维走向
巅峰还是峡谷中的疯狂
起点与终点之间的人间天上
五月
私人订制的作业
如何继续绘制唱响
问苍穹
天和无限好
叩大地
千夫所指
汨罗江上大夫谣

◎35 . 端午祭忠臣
文/杨进声
端午石榴艳,悲诗颂屈原;
汨江空浩渺,怎洗直臣冤。
◎36 . 踏莎行 端阳时节寄怀扬州继锋
文/李学勤(湖北)
端午伤怀,流莺又老,情心十里扬州道。悚花风雨使人愁,花开花落怜芳草。
前兴高游,今吟新调。玉箫明月桥头晓,画船烟柳瘦西湖,故人可并江南好!
◎37 . 端午怀古
文/ 梁乃惠
挂在我家的门楣上
从艾草的香味中奔涌而出的
被你驾驭千年的汨罗江
流过我的鼻孔和眼睛
你的壮烈澎湃着这条岁月
而我,只是你身边
匆匆的过客
有多少枚在江边
眺望你的粽叶
怀中塞满收获的季节
追随你留在江面的瞬间
扑进江中富饶的乡愁
在湍急的飞流之上
至今徘徊着
等你归来的龙舟
你是《楚辞》的封面
是泛黄史册中耀眼的书签
你那支凝重的笔
普度了满纸的不朽神话
一章《离骚》
注解了巫韵浪漫的旋律
汨罗江汹涌的涛声
是你吟诵的楚风

◎38. 端午(外一首)
文/一云吉亚
未走出大山之前
我们在乡下守着每个节日
虔诚而又用心地去过
端午节
在太阳未出之前上山采艾蒿
用苇席叶包粽子用马莲来系
无论是形状还是用料
都非常讲究
那时的传统节日至高无上
可如今一切都由商超来办
唉 好传统离我们
越来越远了
端午
只有黄酒
不挂艾蒿的日子
不是端午
有山有水无苇叶
有歌有舞无诗书的地方
那是异邦
有山有水有苇叶
弹琴品茗诵诗书的地方
才是故乡
击大鼓赛龙舟
吃糯米粽子的那天
才叫端午
◎39. 端午
文/潘庆华
屈子忧民正气扬,
丹心爱国永流芳。
千门插艾忠魂祭,
墨客深情诵九章。
◎40 . 端午怀屈原
文/李谷良
民族诗魂数屈原,心怀大志总遭烦。
朝庭启奏无声色,请愿乡情累逐门。
满腹经纶无用处,才华横溢反连冤。
人民痛惜骚翁苦,万古尊崇恩公言。
◎41 . 《端午》
文/雁心
菖蒲如剑艾叶香
童子胸前挂馞囊
雄黄红酒点眉宇
鼓彩龙舟赛汨江
投江箬粽设鱼飨
祷愿屈原免残殃
端午旧俗今犹在
楚辞何处闻声扬

◎42 . 端午节恰遇建党一百年感怀
文/老中青
端午已临溢粽香,天南地北祭忠良。
家家挂艾驱邪秽,户户斟杯祝靖康。
不忘离骚千载赋,更欣中共百年芳。
缅怀壮士当思进,接力新程再启航。
◎43. 《夏雨中眺望》(原创)
文/李春长(安徽)
汨罗江畔
五月的夏雨
断断续续
百年又千年
它把那一曲离骚别愁
淋得竟湿
湿气穿越时空在向你对话
这语言有楚词的声调
在历史的漩涡
循环播放
炎热中有刺骨的冷
仿佛为你鸣唱
那个朝代的未了恩怨
站在沙颍岸
放眼荆楚
阴云阵阵
惊雷唤醒人间
透过这雨幕
朦朦胧胧的有预兆
隐隐作痛的是对屈子感叹
叹息你
操一腔赤胆投江去
感慨你啊
抱满怀爱国志死而无憾
秭归声里
杜鹃啼泪斑斑
殷红端午
听正气长歌
唱的中华儿女热血冲霄汉
借你美政提名
史韵今天
千古绝唱世事赞
邀辛丑共舞
扛起复兴旗帜
把约定的初心一一圈点
笔笔用力
中锋勤勉
驰骋新时代大道上
一路砥砺向前

