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诗赋专辑! 都市头条--西银/北京/上海头条!

端午节 [duān wǔ jié]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卷首语: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本期诗人名册:
王正华 东炎 罗奕梅 沙海 马耀武 姚双录 毕林飞 许宗金 欧非子 高飞亮 观自在 王兴伦 聂朋群 高塬 刘亚倩 道源 薛翠珍 白重生 開甯 张培兰 李凤云 薛锋 吴茂江 张立平 双月枫.王进 陈忠宽 李茂林 徐天喜 大真 刘皓 邓万斌 张来旺 王宽良 无言 于金奎 马学林 李秦 张振宇 孟召芝 长白居士 菊黄雪白 李周省 孙平 赵永仁 王斌(兴旺) 张维清 关东情 倪宪培 曹鑑江 山音 时光荏苒 张海生 张生瑞 李宁善 李怀定 李伟艳 卓文君 笨笨鼠 赵学义 张君 雪绒花 尤屹峰 秋海棠 木雨 韩兰翔 云水禅心(王宁)

《祭屈原》
一一学习屈原名句而成
作者:王正华
身未亡兮神以灵,亲民爱国最关情。
心修漫漫寻真理,志向清清获盛名。
举世皆昏人尽醉,四时总醒自精明。
离骚唱响神州地,万世千年享鬼雄。
端午咏.诗三首(古风)
作者:东炎
(一)
常说投诗赠汨罗,凝铸情怀汇江河。
少壮随俗龙舟渡,老来应节感慨多。
艾符留忆翰墨咏,蒲酒祈祥岁月和。
遥望楚江直臣迹,为君击节一长歌。
(二)
暑月华芳迎端阳,拥剑持盾朵颐香。
龙舟竞渡思屈子,渔父争网擒怀王。
云海何时再相见,清酒谁与共举觞。
届时天下瞻一月,随雨借风泛九江。
注:拥剑持盾:分别为蟹类、贝类海鲜的美称。
(三)
碧叶裹玉凝深情,四角尖尖溢清声。
举杯挥酹祭英烈,泼墨悲歌颂高风。
傲骨犹存铭后世,忠臣尚鉴启贤能。
江水滔滔丹涛涌,天意名垂万古称。

端午节
作者:罗奕梅
端午母味甘多日,含默笙箫故乡情。
千载笔填诗韵景,龙舟投粽祭英灵。
端午抒怀
作者:罗奕梅
端午万户粽飘香,纪念屈原咏史彰。
疫毒未清心志远,守望家院国安祥。
端午感怀
作者:罗奕梅
平野风卷飞云海,草木皆盛抖清凉。
步履轻盈观荷色,柳怀翠魄祭悲壮。
端午忆屈子有感
作者:云水禅心(王宁)
仲夏时节草虫忙,独居幽室读华章。
江南户户悬菖蒲,汩罗处处闻棕香。
放眼不见楚天阔,行吟未如离骚长。
相忘江湖寻常事,安知鱼乐在濠梁。

五律.屈原祭
作者:沙海
汨罗江水寒,屈子可安眠?
忠义沉冤去,公卿不苟延。
龙舟乡绪唤,金粽别愁牵。
天问离骚赋,感昭千百年。
悼屈原(中华新韵)
作者:马耀武
屈子作骚试问天,侫臣却谓是疯癫。
世间多少烟云事,几个不曾倒与颠?
七律.吟屈原
作者:姚双录
汨罗江水恨难融,忠烈祭身飞玉虹。
无义朝庭家国破,有怀大老愿斋躬。
传心文脉悬明月,问道乾坤展晓风。
挚爱情深感天地,追随碧浪勇征东。
短四律·端午节思亲(仄韵)
作者:毕林飞(宝鸡市)
夏雨飘落,人心寥寞。
贫民祭祀,壮士消没。
是故思亲,家国有魄。
端午节寄情
作者:许宗金
把手缠丝糯米香,屈原列传寄情长。
千年阔叶装红枣,一片丹心送吉祥。

一诗一词念屈原
作者:欧非子
七绝.端午吟
作者:欧非子
飘逸粽香踌赤县,半山素月写诗魂。
犹寒春暮汨罗水,凭吊声中众子孙。
满江红.端午节
作者:欧非子
擂鼓咚咚,龙舟奋,江潮汹涌。人济济,水声骚动,此情应懂。艾叶家家门上挂,清晨鸡子加香粽。会亲朋、互祝岁平安,欢声控。
端午到,千年痛。思屈子,真心颂。汨罗江流去,岸边遥拱。斯世红尘多壮事,凛然正气先贤众。展未来,敢为后生歌,家山重。
清平乐•端午节祭屈原(词林正韵)
作者:高飞亮(宁夏)
挽歌端午。祭屈原千古。香草美人龙舟赋。凭吊汨罗江处。
壮丽绝笔怀沙。投身鱼蟹龙虾。殉楚爱民舍己,离骚天问如霞。
七律•端午节日祭屈原(新韵)
作者:高飞亮(宁夏)
端午节来哀悼日,汨罗江畔窦娥冤。
离骚天问吟千古,渔父招魂颂万年。
香草美人成传统,中华诗祖祭屈原。
楚辞文体留青史,壮志忧民颂雅篇。
七绝•端午节(新韵)
作者:高飞亮(宁夏)
端午家门插翠柳,驱虫五色彩红绳。
身悬角粽包香草,防病祛瘟贵有恒。

