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物芸芸,复归其根 240
文/三木秉凤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体现,而经典往往又是文化的载体。世界上有两部最重要经典奠定了东西方文化的思想基础,这就是历经千万年风雨洗礼的《圣经》与《易经》!两者都在阐释宇宙本体与万物之源,两者都在阐述大道至简的道理,不管“上帝”创生万物,道生万物,还是“无极”创生万物,上帝、道与太极等仅仅是宇宙本体的不同称谓,内涵相同,义理相通,条条道路通向罗马。《圣经》将宇宙本体神格化,将世界之初创生万物的本体称之谓“上帝”,而《易经》将宇宙本体自然化,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合和而生万物。而二千六百年前的老子却将“宇宙本体”哲学化,在《道德经》中用一“道”字体现万象之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三”代表多而非固定之数。

宇宙不过就是宇宙能量与宇宙现象的互相转化,宇宙本体包含的能量凝聚则为万物,万物消散而重新回归本体。宇宙本体就是道,一切万物现象就是术,“道与术”本是母子关系,道生术,术归道。人类智慧来源于道,人类聪明来源于术。但道与术对人类的影响却是相反的,道要求人类恒顺自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术则促使人们推陈出新,日新月异,有为进取。所以,文以载道,道在文化中;聪以生术,术在知识中。人类必须以文化为方向,以知识为力量,文以载道,知识为术,道术结合才能建立起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与稳定。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虽说仁者无敌,勇者不惧,乐者无忧,公者不私!天地开,贤人出,日月辉,星光璨。社会历程犹如寒暑相推,昼夜有序,治乱有时,历史总是无意之中重复着过去的痕迹,这就是规律。什么是智者,宁与日月争辉煌,却不与尘世争短长,智者就是文化传道者,而非沉迷于术数又钻研术数的知识分子。智者应当在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中理出一条文化道路,然后以此线将万年知识贯鱼般串联起来,术依道而行,绝对不能悖道而驰,文化引领一切知识走向文化正途,而这条文化线索就是人间正“道”!
所以真正的道者就是文化大家,他犹如提纲挈领的渔夫,稳立泽畔,鱼尽网中,不观天文,日月在心,不观地理,山川在掌。文化的作用犹如桥梁舟棹让觅道者由之而悟达领略到彼岸的旖旎风光。文化与知识,现象与本质,其实寸水之隔,大胆冲破眼前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的迷雾重重,而真正永恒的本质规律性的东西却亘古未变!由文化到知识即由道至术,就是本质统领现象,而由知识致文化亦即由术致道的回归,“万物芸芸,复归其根”(道德经),由文化太极元气生出知识阴阳二气,然后二元阴阳复归太极一元,天下之理其实就是如是简约易懂!所以中国最高经典称为《易经》,简易之极,变易之极,不易之极。

《道德经》实为《易经》的道家简解读本。老子最大的贡献就是给宇宙本体起了通俗易懂但象征意义极强的名字:道!宇宙其实就是一对矛盾的动态平衡,《易经》让这对矛盾符号化,《圣经》让这对矛盾人格化,而《道德经》却让这对矛盾哲学化!由《易经》自然之道,到《道德经》哲学之道,以及到儒家的人文之道!《易经》被奉为百经之首文化之源名副其实!不仅《易经》与《道德经》母子情深,《易经》与《黄帝内经》以及诸子百家经典又何不是“母子情深”呢?大千世界就这么简单,当我们超越过经典之后,方懂世界一切现象包括日月星辰在宇宙时空中不过是空身而来空身而归,缘此一遭罢了,所有文化修养的终极目的就是让我们超越知识术数所带来的覇绊以融入宇宙大道,在“天人合一”中洞悉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总编简介: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大学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佛学、国际关系学及战略学业余研究与爱好者,志愿与天下有识同仁鼎力助推华夏文明回归世界历史中的本尊正位,共推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与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毕生之力。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