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油田公司简介
青海油田分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1955年6月1日在青海西宁成立的青海石油勘探局,是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先驱之一。1999年6月实施重组改制、主辅分离,成立青海油田分公司,2006年实施重组整合至今,现有员工1.6万余人,建有花土沟原油生产基地、格尔木天然气和炼油化工基地、敦煌科研教育生活基地。经营范围涵盖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油田化工、生产保障、矿区服务和多种经营等业务。
青海油田主要勘探开发区域在中国西部的柴达木盆地,生产一线平均海拔3000米。柴达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中国石油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表明,盆地油气资源总量达70.2亿吨,石油探明率19%,天然气探明率13%,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已发现油田23个、气田10个,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0亿吨以上。
在60多年的创业征程中,几代青海石油人奋战高原、砥砺奋进,孕育了以“爱国、创业、奉献、实干”为内涵的柴达木石油精神,凝练了“越是艰苦,越要奋斗奉献,越要创造价值”的柴达木石油精神新时代内涵,成为“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石油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油田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连续24年保持青海省第一利税大户和财政支柱企业地位。
从2011年油气产量突破700万吨大关至今,已经连续9年保持“8字头”稳产,青海油田具备了稳产增产的强劲基础。

作者前言:在纪念青海油田创业66周年的日子里,昨天我在书房里翻出了青海油田建局50周年书画展作品集。如获至宝,倍感亲切,在这些作品中,有已故的原青海石油管理局局长、青海省委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克升老领导;原局油建指挥部指挥、敦煌培训部主任、局企管法规处处长穆春元老领导;原局器材供应处史江海老朋友的墨宝。还有原老局长顾树松、徐中清、周铭涛、曹随义等老领导、原局党委组织部部长、敦煌培训部党委书记苏华等老领导,油田的好朋友石力、马仲浦、刘毅林、齐红江等墨宝……。这些作品真实再现了老一辈石油人创业者爱国求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柴达木石油精神,借建局66周年庆典之际,我把这些墨宝再次展现给各位亲朋好友欣赏,以对逝者的怀念,对生者的祝福。并衷心祝愿青海油田明天更美好!

青海油田创业66周年诗作两首
(一)
虞美人
《不忘创业来时路》
张富贵
2021.06.06.
六十六载路艰辛,
会战驰甘青。
石油干群情意深,
英烈戈壁荒野建奇功。
同甘共苦度难关,
油城同庆欢。
以史为鉴开新篇,
奏响创业之歌宏图展。


(二)
卜算子
《念穆公》
张富贵
2021.06.09
端午节来临,
思念已故人。
记得当年常教诲,
难忘穆公情①。
情系石油缘,
两地夜无眠②。
音容笑貌驻心田,
见字吾欢颜。
注释:①穆公,穆春元,男,原青海石油局油建指挥部指挥,局敦煌培训部主任,局法规处处长,已去世多年<穆公曾是我在油建政治处和技工学校团委任职时最敬重的领导>。
②两地指:茫崖花土沟生产基地和敦煌轮训轮休基地。



























作者简介:张富贵,男,汉族,1955年8月8日出生,甘肃省泾川县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先后从事教育、军旅、公安和青海石油党群、职业技能鉴定、人事服务等工作,退休后定居西安。作品见《中国培训》《中国石油》《青海石油报》等纸刊及网络平台。诗观:抒心志,言真情,以诗歌为载体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编者简介:笔名汉上沙,原名陈大清,出生于一九五八年十一月,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人,中共党员,一九七六年入伍,服役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兵第十四团,一九八O年退役。乡镇正科级公务员退休,现为汉中百利原盛财税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居住地陕西汉中。饮酒花树下,诗自成两行。

编审简介:董念学,字景国,陕西富平人。从军23载,曾任团参谋长等职。先后任《今早报》《三秦都市报》《西北电业职工》杂志编辑。现为陕西省诗词学会理事,陕西省老年诗词学会理事,陕西省楹联学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毛泽东书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毛体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念典于学》《战友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