悼屈原偈
作者:观自在
屈子作骚凭天性,生死度外挽狂澜。
古今多少传奇事,历史天平鞭挞赞。
辛丑端午
作者:王兴伦
虽无绒线与雄黄,亦是门前满艾香。
承接人文非落俗,贪馋枣粽易升糖。
龙舟每看银屏逐,道义还于史籍藏。
老酒一杯怀屈子,沾来灵感解诗荒。
端午(中华新韵)
作者:木雨
凄雨斜风端午伴,秦山渭水尽呜咽。
屈原忧愤湘江去,可否澄清万古冤?
端午
作者:韩兰翔
诗吟端午慨而慷,角粽凝情慰楚乡,
一曲离骚君不见,忠魂却在九州扬。
端午抒怀
作者:韩兰翔
千年难恕汩罗仇,逝水无情屈子投。
夙殒冤魂天上去,离骚神韵世间留。

祭屈原
作者: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汨罗千载对魂言,耿耿民情祭屈原。
一任泠泠天地迥,寸心岁岁浪涛掀。
端午怀屈子
作者: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屈平忧世对天空,几度怀王耳自聋。
月影疑烟今古尽,虫声避客浪涛穷。
东墙谷冷凭谁问,南浦云深济敝蓬。
有味民风家国梦,征旗又卷性情戎。
端午祭屈原
作者: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伤心江上楚天辽,屈子千秋晓影昭。
泽畔行吟曾忆梦,云笺寄赋应难招。
但为家国沉沉恨,未忍关河寂寂撩。
毕竟离骚充泪眼,流波渺渺意残消。
怀屈原
作者: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怀人吊屈原,洒泪对江言。
意压波澜起,剑开天地翻。
文章期气象,肝胆近花繁。
孤愤英雄识,离骚岁月喧。
关河无限意,信史复何援。

七律.端午节
作者:高塬
端午鸢飞凤凰舞,荷香十里醉熏风。
命殇汨水九天问,笺留楚辞万世功。
艾草守门循古礼,龙舟投粽祭英雄。
一春花木经阳夏,才有累累果实丰。
七律.端午节吟
作者:高塬
汨罗披发屈原殇,问天哀吟骇浪狂。
谁使娥眉流蔽野,却被奸贼占朝堂。
含情楚地汀兰远,泣血湘江粽子香。
千载沉冤填义愤,龙舟揺罢数兴亡。
端午节将至
作者:刘亚倩
五月端阳杏子黄,麦潮滚滚闪金光。
丰收喜悦歌声亮,粽味飘来缕缕香。
端午节
作者:刘亚倩
五月端阳小雨扬,门符艾叶祭高堂。
龙舟赛事歌声亮,粽子香甜蘸上糖。
浣溪沙《端午节》
作者:刘亚倩(宁夏)
端午节时艾草芳,龙舟赛渡粽甜香。
花生红枣蜜如糖。
彩线系缠纤玉手,小符斜挂碧青妆。
思亲泪眼竟怀伤。

端午赋
作者:道源
棕叶如旗招百福,鼓乐催舟歌万年。
不忘楚风有余韵,更忆屈子缅先贤。
端午吟
作者:薛翠珍
最怕神州飘粽香,年年梅雨哭端阳。
离骚千古催人泪,莫让先贤空自伤。
社区粽子正飘香
作者:白重生
社区粽子正飘香,呼唤居民共品尝。
歌舞欢欣迎节日,离骚谁补此篇章。
端午感怀
作者:白重生
初五又端阳,风催麦粒黄。
冤魂虽远去,楚地盼归乡。
粽裹爹娘意,情存日月香。
龙舟争竞渡,儿女叹离伤。

