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老师好,不负韶华,一起畅游文字海洋,用你的诗心续写诗画,请诗心斋微型诗社编辑部老师们挥刀改写
【诗心诗画】第二十七期,欢迎你来砍!
原诗
故里
兰韵/辽宁
来路,落满风结
老锁半扣
抖空余生转不动瘦轴
欢迎有见地的砍刀!
本期截稿日期:2021年 6月10日晚
下期出题老师:小二

修改一
故里
禹琴/黑龙江
小径长满青苔
掉了牙的瓦檐苦苦等待
那熟悉的乡音从梦里走来
破题:故里是游子久违的家乡,感觉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写,一是超越小康的巨变,一是破败的凄凉。我选后者。是因为农村承包土地很少,粮价太低,大多数人选择了外出打工。所以原来的小径长满了青苔,屋檐上的瓦片部分脱落,可是它像残喘的老人一样,翘盼,等待亲人的归来。他乡的游子啊,只有在梦中才能回归故里,听着那熟悉亲切的乡音,有乡愁,也有无奈。
修改二
故里
文/小二
路,落满风结
老锁半扣
抖空余生转不动瘦轴
建议:兰韵老师这首写得好啊,也是一个回不去的故乡。风结,半扣,瘦轴,这几个词用得生动,形象!
删去前面一个来字,因为路有来有去嘛。
修改三
故里
剑风使者/河北
扶着一把荒芜
塌陷的眼窝已不能说话
只认得那张泛黄的全家福
感悟:故里也就是老家,真的老了,荒草满地,老屋苍凉,只有斑驳的墙上那张老照片默默诉说着当年的团圆和温馨。时光已去,事过人非,一切只留下无奈的怀念。
修改四
故里
嘉平/辽宁
半锈半掩的门栓
怎能锁掩
那声犬吠 那缕柴香
别说砍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首小诗已经瘦得不能再瘦了,砍得痛得不能再痛了,又怎能再去班门弄斧?为了自圆其说,只好旁门左道,另起炉灶。自古只见写尽故里,却不见写尽对故里的眷恋。然,重要的是写出每个人那份平朴而独有不可替代的真情。
修改五
故里
湖/长沙
路和老井长满杂草
亲密得 像钥匙扣
出门 带上它
解原诗:来路,指前半生吧,也有故乡方向的意思。落满风结,似风尘扑扑。风结一词,值得考究,风而不结尘埃定,止于情理忘乎情。老锁指自己,半扣指年龄。抖空余生转不动瘦轴,倾尽剩下的日子想达到(来路)已无能为力了。瘦轴,也是指自己或腿脚腰身。全诗展示故里偏少,主己感叹较多。
修改六
故里
清雅神风/陕西
门窗虚掩黄昏
小径青苔使劲张望
春光可否依旧
修改理由:原作构思精致,含蓄内敛,表达出对故里难舍难分的感情和当下荒芜状况下的一丝哀愁。在原作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借虚实相映的意象,通过反问来表达对故里的深情厚谊和对农村落寞的无奈感。
修改七
故里
王海云/山东
一弯土道 草丛掩没
枯砖瘦瓦斑驳成一曲残歌
唯有 枝头喜鹊喳喳 叫喳喳
修改感悟:兰韵老师的诗情绪饱满,画面感强,震撼读音心灵!赞!我信手涂鸦,把梦中故里简单描述!最后一句用拟声叠词突出日渐破旧的"故里"渴望迎来新的生活!
修改八
故里
新茗/山东
一抔黄土 解开游子心结
那年的清瘦
还斑驳在老墙上
兰韵老师这首小诗,用词巧妙!虚实结合的手法,很是耐品。俺仿了一首,不成敬意!
修改九
故里
惠风/安徽
河滩上 那枚带血乳牙
终长成一丛芦苇 茂盛在
童话 潋滟的波光里
【构思】故里:旧时的门巷故居。 指故乡,老家。兰韵老师的诗作用词冷峭,构思往往独辟蹊径,她的这首《故里》以风结、老锁为意象,突出故里的“故“和“寂”,暗指人物的沧桑和慨叹。有亲身体会,有深度!我的构思是想借“乳牙”这个意象 表现“故里”在记忆深处的美好和温暖。孩提时候稀奇的想法和天真的举动,不会随时光流逝,反而愈加清晰,令人回味!
修改十
故里
常青/山东
三苏裔碑依旧矗立
还有流淌的记忆
沂河水不息
修改理由:兰韵老师的《故里》,凝练简洁,无暇可击。只好另辟蹊径,剑走偏锋。抓住祖碑和沂河水这两个物像,抒发对故里美好的回忆。
修改十一
故里
文/馨儿
巷口 野草兀自黄着
唯有秋风 仍在替我抚摸
那系过秋千的 老枝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故里吧,那是一段时光,一段生命轨迹,与我来说,便是外出求学前童年时光所在,那里承载了幼时的欢乐,来自父母来自乡亲长辈的宠溺……长大后,回去的时间少了,想起便泛起些许酸涩,但是故里一直在心里,是想起来就温暖的老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