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文化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端午节,虽然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蒿草艾叶,其乐融融,但是端午节与清明节一样,不能互祝快乐,互道贺喜。因为端午节是祭祀而悲壮的日子,不能说:“端午节快乐!”。有不少朋友又要互祝"端午节快乐!”,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我国大部分地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有一部分地区纪念伍子胥和曹娥,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一、源于纪念伍子胥。伍子胥(公元前559~公元前484),吴国大夫,军事家。公元前484年五月初五这天,吴王夫差赐死伍子胥,赠剑令他自尽,伍子胥便拔剑自刎,吴王夫差极怒,五月五日把伍子胥的尸首抛弃于钱塘江中;
二、源于纪念屈原(前340~前278)。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受到楚国贵族的诽谤与排挤,被楚怀王流放到沅江湘江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而传颂千古,因此,端午节也叫诗人节;
三、源于纪念东汉孝女曹娥(公元130~公元143)投江救父。公元143年五月初五,曹娥救父溺于舜江(今曹娥江)。
七绝 • 屈原
(作者 毛泽东)
屈子当年赋楚骚,
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
一跃冲向万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