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栗树垄
文/李贤
(一)
栗树垄是幕阜山北鹿
密岩山墈下一个古老的村庄
村庄不大也不小
全部同一个姓氏
夏夜的月亮,在村口
土地庙旁苦槠树的树梢头
撒下一片清晖
朦胧了我童年的记忆
那油稻稻或麦稻稻
金黄色的稻浪在田垄里翻滚
似海啸展起的波涛
萤火虫、蝈蝈、青蛙
桃林中的蝉鸣,和着奶奶
手中摆动蒲扇的节拍
扇出一个个绵长的故事
老乡们在艾草把燃起的缕缕
烟气里,坐在沁凉的竹床上
望着天边的织女星
编织着各自的幸福和向往
这些年,村庄空了
穿村而过的云溪西干渠
已被泥沙淤塞
昔日抢早插晚的景致
被稻田疯长的杂草淹没
割禾的镰刀在刀插里
绣迹斑斑
童年的记忆
飘荡在月下的风里
找不到一点点回味
一阵风吹过
将我跌进塘边树林下
斑驳的月光里
只有村口土地庙旁的苦槠树
继续生长着童年的根
(二)
进栗树垄有条小路
成年前的我们
把欢声和笑语撒在路上
唤醒来年路边的小草和野花
放学后,路边的桃红李紫
以及山脚下的茶泡、毛栗
喂大了我们的童年
那条坎坷泥泞的小路
把成年的我们送出村庄
一茬茬、一批批
现在,小路硬化得平平坦坦
密密麻麻的苦槠籽落了一层又一层
出村口,望见上垄李家那棵古银杏
脱光了盛夏的葱笼
两只喜鹊站在树梢
呼唤离乡的游子归来
村子里,青壮年劳力全在外打拼
每年春节才回来团年
三名吃五保的单身懒汉
长年领着一支6061部队
围着火塘诉说着离愁与挂念
渠边的杉树翠绿挺直
成群的小鸟
在林中婉转着忧伤
无论社会怎么演变进化
村庄的生活还是按部就班
几条看家的黄狗
围着屋场转悠
几只花猫与几个孩童
捉着迷藏
那一栋栋背井离乡
用汗水浸泡出的漂亮小楼
嵌入这青山绿水里
再靓也烧不掉先人开垦出来的
耕地和稻田的荒芜
(三)
沿着硬化平坦的水泥路
踯躅,寻找我童年的印记
怎么也找不回
那一丝缠绕的纯真
古屋的残墙断壁边
一对被遗弃多年的舂米石臼
瞪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
凝视着坍塌的屋顶
屋顶翘起来的椽子
指向苍穹发问
真的是“旧的不去
新的不来”么?



祭拜父亲
文/李贤
童年时,父亲似一座塔
将我高高举起,放在塔顶
让我看远去的风景
上学后,父亲似一棵松
将我安放在树荫下读书
他和飘落的松针刺绣大地
工作后,父亲似一座拱桥
弯躬着身躯将我送至河的彼岸
至今,我一见拱桥就会产生联想
当爸后,父亲似那粒干瘪的秕谷
忍饥挨饿,将所有的养份
全给了稻穗上饱满的谷种
现在,父亲安睡在自己
生前选好的地方,三面环山
似一只撮箕,箕口对准一垄稻田
只是在没了父亲的日子
一天天瘦小的稻田
杂树杂草以及棘刺丛生
今天,我跪在父亲的墓前
想起他经常念叨的“锄头把子
捏得稳,种田是老本”的古训
深感内疚,让我忏悔
即刻点上香烛,烧着纸钱
摆上祭品,五体投地
三叩九拜,为诚实宽厚的父亲
和他赖以生存的稻田招魂


端午物语
文/李贤
1、
一颗红枣
一粒莲籽
一把糯米
一片箬叶
一根红绳
水煮煎熬
有棱有角
有肝有心
魂牵梦绕
屈子精神
2、
箕装桃李
桃红李紫
奶奶凝视
水果刀起
身教剜掉
创伤暗疾
果肉裸露
流蜜心里
3、
门扉两侧
艾蒿倒挂
蒲剑斜指
酒泡雄黄
庭院满洒
魑魅魍魉
百毒不侵

读屈原
文/李贤
从龟甲、从竹简、从岩刻
从成万上千古老的汉字里
屈子用一颗纯粹的爱心
用一腔赤诚护卫一生的信念——兴邦
洗涤分捡组装凝聚成
十四个震古烁今的汉字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用一部《离骚》造就了一座丰碑
用人格和作品开辟了诗歌的领域
用文字注入了做人的基础与尊严
用诗的心境表现人生
时刻警醒后人,找准自己的方位
不准跪、不准说谎、更不准
一切乱七八糟的魑魅魍魉
用一世的孤直与高洁
让弄臣事主们至今无颜
中原的帝王们去泰山封禅时
他早就和群臣在谈昆仑山的高度
只是当时,他们将屈子定为异类
当他继续谈论珠穆朗玛峰的时候
就再没人理他,成了孤家寡人
孤独的屈子,也有不孤独的时候
流放了二十余年的沅、湘两水
从清末时起,其古风润育出来了
潭嗣同、毛泽东、蔡和森与向警予……‘
他们革新鼎故,开天辟地
日寇侵华,国土沦陷,郭沫若用其名字
写的话剧大火,争相传颂,以为旗帜
惊醒了五千年的沉梦
凝聚力量。在至喑时刻
屈子精神是那束希望的亮光
时代承平,众神归位
屈子寂寞如常
民众无忧无虑过民众的端午
享受龙舟竞渡棕叶飘香的节日
北斗星和启明星依旧
闪烁在天际,指引方向
白天藏起自己的光交给太阳
往事如烟,跨越二千三百年
从秭归飞出行吟的杜鹃鸟
让沦陷的”郢”演变成甜蜜的“橙”
啼出来的精血
浸润“中华血橙”誉满天下
染红了峡江的秋色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诗魂忠骨,万世永存




李贤,湖北通城人,国企职工,工作之余以文字怡情,有小说和诗歌获奖,并有诗作入选多个选本。

中国微信诗歌学会会长:王寒山
湖北分会代理会长:王寒山
湖北分会秘书长:吴贵忠
编辑部主任:吴贵忠
湖北分会编委会:王寒山 程仁全、何炳阳、吴梓谷、高江城、汪剑平、胡佳禧、罗秋红、贺露、尘梦、聆听者(秦旭林 )、何安华、吴宪、张坤、吴贵忠。
微刊投稿微信号:
D13872733081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公众号转载需经授权)
图片来自网络
本期执行编辑:吴 宪

慎重声明,作品的来源坚持原创!若有抄袭与挪用别人作品引起的纠纷,一概由作者自行负责,与本刊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