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雎剑波
6月11日,由王姬、高丽雯母女主演的影片《候鸟》在金城兰州各大影院火热上映。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老记”,笔者慕名于第一时间,赶赴人头攒动的兰州华联千幕空间影城,亲眼目睹、亲身体验这部被誉为“又一部温情向催泪大片”的巨大魅力。 正如片方官宣的那样,这部以“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为主题的大片,真情实感地演绎了一段母女故事,带着真挚的初心,真正母女的诠释,注入真情的表演,勾起人们心中对于母亲、对于亲情的无限缱绻,直戳观众的泪点,引起现场每一个观众内心的巨大共鸣,大家随着影片情节的展开而被深深地感动与吸引,因为“国民妈妈”方文芝的幸福而欣慰,因为“童年女神”单飞的壮举而振奋而欢乐。
俄国政治思想家、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它通过对人熟知的生活的再创造,提炼出深刻的教育意义,启迪人们向善向好,追求更加完美的人生。这或许正是影片《候鸟》成功的根源和基础。影片讲述了一个从甘肃农村一路打拼到南方大城市发展的年轻女孩单飞(高丽雯饰),在远离家乡的遥远城市,辛苦的工作努力的奋斗,慢慢在职场的拼搏中渐渐忽略了亲人的存在。有一天她突然接到母亲方文芝(王姬饰)患上重病的消息......
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这二三十年,对于“8090后”独生子女在青年人群中占绝大多数的新时代,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片中的人物仿佛就是你我他或者是电影院里在座的每一个人。因为主题贴近时代,所以成为引起共鸣的孝爱亲情大片;因为故事贴近生活,所以成为掀起怀念妈妈热潮艺术作品而深受欢迎。
母亲一直想看大海,为了帮助母亲完成心愿,单飞开启了一个过去从来没有想过的人生壮举:开着租来的房车带着母亲去广西,一路走名山大川、赏人文景观,试图弥补过去感情的点滴。一辆房车停靠于蓝天白云之下,一路旅行留下了无数壮丽美景,清新自然的风格让影片成为一部典型的养眼治愈系公路电影。在这次旅行中,单飞用非同寻常的善举报答了母亲的大爱,抚平了母女内心的裂痕。那些儿时对母亲的误解一点点化解开,母女二人融化着彼此的温暖。
“百善孝为先,百行德为首。”孝敬父母,关爱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古今中外为无数文艺作品所广为宣传。然而,近些年由于西方不良文化思潮的冲击影响,由于现实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在当代青年人之中,孝道文化似乎有些失传和遗忘。孝道在一些人中有一些人中没有,在有的人口中有行动上没有,在有的地方说起来有做起来没有,现在推将来,这次推下回,出现了父母的心在儿女身上,儿女的心却在石头上的普遍现象。
父母用忠厚善良、宽容忍耐、大爱坚强、无私奉献对待儿女,儿女却没有功夫无暇顾及关心父母,看不到他们的好处,想不到他们的难处,帮不到他们的急处。还有一部分“8090后”正如《候鸟》主人公单飞一样,远离家乡,为了前途在外打拼,为了工作努力奋斗,在现代职场的拼搏中越走越远,渐渐远离自己的亲人,感觉自己还年轻,应当将事业放在第一位,认为父母还不老,以后有的是大把大把可以挥霍的时间,想着等自己有了充裕的时间有了充分的精力再来孝敬父母也不迟,结果像单飞一样,等到一回头却发现,母亲生命的列车即将驶向终点,留给自己和父母的时间极其有限,导致“子欲孝而亲不待”问题,成为一辈子而无法弥补的巨大遗憾。
一个伟人说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这部有关“爱与孝”的电影,在给大家生动讲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青年人在面临中国老龄社会到来之时,在独生子女的上一代即将成为需要关心照顾的老龄群体的时候,要积极行动起来,多关心、多照顾、多陪伴自己的父母,这是电影以催泪力量表现彼此最真挚的爱意的同时,表现的一个浅显易懂却极易被忽视的道理。