屈原遥祭(中华新韵)
作者:開甯
端午琴音祭烈贤,生平受辱遇谗言。
离骚哀怨孤忠报,千古悲歌世代传。
辛丑端午专题
出句:艾沁龙舟天问水;(李传煜)
对句:情融米粽赋招魂。(尤屹峰)
联对拓展.悼屈原(七绝)
作者:尤屹峰
艾沁龙舟天问水,情融米粽赋招魂。
江呼屈子涛悲咽,端午追思固族根。
出句:艾沁龙舟天问水;(李传煜)
对句:德编乐曲九歌功。(劉開甯)
联对拓展.悼屈原(七绝)
作者:開甯
艾沁龙舟天问水,德编乐曲九歌功。
非凡学识惊人技,屈子千年绝唱忠。
七律.端午节吟
作者:张培兰
汨罗披发以命殇,空对哀吟骇浪狂。
谁使娥眉流蔽野,却叫蟊奸占朝堂。
含情楚地汀兰远,泣血湘江粽子香。
千载沉冤填义愤,龙舟揺罢数兴亡。
临江仙•端午抒情(贺铸:体)
作者:李凤云
飞车南天观汨水,浪冲屈子无声。楚辞文史万年行。国兴热血涌,人旺计谋宏。
陈酿香粽江岸摆,诉书风俗民情。诵声动地祭英灵。祈天扬正气,护国保安宁。
龙舟祭(新韵)
作者:李凤云
龙头鼓响舞旌旗,船尾锣声号子嬉。
赤背划桨多勇士,屈魂祭处汗流兮。
端午祭屈原(中华新韵)
作者:李凤云
龙舟竞发急如弦,锣鼓铿锵震九天。
角粽雄黄江中撒,浪花深处祭屈原。

端午祭屈原(中华新韵)
作者:李凤云
龙舟竟发碧波旋,锣鼓铿锵震九天。
角粽雄黄江中撒,浪花深处祭屈原。
临江仙•端阳忆屈原(贺铸:体)
作者:李凤云
今日抒诗情振奋,人间又逢端阳。追思滚滚汨罗江。九章在传颂,楚赋在弘扬。
龙舟竞发锣鼓震,儿郎挥汗划翔。屈原祭处荡波光。英魂吟广宇,汨水赴东方。
步韵.如水人生.端午节忆屈原
作者:李凤云
汩水波流米粽香,屈平祭日诵诗章。
楚辞传承抒新志,国兴家齐赞大江。
附原玉
端午忆屈原(中华新韵)
作者:薛锋
万家角粽已飘香,亿兆凭谁诵九章。
千古灵均何寄志,至今留恨汩罗江。
屈原魂
作者:薛锋
天问离骚叹杳茫,九歌神曲感时伤。
怎堪留恨都城破,绝笔怀沙殉国殇。

端午感吟
作者:吴茂江(宁夏)
牛年五月节端阳,街巷飘来粽味香。
户户除妖悬柳剑,家家去病挂蒿秧。
稚童手腕花绳系,老叟茶杯美酒装。
屈子归江身报国,龙舟入水夺晨光。
五月五日随感(中华新韵)
作者:张海生
端阳悲雨祭屈公,百忍同为喊不平。
设计离间君反目,纵身一怒古今雄。
端午节纪念屈原
作者:张生瑞
屈子当年屈,报国无明主。
华夏中天节,英名传千古。
端午
作者:笨笨鼠
清风浮动小阳天,一尺艾蒿绳上圆。
欲问心头难了事,葫芦解语挂门前。

七律•端阳(中华通韵)
作者:李宁善
(一)
又闻华夏赛舟声,牵动江河浪几重。
岁岁桂花香沃野,年年粽子祭英灵。
紧缠思念千层意,细裹乡愁万粒情。
黎庶精心包大爱,家国尽在不言中。
(二)
滚滚汨罗啼郢州,涛声阵阵溯春秋。
申椒零落蓬蒿盛,江水徒留屈子忧。
受命不迁空感叹,陈钟按鼓颂风流。*
爱国豪气垂青史,一曲离骚射斗牛。
*受命不迁,出自《楚辞•橘颂》
*深思高举,出自《楚辞•招魂》
端午寄语
作者:秋海棠
端午云重雨濛濛,枣香米糯祭楚情。
历尽千秋终不改,期我万世享福平。

端午怀念屈原
作者:李怀定
酷暑五月意若何?汨罗江里浪翻波。
楚王误国千秋睡,屈子忧民万世播。
扑鼻枣花香乾坤,摇风蒲艾驱妖魔。
竞舟鼓乐余音远,祭奠忠魂发浩歌。
鹧鸪天.端午情思
作者:李怀定
又是端阳五月天,香糕角黍祭英贤。都市村野菖蒲挂,户户家家米粽缠。
龙舟赛,鼓声喧。哀思屈子恸千年。胸怀道义忧黎庶,留取丹心耀尧天。
《端阳随笔》
作者:雪绒花
五月初五又端阳,荷包祈福粽飘香。
葫芦艾草挂门上,驱除邪魔赛雄黄。
五彩丝线细细绑,捆住幸福和吉祥。
茶蛋滚滚运气旺,太平盛世享安康。
清晨大街人来往,热闹赛过小市场。
捧把河水扬脸上,清凉舒爽眼明亮。
一年过半多匆忙,停下脚步把景赏。
闻闻花香听鸟唱,莫负人生好时光。