◎44. 七绝《每逢端午寄诗章》五首
文/辉叔(许日辉)
(一)
九章诗雨落江河,
往事依稀逐逝波。
习俗千年思屈子,
端阳怀古赋离歌。
(二)
浑然正气耀春秋,
粽寄千江汨水收。
艾酒三杯斟屈子,
端阳节里放龙舟。
(三)
青蒲艾草糯飘香,
酒酹杯杯汨水凉
号鼓声声悲楚地
含冤屈子断潇湘。
(四)
龙舟泛泪汨罗悲,
屈子离骚鼻祖诗。
千古沉江成绝唱,
雄黄艾酒寄哀思。
(五)
离骚雅颂寄蹉跎,
屈子含冤抱恨多。
荏苒光阴端午到,
雄黄肉粽祭江河。
◎45 . 七律-端午
文/陈鹏宇
端阳五月九歌扬,
锦鲤耘波品粽香。
百叶龙舟争霸赛,
三支艾草进祺祥。
南疆黄酒酬宾客,
北域红葫列主堂。
荆楚贤臣芳万古,
离骚独领耀书房。
◎46 . 《端午节》 颂屈原
文/共享阳光
汨罗江上浆划波,群为离骚颂赞歌。
屈原为楚离世恨,满腔热血洒河说。
◎47 . 七绝:今又端午
文/敏
〈一〉
艾草青青红五月,汨罗江水朝天阙
泪洒山河何天问,离骚九章作祭节
〈=〉
春风又绿山河壮,悠悠美德传颂扬
弘扬国风尊周孔,青棕满天祭罗江

◎48. 七绝•端午屈子祭(新韵)
田永巨(河北)
端午酌酒粽清香,天问离骚话九章。
万水龙舟屈子祭,精神不死寄西方。
◎49 . 七律≈端午二首
一
年少佳期节倍多,谁知老却奈如何。
但祁艾酒随乡俗,且效蒲符驱鬼罗。
日日头间添白发,朝朝浪里唱离歌。
忠贞早巳沉江去,留得声名化碧波。
二
端午时期雨水丰,别为岁月洗尘中。
罢闻一日离骚泪,似向今人说古风。
◎50 . 端午杂感
文/宋保顺
经风经雨到端阳,品味诗囊粽子香。
纪念先贤看今日,长江万里柳丝长。
二
旭日霞光透绿窗,荷花带露燕成双。
劝君飲酒须防醉,仙草救人为那桩?
◎51 . 端午节
刘代金 广州
端午家家忙作粽,
江村处处鼓咚咚。
人间共记汨罗事,
华夏同追爱国风。

◎52. 七律*端午
文/王鹏远
端午来时香满楼,锦囊艾草气幽幽。
齿增寻味意常得,岁长吟诗韵自秋。
喜向山中观槲叶,不思江上泛龙舟。
始知人世晚晴重,爱话当年尽白头。
◎53 . 祭屈原
作词:孙书林
山岗上又飘来了艾蒿香,
一曲离骚又在轻轻吟唱。
千年的不屈千年的悲壮,
牢牢刻在炎黄子孙的心上。
家家户户飘来了粽子香,
天问九歌又在神州回响。
爱国的赤心闪烁着金光,
归去来兮唱来幸福万年长。
你化作一颗恒星镶在天穹上,
鸟瞰华夏大地守望国富民强。
千年后龙的传人挺直了脊梁,
你的名字在史册上绽放光芒。
◎54 . 端午遐思三首(新韵)
吉林 张汝松
千古离骚旷世才,文人何故命多乖?
萦思百姓疾和苦,忧患邦国盛与衰。
孤舟老病怜杜甫,逐客风尘悲李白。
忠贞屈子知多少,岂止茫茫湘水哀?
端阳热泪涌清江,悲起汨罗一脉长。
高咏楚辞酬午日,手持骚赋忆国殇。
豪雄霸业风云散,不灭忠魂花草香。
浊酒斜阳渔樵话,湘波千古尚流芳。

◎55. 端午
文/邢志坚(河南)
收割机欢唱着追逐麦浪
枝头的圆杏一树树金黄
老爷爷配好了雄黄老酒
老奶奶缝出了五彩香囊
品尝过甜甜的糯米棕子
换上那亮丽的节日新装
呼朋唤友相约湖畔
赛龙舟的锣鼓已经敲响
遨游太空的天问一号
正从火星把地球张望
时逢端阳飞龙在天
◎56 . 七绝.屈原献爱为家乡(新韵)
文/景元利(山东济南)
汨水江中万古扬,
屈原献爱为家人,
精神永著流芳畅,
后继传承贡学堂。
沅湘恨难灭,豪气大江奔。
浩淼流悲壮,凄哀漫古今。
芬芳发岸芷,萧瑟怨枫林。
楚阙荒丘土,离骚日月魂。
◎57. 七律 . 端午感怀(新韵)
邱雅娟(爱心天使)
又逢重午祭屈原,
粽子飘香汨水间。
犹记铮言垂史册,
已留雄魄壮河山。
离骚一曲肝肠断,
艾叶几枝意志传。
激浪龙舟行远处,
碧波作墨赋胸澜。

◎58 . 端午祭忠臣
文/杨进声
端午石榴艳,悲诗颂屈原;
汨江空浩渺,怎洗直臣冤。
◎59. 七绝:《今又端午》/文:敏
〈一〉
艾草青青红五月,汨罗江水朝天阙
泪洒山河何天问,离骚九章作祭节
〈=〉
春风又绿山河壮,悠悠美德传颂扬
弘扬国风尊周孔,青棕满天祭罗江

