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随想
文/ 林晓耕
————————————— 
又是一年五月五。绿叶翠,粽香飘,千载传,良俗古风展。
又逢一载端午节。呼屈子,念想生,忆泪流,思情贯古今。
又到一岁龙舟竞。锣鼓震,彩旗扬,万舸发,好景盛况现。
漫步五月五的田头村落,深感绿树摇曳,粽香飘溢,古风扑面并舒心爽神。
我,求教苍天:是什么,教那悠悠的良俗古风,度过廿余世纪依旧不衰?
沐浴端午节的艳阳暖风,缅怀千秋屈原,万古诗魂,念意顿生且忆泪双流。
我,对话大地:是什么,使那绵长的思情恋意,历经千秋万代不减浓烈?
走行竞渡日的青葱河岸,目睹彩旗飘扬,万舟齐发,争先恐后去勇夺锦标。
我,问询清江:是什么,让那壮美的赛龙胜景,穿越两千多年仍然盛行?
苍天未语;大地无言;清江轻流。但,我已明白--
文豪东坡如是说:“楚人悲屈原……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因此,是那万古不朽的伟大屈原,造就了良俗古风的廿余世纪不变。
唐人王鲁复吟诵《吊灵均》:“万古汨罗深,骚人道不沉”。所以,是那流芳百世的不沉之“道”,推进了千秋万代思意的纵贯古今。
诗人文秀这样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故而,是那雄浑灿烂的千秋诗魂,促成了激昂竞渡的两千多年不衰。
屈原,面对国破家亡与百姓飘零,长叹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他,以身殉国;他,魂断清江;他,壮烈离去;他,天国含恨!目睹大夫悲愤去,苍天有情也洒泪、大地有意亦呜咽……
善良百姓,为保英才灵体免遭鱼虾之害,撒粽护佑,岁岁如斯,生生未息,千年万载,坚守不渝!
凭此情可见,对屈原之去,后世痛彻心扉之情每每溢于言表;今人深切缅怀之意往往流露无遗。
屈原,他,虽然忠君爱国不图报,但屡屡遭受怀才不遇;他,纵使忧国忧民已忘我,却常常际会壮志未酬;他,有着造福苍生凌云志,然每每狭逢当道奸佞……灵均大夫啊,其以生表白:“举世皆浊吾独清”;他以死明志:“众人皆醉吾独醒”!令人欣慰的是,屈子人去“道”未沉。此“道”,呼号民众爱国、激励苍生奋发!
屈原,于呐喊中探索兴国真理,在精进里追寻美好生活。灵均先生,其一言一行,呼唤后人急流勇进;他一举一动,鼓励来者奋发争先。而今,勤劳后人,早已将年年如诗若画端午时节,演化成岁岁赛龙夺锦奋进舞台!
据此景可说,声声锣鼓响,猎猎旌旗扬。船船竞渡去,舟舟争锦标----这不正是在演绎屈子先贤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崇高追求吗?
如今,携着两千多年万古屈原的,对国富民强众人欢的热切期盼,年年岁岁五月五,穿透千秋之历史云烟变幻,又来到高歌猛进不停步的华夏大地!
此时此刻,我们能够昂声说:万古屈原啊,这万世后人,继承大夫的未竟志,于品粽思贤时,高歌齐向前,如此能预见--明天将更美!
当前,带着廿余世纪不朽诗魂的,对百姓安生物业丰的不渝向往,岁岁年年端午节,掠过万代的沧海桑田转化,再莅临奋发向前未止歇的九州方圆!
此情此景,我们可以自豪道:不朽诗魂啊,那不屈来者,传扬灵均的广博情,在赛龙夺锦中,阔步共奋进,这样可展望--未来会更好!
作者简介:
林晓耕 笔名:耕耘希望;职业:设备管理工程师。
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和广州市荔湾区作家协会会员,以及《中国百家文化网》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