端午节思(新韵)
作者:张立平
母味乡愁端午贺,源头历史感人学。
亡灵悼念忠臣赞,不忍国家葬虎穴。
七绝.端午抒怀1(中华新韵)
作者:霜月枫.王进.宁夏石嘴山
五月风飘糯粽香,节俗向史阅沧桑。
最钦屈子忧国志,遗赋今仍宕慨慷。
七律.端午抒怀2(中华新韵)
作者:霜月枫.王进.宁夏石嘴山
端阳老历古俗知,渡尽沧桑旧爱痴。
汨水帆寻屈子影,楚山庶诵气节诗。
粽香飘荡忧民绪,艾味升腾恋故思。
党诞百年追烈史,更钦国士跃身姿。
端午收种忙
作者:陈忠宽
端午节,麦子黄,万亩麦田抢收忙。
收割机车遍地跑,边收边晒种秋粮。
头顶烈日汗湿衫,拉运施肥人无闲。
历经旱涝与低温,唯盼风调粮增收。

七律.端午感怀
作者:徐天喜
角粽玲珑艾叶长,龙舟鼓棹又端阳。
汨罗哽咽哭屈子,沧浪唏嘘骂楚王。
天问常读明慧眼,离骚每览绞愁肠。
正则身去魂犹在,砥砺神州向盛昌。
祭屈原
作者:李茂林
愁云落泪楚江吞,代代怜才祭玉魂。
论语春风千里去,离骚古韵万年存。
功名利禄皆烟影,词赋文章见墨痕。
细雨维新成岁律,忠言逆耳撼乾坤。
吟端午
作者:李茂林
五月逢端午,门头插柳陪。
窗前题旧篆,院内煮新醅。
艾叶香消尽,榴花影正开。
离骚千古恨,史记万般哀。
鹧鸪天•端午祭
作者:李茂林
五月黄醅老酒尝,荷包艾柳叶飘香。楚辞寂寞出沧海,绿粽香甜下汨江。
端午碧,屈原殇。江南楚地赛舟忙。人随春老弹几曲,天问离骚续九章。
相思引•端午节思屈原
作者:李茂林
夏韵荷风艾草香,节临端午粽投江。汨罗江畔,怒怨楚怀王。
柳下思清如水淡,江南祭屈赛舟忙。千年惆怅,忆屈暗忧伤。

端午节悼屈原
作者:大真
满朝无良相,楚国行将亡。
朝野尽亡曲,屈子逐流放。
醉生好梦死,独醒难彷徨。
尽忠庙堂上,徘徊汨罗江。
国破家何在,大江浩荡荡。
仰首向天问,苍穹何茫茫。
补天苦无计,投水为国殇。
忠魂千年在,端午祭哀伤。
《端 午》
作者:刘皓
浴兰时节龙舟渡,平原仰天向怒涛。
祭奠英雄当为贵,天问国殇赋离骚。
《端午吟》
作者:刘皓
微风斜雨洒端阳,淅沥敲伞略显凉。
莫是苍穹知君意,祭奠灵均诉衷肠。
注:屈原字灵均
端午(中华新韵)
作者:邓万斌
端午时节炎日旺,九州户外粽飘香。
故人汨水殇国罔,华夏今夕启远航。
《悼屈原》
作者:卓文君
权朮从来谋中求,傲骨之士难曲就。
骊歌千古文人唱,汩罗江畔缅风流!

端午节(中华通韵)
一一有感于五里水乡社区端午节活动
作者:张来旺
学习党史惠亲人,端午社区献爱心。
青粽鲜花摆上案,一花一米送温馨。
端午节龙舟赛(中华通韵)
作者:张来旺
祗敬感德祖上龙,文明代续蕴光荣。
百舟共渡选拔赛,及弟冠军献赤忠。
端午(中华通韵)
作者:张来旺
端午龙神位至尊,文明古老大国根。
人民祭祖明心志,盛世昭彰华夏魂。
七绝◎辛丑端阳遥寄恩师
作者:张君
插艾今时绶孔门,乃心一片劲伤魂。
洛阳了别难逢见,遥祝恩师福寿存。
宇轩张君拙文遥祝吾师大安,愚生稽首顿拜🙏🙏
2021-6-14札记

