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张殿军 (内蒙古)
白曼 (香港)
高银 (内蒙古)
菲馨春子(安徽)
彭萍 (湖南)
张益工 (湖北)
张玉娥 (内蒙古)
推荐: 茹悦 (旅俄)
编辑: 海外华人文学
图片: 昵图网

桂殿秋•端午节
张殿军(内蒙)
悬艾草,赛龙舟。屈原汨罗解千愁。多情粽子香飘远,美酒菖蒲感慨留。
端午遐思
张殿军(内蒙)
浓情五月
伫立江边
聆听汨罗江的呼啸
那里讲述着屈原的故事
汨罗江畔
长影枯槁
早已凝固在文字里
沸腾的水一唱三叹
静心撕开粽叶
抚摸千年暗伤
触及不到诗人的心痛
菖蒲艾草
被无情的岁月与天问一道被渐渐漂白
多情的雨季
层叠着故事
《离骚》的厚重
牵出一段历史
汨罗江的纵身一跃
那是在丈量爱国的深度
时代已久远
但汨罗江水还是那么清透

张殿军,网名:飘忽不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网”2017年中国诗坛实力诗人,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兴安盟诗词学会会员,湖北长阳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竹韵汉诗学会会员,九州诗词学会会员,东坡赤壁诗词学会会员,兴安盟书法家协会会员,扎赉特旗诗词学会分会会长,清风雅苑编委,长江诗苑编委,东篱诗社编委、副秘书长,学习小卒公众号特约记者,《天下第一台文艺》编委兼《爱上文字的流淌》宣传部副部长。

粽子飘香炎黄心
文/白曼(香港)
尚是小女孩,我曾剥开第一只粽子,
问爸爸:「真香啊,谁做的?」
爸爸说:「屈原爷爷在二千年前留下的!」
我不懂,轻轻地抚摸着深绿的粽叶。
如今,我已饱览人生,
懂得了祖国,忠孝仁义......
端午,捧着一把粽子回家,
仿佛捧着一大片从青史中飘回的年岁。
读过《离骚》、《九歌》,
知道沧浪之水能涤尽人间污秽;
去过秭归、见过屈原铜像和满山橘林,
心中有粽香,更知漫漫路上有探求之真理。
炎黃心,流着长长的思念,
剥开每一只粽子,都听到汩罗江的叹息。
凝视着屈原爷爷的身影,
他,高冠峨巾、背手而來,也在向我凝视。

【作者简介】白曼,出身书香之家,渊薮深远,长居香港。淡泊名利,写作纯属热爱,作品散见于纸媒、网络平台及诗集。凤凰海外诗译社副社长。

七绝·端午节有感(新韵)
文/高银
凉糕艾草又闻香,万种情思粽中藏。
赤胆忠心扬正气,楚辞玉韵入华章。
七绝·端午节有感(新韵)
文/高银
艾草雄黄祭端阳, 凉糕粽叶记忧伤。
离骚屈韵千秋颂,华夏文明万代扬。

作 者 简 介:高银,笔名职校精英、追梦人,性别男,1974年10月9日出生于五原县塔尔湖镇,籍贯陕西省府谷县,1998年参加工作,200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学历,原五原县高级职业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电工高级教师,中级编辑,2019年6月调入五原县县委宣传部。

端午(组诗)
文/菲馨春子(安徽)
这一天可以不码字
水之上不可不作为
图腾与我们打成一片
想想水之下吧
多少年了,楚歌的旋律没变
一种情绪纠缠不休
有幸托一个人的福
忧伤绽开了花朵
我们的泪水有火的风度
蜜蜂的歌声确定了味觉
没有忘记天朗气清后的乌云
南山的马需要减肥
鼓点不曾停歇
山河的共鸣,覆盖听觉
幻化出崭新的画卷
作者简介:菲馨春子,安徽马鞍山市人,中学教师。钟情缪斯,常信笔涂鸦,时有发表。曾在《安徽日报》、《安徽人口报》、《南国诗报》、《马鞍山日报》、《皖江晚报》、《太白诗刊》、《三湖诗刊》、网络文学等发表诗歌、散文诗、散文。
诗观:功夫在诗外。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

端午忧思
文/彭萍
能有一个节日
传承千年
活力不减
为祭祀而起
悲情忧思
如缕如烟
缭绕不绝
一曲一长叹
一河一忠魂
让龙的传人
世世代代
在菖蒲艾草
粽叶米粮
大地的芬芳中
长长久久的
怀想
在锣鼓震天
飞驰的龙舟上
家国梦想
与激流一齐
远远的奔涌
唱响——
端午正气
萦绕于心
荡气回肠
汨罗魂兮
千古绝唱
万载流芳

