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裸局(9)
作者 彭太光
晚上艾师傅收工回来,江建明便向老艾问邮件的事。
老艾说,那天他只收到一件邮件呀,但小罗要我签了两个名,当时我也没在意,这是怎么回事呢?
老艾一想到最近从家里邮寄来的平常信件,一想到信件里面的全国粮票就这样被人给偷了,心里面就有些恨这个偷粮票的人,而这个人一定是邮递员了。
江建明说他的特挂邮件一个月前就到了,可到现在都没收到,而邮件到的那天他艾承运又签了收两件邮件的名字,而邮件又并没有交给他,老艾就把心里面的疑虑告诉了江建明。
江建明听了老艾说的这样一些情况,感觉到事情很严重。
江建明是养路队的党支部书记,他认为这事不能公开。
毕竟罗洪天在他们队全体同志中的印象很好,就是在其他场所也没有听到对小罗的不良反映。
要是把这样一件事说出去,对小罗可是至关重要的打击,弄得不好,这小子的饭碗就都丢了。
年轻人犯点错是难免的,只要改了就是好的。
江建明说这件事他去处理,要艾承运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出去。
老艾说,可以,那你要他把原来到手的粮票都退回给我。
江建明说,他会想办法的。
过了几天,罗洪天并没有被找麻烦,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心底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可一周后,当罗洪天送报刊邮件来到养路队时,江建明把小罗叫进了他的办公室,热情地沏了杯茶给罗洪天。
“小罗啦,你为我们服务真的辛苦你了。你看这里条件不怎么好,每天爬山越岭的,难为你了!”江建明不愧为是党的支部书记,说出的话来让人感到亲切。
江建明找他,并要他到他的办公室来,这还是罗洪天跑上这条邮路来的第一次,罗洪天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但嘴上则说:“这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的地方还请你们多包涵。”
“小罗,你的工作我们是比较满意的,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上回你说的这件特挂邮件的事,老艾他好好回忆过了,他说他是签了两个名,但他没有拿两件邮件,我想你是不是放在所里面没有带在邮包里,就以为是送出去了呢?”江建明说出了他要说的话,是很委婉地说的,给足了小罗的面子。
罗洪天的脸一下子全红了。做了亏心事,心底就有事。
江建明这样一问,罗洪天完全知道江建明、老艾都已经明确知道这邮件他小罗是没送,不但没送,还要老艾签了收件人的名。
这事没有捅到乡邮电所去,是他们给了他改正错误的机会。
“那我回所里看看,有的话就一定是在所里面。”罗洪天有些小心翼翼地说,眼睛不敢正面对视江建明。
“听老艾说,他近期的一些平常邮件好像在那个环节被人人为地开拆过。我们相信不是你所为。
我们真心期盼你是一个人民的好邮递员,一个优秀的邮递员。”江建明见小罗已经认识到了他所犯的错,也知道他会改正,所以给罗洪天打气,尽量说他的好话。
罗洪天好像突然被醒悟了。
难怪这些天老是神不守舍。在所里处理报刊邮件的时候老是出错,不是少了就是多了。有一回在处理邮件的时候,明明身后有一张凳子,可他坐下去时即没有,一屁股就坐在了地面上。他出班回到所里去喝茶,明明看到茶壶里有茶,可他倒茶时就一点水也倒不出。第二天推自行车出班的时候,明明车胎好好的,可一骑上去就爆胎了。
他心里想,是不是碰到鬼了。
一想到出车祸死亡的张家星,心里顿觉毛骨悚然。
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死者都不答应呢。
他罗洪天工作以来还真的是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而这种错误要是捅到乡邮电所、县邮电局,那他罗洪天的邮递员工作就要到头了。
只要江师傅把他已经掌握了的这些事说开去,他这个邮递员的脸面就没地方放了。
他突然明白,江师傅们是在挽救他,是在帮他改正错误和缺点,是在治病救人。
他突然间就漱漱地落下了一串眼泪:“江师傅,是我错了,谢谢你们救了我!”
第二天,罗洪天就把那封特挂邮件送了来,还把上几次窃取的全国粮票一并送了回来。
自这件事情发生后,罗洪天在所里的工作就又一切顺顺当当了。
就喝茶就有茶水,坐凳子就不会摔倒,手头上的报刊邮件就没有短少了,出门车胎也不爆了。
罗洪天想,死者都在要求我做一个好人呢,罗洪天就发誓要做一个人们信得过的邮递员。
家里就是再苦再没吃,也不能去做损人利己的事,更不能为了蝇头小利去做违纪犯法的事。
何况自己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不能为了一些个人的私心而对不起周所长,对不起父母亲和家人。
从那时起,罗洪天就象是变了一个人,他在工作之间,帮着为人们做好事。
如哪家需要在乡里面买些什么日常用品,只要跟他说,他第二天就一定会帮你带来。
谁家的汇票到了,只要钱不是他罗洪天垫付不出,他就一定会帮你先垫上,待办好领取款项手续,他再在所里面取出。这样就为领款的人节省了很多时间,为那些忙不过来的村民节省了很多时间。
对那些子女在外打工,又常有信件寄回家的那些没有读过书写过字的村民,他就会很热情地帮他们写回信,虽然他的文字水平不高,也没念多少书,可他帮村民写简单的书信还是可以的。
罗洪天所做的这些事,其实都是顺带的事,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没有花什么成本,都是举手之劳的事。可在中国的农村,农民是最讲感情的,是最纯朴的。
你给予了他那么一点点,他都会感恩在心的。
罗洪天就象是一个亲人样被乡亲们呵护着。
逢到吃饭的当口,不是东家就是西家请你进屋子吃饭。
逢到过节的日子,很多村民就都会要你带上一点节日的礼物。
一位在省城大学新闻系的学生回家过年,见自己的父母亲在张罗着为邮递员准备一份年礼,就问了很多有关于邮递员罗洪天的事。
这位大学生的父母就滔滔不绝地讲了很多关于邮递员罗洪天平常那些并不起眼的事。说你每次寄回家的信都是要小罗帮写的回信呢。
这位在校大学生本就是学新闻的,听父母讲了这许多的关于邮递员罗洪天的平凡事后,就有了要写一篇通讯的想法,有了这一想法,他就到邮电所去采访了罗洪天。
罗洪天就把他是怎样参加邮电工作,怎样跑上这条邮路,怎样差点犯罪,怎样改过自新,怎样为乡亲们做好事的事,前前后后说了个遍。说得是有鼻子有眼的,是很有故事情节的。
为了证实罗洪天所讲的事件的真实性,这个大学生就去找了几个当事人,特别是养路队的江建明和艾承运。
几件事得到了证实后,回到省城的大学生就在浙京省报上、人民邮电报上发表了“人民的好邮递员——罗洪天”的长篇通讯。
罗洪天就因为这么一篇通讯而在望江市邮电系统出了名。
出了名的罗洪天就被评上了市邮电系统的劳动模范,市邮电局就把罗洪天作为望江市邮电职工学习的榜样。
可是在后来,在后来的十几二三十年的工作中,罗洪天并没有什么新的值得宣传的事。
特别是邮电分营后,罗洪天本身干的就是邮政投递工作,所以他就落在了邮政。
在邮政公司化管理后,罗洪天也没有再被评上市邮政系统的劳动模范。特别是在他小孩长大后为了解决小孩的工作问题跟市邮政公司总经理闹翻了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