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第1690期

中华诗歌联合会“古典诗词研究院”2021年度“同题诗词活动”之三

1、诉衷情·梦
作者:风浪
春愁风轻送还乡,逢见故红装。容颜面貌如旧,眼似杏,腿欣长。
前抱去,是空光。费思量。往年时景,岁月难戗,悔恨衷肠。
词评:
好词。
词作《诉衷情.梦》,作者巧妙地用了倒叙法结构而谋篇布局全词。
整词把意象,寓意和境界结合。词作的上片,作者以拟人的手法,状描还乡之所见,把呈现的景物若梦亦若歌一般,让人不由得产生了感染力和联想力。全词篇什诵过,其字里行间,形象思维,立意妙哉。上片中以眼,腿两字,分列入词序中,瞬间就放大了词作者欲表达的意蕴之视觉和触觉,诗要表白的时空意境,毕现灵魂。词作的下片,是对往昔春光的美好情愫表白: 流年的春天,明媚如花灿烂,感叹只是太匆匆,人们还来不及把春色美景拥入怀中细细地鉴赏,就已悄然无声地溜走了。春光如此,那么只好把泛空的惆怅,留在衷肠里去念想,并热望寄寓于来年的春天。
点评:聂良佐
2、诉衷情·无题
作者:吕兴福
乌篷船里烛光幽,湖海泛离愁。红颜最解风物,赠玉佩,揺扁舟。
看苇壁,挂吴钩!夜波流。月来明志,剑胆琴心,点阅春秋!
词评:
好词。
“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乃高古也。
先生此词秉高古之风,呈鸿蒙之态,仿云山之雾岚,穷历史之苍桑,字字勤錚,句句深省。
此词难以字面意义而解,唯领其精神也。
点评:芝山石

3、诉衷情·寄远
作者:红雨随心
鹂鹒声里悦消息,望处尽花枝。欲摘一朵寄远,心意切、道途迟。
曾故事,亦相知。总追惜。又逢春日,数看花明,许久心思。
词评:
寄远,顾名思义,恋念曾经、寄怀远方是也。三春繁华景里,一阵黄莺声中,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好音婉转,十分悦耳,鹂鹒这般高兴,莫非是有远方的消息相告?加之望处都是花枝,于此悦耳养眼之声色之中,词家真是动心动情了。开门两句,细细品读,俨然简约,却是大容量传递。接下来,本打算摘花寄远,心意虽急切,奈何道路遥远。上阕寥寥数语,却是一波三折,此时心境,可谓即无助亦无奈矣!下阕,词家终于报告了原委:故事发生在以前,感情的定位是相知,离别以后一直在思念着。这里有一句耐人寻味,‘又逢春天’,这一个又字,补充说明了词家所追惜的曾经,那是一个发生在春天的故事。在所有的因缘交代清楚之后,由衷生发出感叹:之所以数度看花,总是因为许久以来的那个心思,即那个曾经,那份相知,那个不能忘怀的人!哦,一曲小令,浓缩着如是丰厚的情感,凝炼、概括,以提纲携领展现全貌,用跳跃跨越保证圆融,乃词家的功夫所在,也是本作品的谋篇写作特色,十分了得!好词!
点评:吕兴福

4、诉衷情·暮春落红
作者:李瑞
残红离却玉枝伤,飞别两茫茫。今生难再相聚,烛泪落,湿黄粱。
经骤雨,恨风狂。入河塘。半天秾艳,化作香尘,不失风光。
词评:
暮春时节,残红褪却,花与枝分离,一别两茫茫,此情此景,触及到人性的最为柔软处。唉,岂止是触及到柔软处,简直就是踩到了生命情感的红线!有诗句为证:今生再难相聚!或玉枝或诗人,有所伤感,也是常情。可又何止是伤感,这不,红烛在流泪,是人心在流泪呀,哭这物事无常,眼泪稀里哗啦,湿了一枕黄粱!经历了风,也怨恨过雨,是狂风骤雨使得春红翩翩落满河塘。其实,我们还要看到,虽然这纷纷扬扬扶摇翻飞的浓艳将化为尘土,但就在这趋向涅槃的瞬间,却再现了一世风光!陆游老前辈在驿外断桥边咏梅时所言香如故三字,与此不失风光四字,异曲同工啊。读完佳作,不由感叹,才女之天赋,我自愧不如!当虚心学习之。
点评:吕兴福

5、诉衷情·残荷
作者:怕瓦落地
残叶瘦影冷池中,菡萏露衰容。凄然苦对寒镜,昔日媚,已成空。
骚客远,蚂螂匆,雅歌终。独怜情薄,乐有宾朋,苦与谁同。
词评:
好词!作者面对一池残荷衰容景观,遥忆昨日荷花鼎盛尊容的盛况,不由得发出“昔日媚,已成空”的绵绵诉情。已不见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吟诗赋曲,昔日依依不舍的蜻蜓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诗家们那些优雅美丽的诗句,此时也失去了热情,仿佛戏剧演绎中的帷幕,更换了行头道具,褪尽了诗韵颜色 ;昔日翠荷风中摇曳,婀娜多姿的神韵,此时此刻早已不再。风中又有谁在凭栏为伊伤怀?
本词结构严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並存,两者相辅相成,作者着意的主题词残荷,上片立意具象,烘托氛围,下片细描相连,互为因果。意境之深遂,用字之精微,有鞭辟入里,遐想无极之功。作者白描手法再现的是残荷,但也不仅仅是秋天绵延至今仍在人们眼帘里的一池残荷,它更揭示并寓意了人的青春易逝,昭示一个词外的雄辩真谛:惜荷,就是惜青春!
点评:聂良佐