端午
作者:王宽良
汨罗江上龙舟行,今又端阳祭忠魂。
社区歌舞颂党恩,邻里温情正气融。
咏端午
作者:曹鑑江
纯香绿粽散馨香,糯米晶团馅里藏。
品味人生情与愫,端午愿友永安康。
端午有感
作者:曹鑑江
少年节日几多愫,老去谁知感慨生。
岁岁年年端午到,年年岁岁故乡情。
端阳节感赋(中华通韵)
作者:赵学义
龙舟竞渡鼓声扬,五月神州米粽香。
索句谋篇歌屈子,造词引典庆端阳。
秉心社稷怀王拒,泣血民生汨水江。
天问奇葩传万代,离骚辞赋世华章。

七绝.吟屈原
作者:无言
楚粽龙舟韵意长,汨罗波浪咏忠良。
九歌声远漫江海,一曲离骚万古航。
七律.端午祭屈原(新韵)
作者:无言
潇湘江浪夏生寒,竞渡龙舟鼓角喧。
泪雨凄凉随水落,愁云苦涩顺涛翻。
开樽作赋菖蒲醉,对酒吟诗米粽甜,
天问离骚追往事,灵均魂魄汨罗眠。
七律.端午有思
作者:无言
汨水波涛载屈冤,赛舟龙跃祭贞坚。
离骚楚调弹悲壮,渔父湘歌唱大贤。
玉洁葵榴情不改,冰清蒲艾意依然。
每逢端午江投粽,犹念忠良宏梦圆。
鹧鸪天.端午思怀
作者:无言
竞渡龙舟鼓角扬,心中何至几增伤。
众人江畔缅正则,独我灵前怀额娘。
烹日月,煮沧桑。育儿孝老顾家昌。
每逢国祭犹思母,笑貌声音梦里祥。

端午风情颂(古风三首)
作者: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一)
五色棕香遮艾香,酒未开樽心已狂。
方知龙舟竞南水,再听诗歌吭北疆。
华人初五皆余庆,江山统一共荣光。
国殤千古怀念日,独有民俗震东方。
(二)
艾菖僻邪挂院门,棕情千种玉满盆。
像无钟馗难驱鬼,酒有雄黄易断魂。
龙舟寻江风里泪,香囊留梦月中痕。
天问欲向嫦娥诉,化入民俗万古存。
(三)
户户棕角伴艾香,花红柳绿醉雄黄。
离騒桔颂昆仑雪,楚辞天问汨罗江。
龙舟竞出寻三闾,诗歌吟唱叹九章。
民俗遗承冤千古,总把怀念换国殤。

近端午(中华新韵)
作者:马学林
田园绿野伴蓝天,碧水花红雁鹭鸢。
端午来临风景秀,江河峻岭美连绵。
近端午(中华新韵)
作者:马学林
端午近歌欢,文明古代先。
龙舟时竞赛,赞颂楚屈原。
近端午(中华新韵)
作者:马学林
高歌端午到狂欢,古代文明锦绣翻。
苇叶菖蒲依旧采,粽香美味枣红甜。
千湖碧水龙舟备,万里江河有舰船。
旖旎公园花翠地,人民起舞伴青山。
近端午(中华新韵)
作者:马学林
端午又来临,欢心气象新。
湖波清碧透,树木草青茵。
峻岭斜坡翠,高山雀鸟珍。
田园出麦穗,锦绣百花馨。
鹧鸪天:近端午.词林正韵
作者:马学林
端午时临雷雨天。清风星暗雨飘欢。气温凉爽雷声响,飘雨霏霏鸟静安。
风雨夜,闪光天。雨飘飘树叶摇翻。雷声阵阵风催雨,天气风云变化穿。

又到粽叶飘香时
作者:李秦
苇叶马莲做新房,糯米红枣往里装。
端午传统节日到,家家户户溢飘香。
品粽香甜不能忘,屈原正义自投江。
汨罗江水波涛涌,傲骨风范千古长。
端午节(中华通韵)
作者:李秦
端午亦端阳,万家飘粽香。
米粘红枣大,节日喜洋洋。
悼屈原(中华通韵)
作者:李秦
芦叶粘糯粽香飘,绝世离骚永不凋。
屈子英灵今尚在,傲骨风范史碑标。
端阳节
作者:李秦
端阳节日飘粽香,塞上田园麦穗黄。
屈子冤魂虽远去,傲骨风范永留芳。
端午祭(词林正韵)
作者:李秦
今朝端午亦端阳,苇叶包粮溢粽香。
丝线牵绕情意重,仰天遥祭汨罗江。

