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矗立在祖国大地的丰碑/《建党百年朗诵诗选》之三十二

戎冠秀(1896——1989)
——100位红色英雄谱之三十二
原创 陈昌华 诵读 谷雨
音乐设计 铁马豪歌 制作 一方文化
两行泪刷刷往下淌
骑马挎枪走天下
见惯了流血和死亡
却为何相逢何必曾相识
脱口而出叫亲娘
素不相识的那些兵
她却认那身灰军装
都是当娘的心头肉
都是拼了命在打仗
都为打鬼子挂了花
都回到后方来养伤

日本兵扫荡进了村
她扶着伤员登山岗
洞口离地面太高
她赶紧弯腰蹲地上
伤员踩着她双肩
深山洞里把身藏
直到晋察冀边区群英会
两人重逢在会场
战斗英雄和支前模范
娘俩一起受表彰
当娘的夸儿有出息
当儿的救命之恩怎能忘

还有一位重伤员
浑身血躺在担架上
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她眼含热泪喂米汤
一口一口喂下去
一点一滴润心房
整整一夜没合眼
守着生命最后的希望
救活的伤员要转移
她撕开女儿棉袄的棉花
把伤员没穿鞋的光脚
一层一层紧裹上

数不清她救治了多少伤员
数不清她送多少战士回前方
夜里挑灯做军鞋
手指肚上磨老茧
白天推磨交军粮
一双小脚不停奔忙
数九寒天洗绷带
两只手全是一道道冻疮
最后一把米让伤员吃
自己吃野菜掺米糠
她送三个儿参了军
其中一个牺牲在朝鲜战场

一直到了七十年代
她还像当年一个样
为野营战士浆洗缝补
为部队腾出最好的住房
一见当兵的就格外亲
她还是那么疼爱和慈祥
得知她生病住了院
聶帅专门托人去探望
一束深情的“勿忘我”
散发着半个世纪的清香
当她最后离开了这个世界
无数的子弟兵热泪盈眶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
她是几代子弟兵叫过的亲娘
一个子弟兵母亲的称号
伴随了她一生的时光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
忘不了她儿女情长的母爱无疆
2020年5月4日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 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委员会秘书长。著有文集《企业常春藤》、诗集《印象与烙印》(两卷)《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深圳座标》5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18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电影《砚床》制片主任,创办《宝安风》杂志等。)

(朗诵者 谷雨:广播电视资深媒体人、书香铁嘴语言艺术创始人、香港中文资讯台新闻主播、中国诗歌春晚深圳青少年主会场负责人、CCTV全球爱华诗歌春晚粤港澳大湾区会场主席,九州风雅颂艺术团指导教师。目前同中国诗歌春晚、香港、英国、加拿大等海内外多家朗诵平台分别签约为朗诵艺术家。)
一、投稿联系人及微信号:
洛阳李战军 微信号 wxid_dw7rlal65 rml21;
武汉杨建松 微信号 tiema_haoge;
深圳吴丽璇 微信号 evawu6932。
各位诵友投稿时请先添加当地编辑私信,(洛阳、武汉、深圳外诵友投稿可任选一位编辑)注明:《九州风雅颂》投稿;也可直接在《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群投稿。在群里投稿请注明所在地区,便于编辑归口。
二、投稿要求:
1.请自行配乐,报送格式统一为:音频mp3,视频mp4;
2.随报作品文档(word或txt格式),文档名格式:某某朗诵某某《作品名》,示例:杨建松朗诵陈昌华《我们和他们》,文档内注明音频制作者;
3.作者和朗诵者照片和简介(50字以内) ;
4.如有自选图片可随报,图片格式为jpg。
欢迎赐稿,择优发布。
《九州风雅颂》网刊编辑部
本期责任编辑 陈昌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