有道是:坐而论道何如起来行?行动是最有力的思想,行动是最有力的宣言。作为子女要有孝心,更要有孝行。行动体现了光彩的人生,表达了真诚的意愿。单飞在这趟帮助母亲方文芝实现理想的旅程中,重新找回母爱,弥补亲情遗憾,复活了母亲内心的光明和对人生的挚爱,同时也让自己在与母亲的互动中明白了人生的真蒂,享受到暖暖的幸福和爱意,因此单飞也成为影片用艺术的形象树立起孝老敬亲的成功典型。
孝老敬亲,重要的是要有行动,关键是要有爱心。父母养育子女长大,他们从来不打算从子女身上获得一分钱的报酬,从来就没有想着让子女为自己分担多少生活的重担。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宁肯吃尽所有的苦,受尽所有的累,只求能为儿女换来幸福与欢乐。因此,孝敬父母不只是要给他们多少物质上的帮助,不只是要让他们享受多少荣华富贵,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上的关心与爱护,在生活中的陪伴与照顾。
大家不会忘记,1999年央视春晚火起来的那首歌曲《常回家看看》,勾起天下无数儿女的共鸣,反映的主题就是陪伴。妈妈每天准备了一肚子的唠叨,就盼着儿女回来,听听他们唠叨。儿女回家帮爸爸妈妈洗洗筷子刷刷碗,这些常人常见的场景就能给人真情大爱,这让年少而没心没肺、在外打拼的年轻人知道,春节回家看看就是爸妈一年到头最真挚的期盼和最大的幸福。 事实上孝老敬亲的方式多种多样,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老人的特点灵活对待,只要让老人高兴健康就是好方法。最近,笔者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同样达到了这个目的。儿子出山拼搏,成功创业,决定让一个努力了大半辈子的单亲妈妈过上城里的生活,然而习惯于农村生活的母亲执意不肯走出农村,儿子就决心彻底改变老家生活状况,给妈妈建了日光室、喷泉池,提高物质生活质量。他怕妈妈孤独,又在家里养了孔雀作陪伴,并隔三叉五地回来陪伴老人,让妈妈心情愉快,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完成了自己的心中梦想。结合多姿多彩的现实,回想影片《候鸟》的内容,我们对这部影片的现实意义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如果要讲《候鸟》的艺术价值,那就更多了。主演王姬不愧是实力雄厚的著名演员,她和亲女儿高丽雯在戏中的每一个场景,默契十足,感情真挚,真实地上演了“老人留守在家,子女打工在外”这个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启示年轻人距离不能阻隔关爱,亲情不能因距离而延迟,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及时表达关爱,莫要等来不及时才追悔莫及。
影片在技巧上,采用了讲述、穿插、回忆等手法,运用真实再现、情感抒发、诗化写意相结合的叙事风格,将农村与城市相对比,让过去与现在相映衬,使方文芝用她的善良、大爱复活了女儿深藏在心底的人性之光,令人深切地感受到母爱如海这个博大的主题。影片注重用细节塑造人物,打动观众,如方文芝多年穿着女儿的校服,坚持要给外出的女儿带上零食,冒雨拾捡散落在地上的红枣和苹果,单飞看着手机为妈妈做红烧肉等等,这些真实生动的细节,时而让观众会心大笑,时而令人感动,在波澜曲折的剧情展开中令观众感动得流下泪水。
另外,方文芝与女儿的几次对白,震憾人心,久久地在天地之间回响,成为如诗如歌的咏叹,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让观众的心灵深受震撼,赢得热烈的掌声,甚至让大家对当今的中国电影界有了新的尊崇。
作者简介:雎(ju)剑波,姓氏稀少,如果说《诗经》《关雎》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则尽人皆知。退休军人,军队专业新闻工作者,大校军衔,高级职称。出版过3本专集,有文学作品散见各类报刊。
地址:兰州市南昌路509—1军区政治部公寓楼电话:1391976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