端午节
作者:张振宇
画鼓喧雷竞彩舟,湖间映雪锦标筹。
屈子泯恨苍天月,散作江花付水流。
端午节抒怀
作者:张振宇
竞技龙舟水尚寒,屈子遗恨愧流年。
男儿夜抱忧国梦,泪雨纷飞荐轩辕。
端午节感怀
作者:张振宇
泪雨潇湘漫九天,龙舟竞驰唤君还。
怀国每是吟离骚,贯日长虹焕彩颜。
端午节抒怀
作者:张振宇
煮粽新火赫赫燃,丝丝五彩腕双悬。
捧卷昨夜对屈子,共月携星泪雨涟。
端午节
作者:张振宇
艾草青青蜜粽甜,丝丝彩线续身安。
犹闻鼓乐催摇橹,一夜魂归屈子还。

怀念楚国詩人屈原
作者:孟召芝
端午到来包粽忙,
江米葦叶红枣香。
専念屈原爱国扬。
屈原楚国大詩人,
立志报国兴朝網。
奸臣馋言害忠良。
纪念屈原
作者:孟召芝
又是一年五月五,纪念屈原过端午。
艾叶莆草窗前掛,粽子飘香随风舞。
端午情
作者:关东情
端午悲情呕歌,离骚气壮山河。
龙舟战鼓催进,筑梦东方强国。
闻鸡跃马争春,挥洒重彩浓墨。
粽香千家万户,祈福日丽风和。
助力民族振兴,放飞和平之鸽。
离骚赋
作者:关东情
端午悲情赋离骚,忠魂壮举竞折腰。
报国无门身先死,名垂史册呈天骄。
离骚赋
作者:关东情
端午悲情赋离骚,忠魂壮举竞折腰。
报国无门身先死,名垂史册呈天骄。
七律.辛丑端午怀古
作者:山音
芦叶精包糯米香,经年追梦汩罗殇。
若非佞吏心如虎,谁解张仪口似簧。
洒酒无曾驱水兽,执情足以慰忠良。
谬言怪论当缝嘴,壮烈真魂万代扬。

七律.端午感怀
作者:长白居士
年年香粽屈原祭,岁岁龙舟雅韵扬。
直面谏言情激荡,违心溺水思哀伤。
忠言逆耳明君顾,媚骨悦情昏客尝。
世上诸多难尽意,青松高耸万年长。
五律.端午悼屈原
作者:长白居士
连横攻合纵,正义推屈原。
为国忠心耿,恤民泪眼潸。
离骚情楚国,天问映襄樊。
英魂铭史册,祈盼君轩辕。
端午心语
作者:赵永仁
锣鼓齐鸣震天响,龙舟竞渡迎端阳,
人流如潮岸边站,彩旗飞舞歌声扬。
服装鲜亮龙船美,战士出征斗志昂。
号令响起舟似箭,船桨翻飞掀波浪。
战鼓咚咚节奏明,整齐划一有力量。
你追我赶不服输,争当魁首拿大奖。
友谊第一是真谛,欢天喜地乐一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传承文化写华章。
纪念先贤更爱国,珍惜当下好时光。
百年目标齐勇越,奋勇当先谋国强。
端午安康
作者:菊黄雪白
桃红杏黄午端阳,雄黄酒美艾飘香。
龙州竞渡念屈子,华夏盛世永富强。

七古.端午节快乐
作者:李周省
五月收获夏粮满,端午粽子油糕甜。
瓜果漂香亲情浓,唯愿亲朋体康健。
艾蒿
作者:孙平
龙舟竞渡桨飞摇,屈子黍离寄艾蒿。
滚滚汨罗存浩气,千秋扼腕颂离骚。
《端午节》
作者:时光荏苒(陕西)
龙舟香棕纪屈原,忧民投江赴黄泉。
诗篇壮举励后人,国泰民安长万年。
节日感怀
一一不白活一回
作者:观自在
每逢佳节倍思亲,家国情怀怎能忘。
若无昔日种善根,何来红尘秀满堂。

端午情怀
作者:王斌(兴旺)
从一把艾蒿写起
我们在植草葳蕤的五月相逢
随从苍翠欲滴,尽情摇摆
一缕久违的芬芳
沁踞我的心海
仿佛一叶横舟
把一种纪念去打捞
我们经风雨同舟,共读离骚
跟随汨罗江东流
端午节
空中银河,地上江河
人间的泪化水入河
纪念从一江楚水向东流
凝聚一种思念江中月清
寄一缕米香
拜一叶粽托
竭尽全力用三百六十五个日子
精挑细选五月五日
织彩化绳缚住红尘手脚
为七彩人间
添欢,增节
唯一
一个端午节的故事
从一个屈字念起
满腹伤感
共读《离骚》