◎60. 临江仙·端午节有感
文/王定加(东莞)
颂咏诗词吟丽日,端阳节近匆匆。
蝉呜荔熟果垂红。
赛龙争竞渡,夺锦满江风。
莞水相连潇湘水,两江同祭人同。
屈公不懈劝君忠。
深情缠角粽,敬意韵情浓。

◎61. 七律 登高唱晚
文/李兆芳
铃伴钟鸣惊鸟隐,布鞋沾露踏幽中。
山重水复花方静,泉突溪流涧未空。
峰压林光辉照意,杖掀韵律晚霞红。
涛声依旧云飞远,一曲清歌万里同。
◎62. 年年端午念屈原
作者:吴戈
屈子投江为哪般?
忧民忧国代流传。
粽情艾意民心谱,
楚话离骚血泪涟。
魂断汨罗随水去,
昭仪后辈记先贤。
一人殉国告天下,
普世荣光慰子眠。
◎63. 忆秦娥·端阳怀古
文/喻忠国 安徽
南风热,情思楚水声乌咽。声呜咽。九章谁颂,庙堂忠烈。
艾香粽糯端阳节。龙舟竞渡离骚别。离骚别。丹心莫忘,酒酹仙哲。

◎64 . 端午怀屈原三首
文/李谷良
《端午怀屈原》之一
佳节端阳,难忘骚祖,汩罗江上风波。恨世含冤尽,唤醒朝哥。为了民冤自剔,高气节,品德人歌。人人敬!人人痛泪,个个悲忧。
悠悠,屈原就义,民众苦无能,励志心磨。忍痛悲歌谱,告慰灵攸。粽子河中填足,尸保全,慰汨罗河。千年逝!家家尽心,古往传過。
《端午怀屈原》之二
民族诗魂数屈原,心怀大志总遭烦。
朝庭启奏无声色,请愿乡情累逐门。
满腹经纶无用处,才华横溢反连冤。
人民痛惜骚翁苦,万古尊崇恩公言。
《 端午思屈原》之三
史过千年,时虽陌,难忘罕局。离骚作者投江入,万人悲哭。时代变迁虽有日,人民怀念年年续。不曾断,民众赞英雄!悲歌哭。
心悲切,无对策!谁救得恩公屈?汨罗江湍急,与人为敌,粒子投江鱼虾喂,只求善待骚翁骨。拜苍天!仃雨救恩公,人人渴。
一人殉国告天下,
普世荣光慰子眠。
◎63. 忆秦娥·端阳怀古
文/喻忠国 安徽
南风热,情思楚水声乌咽。声呜咽。九章谁颂,庙堂忠烈。
艾香粽糯端阳节。龙舟竞渡离骚别。离骚别。丹心莫忘,酒酹仙哲。

◎64 . 端午怀屈原三首
文/李谷良
《端午怀屈原》之一
佳节端阳,难忘骚祖,汩罗江上风波。恨世含冤尽,唤醒朝哥。为了民冤自剔,高气节,品德人歌。人人敬!人人痛泪,个个悲忧。
悠悠,屈原就义,民众苦无能,励志心磨。忍痛悲歌谱,告慰灵攸。粽子河中填足,尸保全,慰汨罗河。千年逝!家家尽心,古往传過。
《端午怀屈原》之二
民族诗魂数屈原,心怀大志总遭烦。
朝庭启奏无声色,请愿乡情累逐门。
满腹经纶无用处,才华横溢反连冤。
人民痛惜骚翁苦,万古尊崇恩公言。
《 端午思屈原》之三
史过千年,时虽陌,难忘罕局。离骚作者投江入,万人悲哭。时代变迁虽有日,人民怀念年年续。不曾断,民众赞英雄!悲歌哭。
心悲切,无对策!谁救得恩公屈?汨罗江湍急,与人为敌,粒子投江鱼虾喂,只求善待骚翁骨。拜苍天!仃雨救恩公,人人渴。
◎65 . 端午节
文/杨忠昌(四平)
华夏喜度节端阳,
千家万户纳吉祥。
糯米粽子粘香甜,
雄黄美酒穿胃肠。
艾蒿插门驱邪恶,
彤红荫芦窗前扬。
国泰民安享盛世,
中华复兴业辉煌。
◎66 . 彩鸾归令•端午有寄
文/槛外闲人
端午来临。更把《离骚》对月吟。屈公抱石梦难寻。恨犹深。
万民争渡哀思寄,举国同呼爱国音。粽香佳节到如今。敬初心。

● 【江淮文苑】微刊编辑部
特别指导:黄广奇 张孝玉 应连飞
顾问: 张步敏 赵宗明
总编: 青 圃
副总编:申振见 刘虎
初审:张珺 陈清超
主审:蓝树叶 静修
终审:张锋君
本期收稿:任 杰
本期美编:杜学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