简介:彭萍,网名:水如歌。籍贯湖南,在湛江多年从事教育工作。作品多次发表在《都市头条》订阅号、《海外华人文学》、《五弦歌风》和《诗天子》公众号等网络文学平台。在2021迎新春世界诗歌大赛中,作品获最佳诗歌奖。《五弦歌风》编辑部评论员。
心语予诗歌:没有在最美的年华里与你相遇,愿在美好的时光里与你朝夕相处。

蝶恋花;忆屈原
文/张益工
祭奠端阳缘屈子?黄酒龙舟,艾草家门起。
君忆当年惊汨水,思维往事悲伤此。
翰墨离骚书梦识,暂定心情,问道何知尔。
君血赤心千古说,英魂每代贤名记。
悼屈子
浩气留存万古雄,
无门报国献身忠。
汨罗悲壮歌千载,
天问离骚醒世风。
悼屈原
汩罗浪涌水奔流,
韵律离骚屈子留。
报国投江遗憾恨,
名垂万世史春秋。
悼念屈原
魂投汹涌汨罗伤,
屈子怨沉铸国殇。
万古离骚成绝唱,
忠心报楚美名扬。
端午节
驱邪艾草远蚊缠,
老酒微吟享自然。
玉粽飘香多少味,
龙舟水赛鼓声悬。
端午节
驱邪艾草远蚊缠,
老酒微吟享自然。
玉粽飘香多少味,
龙舟水赛鼓声悬。

湖北省黄石市地方企业造船厂,退休工人。喜欢诗词,学习一年多时间,门外汉一个,刚知道一点皮毛。初次投稿,不胜恐惶。望老师指教本人虚心接受,以利提高自身素质

屈原颂
文/张玉娥
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忧国忧民衣被词人
你才华横溢
创造的楚辞文体
既骚体新诗引领了唯一
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作家称谓由你而著名于世
你以思想、痛苦、遭遇及
生命熔铸的诗篇
倾注了爱国爱民的情愫
闪烁着鲜明的学术造诣
你用香草美人的比拟
使忠奸、美丑、善恶成显明对比
你开辟了中国诗歌的新天地
你清白自身不与世推移
是伟大人格具备的永恒魅力
你内政主张贤举修法
外交力主抗秦联齐
组织青年进行思想教育
对敌人奋力抗击
只因你独秀一枝
不同流合污
被奸人谗言诋毁诬蔑
遭免职放逐
你忍受贬抑的巨大痛苦
不堪国亡
回天无力
以死明志
汨罗江成为一代诗歌之父的终魂之地

挥洒襟袖叹浊世
留的清气满乾坤
五月端阳
黄酒绵绵
艾香柔柔
龙舟泛粽唤英灵
泪眸清风拔彩丝
祭祀屈原传统习俗的话题
祭品倒入江里
药昏蛟龙水兽
不伤屈大夫的身体
代代相传的祭祀屈原的爱国之日
是他对祖国无限忠诚可与日月争光的意志
是两千年跌宕起伏的之、乎、夫、兮的华美韵致
是翻波逐浪的《雷电颂》里咆哮的音符
你改革变法健全法律
你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
永远给后人以启迪
永远是时代进步的标尺
2020-06-13

简介:
张玉娥,1963年出生,爱好文学。曾参加了全国文学函授协调中心的《柳絮》文学函授院,二、三、四、五期,分别是1984年、85、86、87年度的学习并结业。 近两年重拾文学创作这一爱好,坚持看书学习。多篇(首)作品散见“户外帮”“中年原创文学”“纪实纵横”“丽江文艺”“呼伦贝尔日报”等公众平台及刊物。
力求发挥余热,创作更多表现家乡人文特色的作品。收获自信,勇往直前。
五原县诗词学会、五原县作家协会会员

投稿须知: 海外华人文学致力于华人文化交流,努力打造文学爱好者学习共进的平台。
1、只接受原创投稿。题材包括小说、散文、评论、格律诗、词、赋、现代诗。稿件内容健康,不涉及政治,不得抄袭,结构完整,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来稿版权自负。若非首发原创的作品,请在投稿时注明!
2、投稿资料:包括原创文稿、作者简介(200字以里)、作者高清照片1张。
3、投稿:投稿后15天内未刊登,请自行处理稿件,恕不退稿。
4、凡已投稿及选稿作品,经审核后,编辑不再做修改。
5、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提供制作预览。
6.赞赏高于10元(含10元)70%返回作者,30%用于诗刊发展。10元以下不返回,用于诗刊发展。
投稿微信:ru243649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