端午情怀(二)
作者:兴旺(王斌)
五月风过
五月雨覆
艾草的尺度与离骚接近
寻你从千桨舟叶
寻你从万河划过
寻你的源头从粽米诱起
寻你的日子从五月数起
路漫漫,壮士去兮不复还
继遗志,吾将上下而求索
南风翠微
植草摇曳
放一盏心灯,随波逐流
燃万种思念,俱已成灰
楚江中断,精神流水
汨罗江,滔滔有声
叙述君的故事
流露君的忠诚
江中明月比君心
千里共昭辉

屈原(一)
作者:张维清
其实,你不爱水,只不过被水流放
到龙王庙里,默默倾诉内心的忧和伤
其实,你没想到,自己的名字与一条江结下了恩恩怨怨
可苦了汨罗河,千条河,万条江,与它断交
知道你在水乡,还活着,活在离骚,九歌的绝句里
活在一粒粒山水的粽子里
活在一个民族的精神里
知道你的信仰之火,还在播种,燃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想
在汨罗江的水页上,永放光芒
汨罗江的宽,宽不过你的憎恨
汨罗江的长,长不过我的悲伤
我把汨罗江读成了楚辞
又把楚辞错读成艾叶和菖蒲
我叫澎湃的江水去找你,水哭成了泪
但始终交不出屈子的忠骨
端午叫龙舟去追你,划破风雨和呐喊
都没赶上你的灵魂
点几盏心灯,挂在水屋的窗口,喊你回家
种养几棵白菊,飘零的花瓣
那是我寄入水国的一封封家书
石头,跪过的荒芜
装满了我的哀痛
屈原(二)
武汉:张维清
西风吹远他悲凉,凄苦的心绪
一个华丽的转身,抱紧江水取暖
在离骚,九歌里痛哭
在楚辞里放歌
八百里路和云,还有谁能读懂他的忧思和悲怆
没那个纤夫,能把流水拉回头,告诉屈子的水乡
也没那滴流水能洗清屈原的冤屈
那条游走于艾草,菖蒲间的鱼,是他的化身吗
尝到粽子,五月飘香的味道
龙舟共济,穿越风雨,锣鼓喧天,喉咙喊破
能叫醒屈子的灵魂吗
去了异国他乡,并没有沉迷和颓废
陪着石头,泥沙和故人
与龙王饮酒高歌,悲泪成河
一支彻夜难眠的江水,除了呼唤,流放,就是追寻
一粒粒跪在江边的沙子,除了沉默,祈祷,就是荒芜里装满悲痛
端午,深深地怀念一个人
汨罗江,把一个人的名字,写在江面上

端午纪事
武汉:张维清
艾叶,折成漏斗
装进糯米,红枣和枸杞
拆开水草,露出一座江南的水乡
粽子,在端午里飘香
我把粽子读成离骚和九歌
又把楚辞读成一粒悲伤的粽子
汨罗江,涛,朗读屈子的诗歌
被水做的那条长长的画卷
书写屈原豪迈,悲壮的颂词
汨罗江,流水也洗不清屈子的冤屈
每一朵浪花跳动的音符
谱出屈原生命的赞歌
雨水纷飞,那是五月伤痛的泪水
石头沉默,那是我疼痛的哀思
菊花飘落,那是我寄入水国的一封封怀思的诗书
菖蒲扦入门楣
而我,在江边出神
听一支忧伤的龙舟小调

端午情怀
作者:关东情
粽香
裹着乡愁
从远方的老屋
飘进我的窗口
那是妈妈的味道
让我思念悠悠
离开那年月
已经很久很久
每当端午来临
心潮涌动
思乡的情愫
伴着岁月荏苒
暖情的粽香依旧
沁人肺腑
离骚的故事
悲壮撼天威武
气壮山河
名垂千古
激发爱国情怀
筑梦中华大民族
美满生活
托共产党福
跃马争春
闻鸡起舞
继往开来
激情豪迈数天数
粽香飘万家
龙舟弄潮擂战鼓

现代诗:端午节之歌〉
作者:倪宪培
端午节日有来源,
流传中国两千年。
歌颂屈原之悲剧,
汩罗江上祭拜忠魂
说屈原。
艾香蒿草驱邪
除病患,
苇叶竹叶包粽加枣
投江为祭奠。
一曲爱国之歌
颂圣贤,
粽子祭拜忠臣激励
国人斗志为奋战。
在历史漫步的
长河路上,
上下求索真理
道无边。
《离骚》诗歌
传颂着,
江南龙舟赛船
锣鼓声震喧。
赛北关东端午
节的早上,
早起捧露水给孩子
洗脸明目除病患。
今年的五月初五
的那一天,
华夏太平国家昌盛
人民生活乐安然。
抗击新冠病毒
得胜利,
中国为世界卫生
作出大贡献。
粽香飘云霄,
龙舟锣鼓声竞先。
一杯美酒和香粽,
在酒宴欢乐中纪念
忠臣先圣贤。
欢乐幸福身康健,
举国军民心舒怡情
乐欣然。
笑语欢声对风雨,
高歌祖国强盛
喜空前。
年年五月五日
端午节,
人民心情沉重
祭屈原。
倪宪培于2021年
6月11写>