6、诉衷情·春暮
作者:芸兰
柔风微雨翠枝扬,雏语已生苍。扶桑四季开罢,绽放谢了花殇。
晨意冷,立桥旁,断肠伤。昔时如梦,陇上浓春,遍地馨芳。
词评:
好词。 依格欧阳修体,押词林正韵,合平仄,上下片结构完整,语言风格显清雍雅致,拟有美学动感在其间润色,跳动,流布,其着意用字表达准确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 全词上下片,意畅顺,旨通达。
作者在春暮的一个早晨立于桥旁,举目流连周遭的环境,已是一片春暮花谢的景色: 绿肥红瘦正当时!近,是咫尺之春暮谢殤情 ; 远,是忆及的早已逝去的仲春浓浓盛意。作者在词的上下片,通过时序倒叙法对比,简炼而生动地勾勒描状了春之开谢花事全貌。
点评:聂良佐

7、诉衷情·山行
作者:贯一
人间何处诉衷情,花影正娉婷。翛翛竹籁松韵,蝶竞舞,鸟争鸣。
风自在,石峥嵘,水清明。夕阳西下,数片归云,澹过鹏城。
词评:
好词!首句巧妙地嵌进了词牌名诉衷情。人不与人诉衷情乎?作者身在异乡,往何处去倾诉?只有环抱自然,与山、水、石、松、竹、风和鸟,与大千万物生生不息的生灵去倾诉了。
整首词,通过山行之所闻所见,勾绘了一幅唯美的山水图,行文流畅。融自然山水于胸襟,有如庄周化蝶,借鉴了文艺载体小说“意识流”表达方式,倾述心中如歌如泣的绢绢情愫。
末句“数片归云,澹过鹏城。”,这数片归云来自何处?又归向何处?是来自故乡?归向故乡?通过几片归云引发了思乡之情。
点评:怕瓦落地

8、诉衷情·相约无为
作者:金齐鸣
四十二载再相逢,拥抱少年朋。觅寻青涩模样,齐感慨,岁倥匆。师伉俪,
喜扶膺,趣无穷,点名排到,笑闹喧腾,意醉情浓。
词评:
好词欣赏!
这是一阙喜赋同学欢聚的情景感念词作。用《诉衷情》词牌恰如其分!上半阙着重描述了阔别经年、老同学相见言欢、兴奋雀跃之情景。“拥抱”,“寻觅”,“感慨”三句的描写生动鲜活,让人读来如临其境,极具代入感!
下半阙则是诗人通过就同学聚会场面的各个特写,将热闹气氛渲染殆尽,“意醉情浓”,印象至深。
整首词作者以白描手法写出,读去自然亲切,虽词藻不华,却生气鲜活,引人入胜。
词格规范合律,用韵惟真。佳作欣赏!
点评:红雨随心

9、诉衷情·谷雨
作者:聂良佐
人间春暮画诗廊。浓翠挹花香。东风几许禅意,数梦呓,律徜徉。
望黛壑,接天长。绿荫墙。渚边垂柳,杜宇声声,谷雨农忙。
词评:
好词!词人精心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风调雨顺,美丽多姿的暮春图!巧借“谷雨”这个适宜万物生长的气节,使这幅本就充满诗情画意的暮春图变活了!读来让人美不胜收!
词人由远到近层层渲染,环环相扣,牵引着读者慢品细嚼……
表面上是在赞美人间春色,实际上是在赞美华夏人民的美好生活,人逢盛世,国泰民安!尤其是“谷雨农忙”点明了幸福的人民节节向上的精神面貌!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充满正能量!为词人点赞!
点评:朱明

10、诉衷情·惜春
作者:黄丽萍
百花次第远韶光,蜂蝶恋遗香。满园青果含笑,枝茂嫩,叶轻扬。
风乍暖,日渐长,子规忙。独怜春短,楚楚依依,一地斜阳。
词评: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斗转星移。这原本是自然规律,但在词人短短的“独怜春短,楚楚依衣,一地斜阳。”后。春天的美丽、春天短暂、春天稍纵即逝,跃然纸上。深入浅出,非常自然的得出结论,珍惜春光!珍惜大自赐予的美好!
人生青春更是短暂,难道不需要珍惜吗?这才是词正真要说的。我们必须且行且珍惜。努力上向,不怨韶华!
好词,为词人点赞!
点评:朱明

中华诗歌联合会总编辑部
审编:梦如诗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主席兼总编:梦如诗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东方武鸣、晨曦
秘书长:蓝儿
总诗评:芝山石
古典诗词研究院院长:芝山石
常务副院长:怕瓦落地
副总编:蓝儿、追梦天涯
主播部部长:吥咻
主席助理:刘芬
南方文学社社长:蓝儿
北方文学社社长:大漠神鹰
中原文学社社长:追梦天涯
西部文学社社长:何兰青
东部文学社社长:小小
渤海文学社社长:司汉朝
儿童文学社总社长:追梦天涯
少儿语文培训部部长:秋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