现代诗:端午节日
思屈原……
作者:倪宪培
竹叶苇叶包不住粽
子的馨香漫延,
粽米的香甜飘向
万里云天。
离骚诗歌的旋律,
牵曳着那是冤魂
忠臣屈原。
旋律在古老的汨罗
江上升腾激昂,
诗人赋诗撰词为把
忠臣颂赞。
各家都把艾稿悬挂
在门檐,
去迎接赛艇鼓角相
连气势的怀念。
歌声震撼着大江
南北,
从春秋战国哪个
能比贤臣屈原!
五千年的中华
历史,
哪个节日能胜过
屈子盛赞!
年年端午吃粽子
让人解口馋,
简谈历史览前贤。
端午节日有特色,
地域故乡人情
有特点。
古老故事年年说,
农历五月五日那天
祭屈原。
屈子爱国被流放,
为国操心献策反而
被罢官!
如今又到端午疫情
军民得胜战,
千家万户欣喜
摆地摊。
地摊货物样样有,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
糯米裹枣最香甜!
年年端午节早上
撅艾稿,
采撅艾稿挂房檐。
一挂房檐驱病患,
二为寄托哀思
想屈原。
倪宪培于2021年
6月13日写>

生活随笔.一把艾蒿香
作者:李伟艳
一晃又迎端阳,天就热起来,庄稼得意,人失意。
本来疾病缠身就难受,这一热我就更蔫吧了。甚至连平常最爱去广场走圈都成了负担。不得不冲个澡再去。豁然想起那次冲澡挨烫,不觉心疼起来,老了就避免做年少人的游戏。
慢悠悠走了四圈就打道回府。因为白天女儿给晾被了,就舒舒服服睡了一宿,梦里都在说着感谢。
虽说五月初五才是过节,可在我们家初三就开始过节了,因为小弟初三过生日。
正式过节也像以往一样,早晨三点就醒了,腰竟然没疼,身上也轻松了,真难得,强迫自己再眯,快五点时乐呵起床,穿上舒服旅游鞋美滋滋去走圈。
刚一推开门,一把艾蒿置于门旁,拾起,闻闻,还是那个浓烈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多少年了,魂牵梦绕。想必定是大弟送来的,除了爸爸,只有他了。
夏日的太阳,五点就升得老高了,从家到广场十五分钟的路程,满满的都是对幸福儿时的回忆,执念缘于一把艾蒿。
那时因为还小,端午节起早踩艾蒿的习俗,都是由爸爸一个人骑自行车去完成的。妈妈则在家里忙给我们兄弟姐妹四人,系自己亲手编的五彩绳,以及煮鸡蛋,和面、剁馅。等到爸爸回来后,则会给每个还在熟睡的孩子耳朵上夹上新鲜的艾蒿叶儿,希望辟邪安康吧!然后爸爸再和妈妈一起有说有笑地包肉馅饺子,等我们都睡醒了,艾蒿香、鸡蛋香、饺子香,那才叫过节,企盼中成长。
唉,爸爸要是活着该多好,每逢佳节倍思亲啊!今年端午节家人们没像往年那样张罗出去旅游,不仅仅是因为疫情。小弟卖菜忙不放假,侄女、外甥女、女儿吃完午饭还要走,丈夫还在干活,总之,静静地陪女儿呆上一天,于我都不是过节,是过年,与女儿团聚的日子越来越少了。
从广场回来就六点了,妹妹给送来了茶鸡蛋,妈妈给送来了饺子和烤鹅,我笑,我就会笑,多么多么地幸福啊!
看手机,妹在家庭群里通知:午饭我做,酸菜鱼,都过来吃。同时大弟还发了视频,原来是妈妈和大弟一起去踩的艾蒿,回来后挨家给送的,感动古稀妈妈的爱,迎福纳吉祥!也祝愿看我随笔的朋友们端午永安康,财源滚滚旺!
编辑:上善若水開甯
2021年6月13日

本期编辑简介:刘开宁,女,汉族,工作于宁夏石化公司。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楹联学会会长助理、副秘书长、研究院副院长,银川楹联家学会会长助理,宁夏楹联学会理事。书画作品曾在自治区、宁夏石化系统多次获得奖项。在自治区等各系统组织的征联活动中曾获得过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在都市头条中,“母女同行”栏目上发表期刊17期,书法作品100余幅。“陪伴女儿成长”栏目发表书联日刊数十期。其他诗词作品百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