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照片

简介:作者李洪安,笔名:兰天,与共和国同龄,下过乡,当过兵,大专学历,专业道桥,一生与交通事业结缘,修车,管车;修路,管路。喜欢诗词,2007年以来在《原创天空》等网站发表数十篇作品,以诗韵养心,以诗情待人,以诗品律己,在诗情画意中回归自然,返璞归真,颐养天年。

复旦命案的思考
一2021年6月7日
复旦数学院王永珍书记遇害
作者/李洪安
上海杨浦区邯郸路
在一个金光闪闪的名校园内
49岁的王书记被刺身亡
凶手竞是39岁的研究员姜文华

姜文华的校微上
曾经闪烁着复旦校长奖学金
他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博士后
也曾经是苏州大学的付教授
面对六年非升既走的谈话
网购的一把刀结束了
王书记的生命
一下子脑海中浮现出
二个人的身影
去年50岁的成都大学
党委书记毛洪涛投河自尽
还有30年前
在美国爱荷华大学
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
枪杀3名教授1位付校长等5人
后饮弹自尽 这些惨案是个案吗

高级知识分子的悲剧
一生求学如此结果
这是知识决定命运吗
还是人文环境和性格使然
还有云大马家爵的4人埋尸命案
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
药家鑫酒驾撞人行凶致死案
鲁莽不计后果
透出的任性自私
学生的自杀暴虐案件
此起彼伏
校园的朗朗读书声里
戾气喘喘
重教书轻育人
不及当年私塾的正气
师不尊生不敬暴露
诡谲江湖的乖戾

痛定思痛啊
教育出了问题
就是教育的问题
分成命根德字靠边
假论文成灾傍女生成疾
论资排辈看门庭定优劣
不做学问做生意成风景
学校风气在校长也不在校长
教育的好坏在于天空的云
地上的风课本的字老师的心
教育啊关乎民族的未来
要扬起德智体美劳的风帆

新中国的大厦
盘缠了私字毒蛇
新时代的征途
必须挥剑斩妖魔
教育的圣地
重振共产主义新风
未来的祖国
才会复兴欣欣向荣
2021年6月10日晚于家

附二篇文章
(一)
昨天的高考热点被一件突发新闻抢了头条:6月7日下午,疑似复旦大学发生一起数学科学院青年教师持刀捅S学院党委书记的暴力犯罪案件,引发外界震惊。
警方的通报称:犯罪嫌疑人为39岁的姜某,被害人为49岁的王某。120经现场确认,被害人已经当场死亡。
通报虽然没有提到复旦大学,但既然是在杨浦区邯郸路,基本可以确定就是大名鼎鼎的复旦大学。
比较耐人寻味的是目前网上舆论一边倒站在姜某这一边。在此笔者必须声明,不管有任何原因,这种行为都是不可原谅的。
但我自己在了解一些内幕后,和朋友们讨论之后,也在不知不觉中和绝大多数网友站在了一边......相信读者诸君看完此文也自有判断。

据说警方有问:
警方:刀子是哪来的?
姜某︰网上买的。
警方:你为什么要杀他?
姜某∶他一直陷害我,后来我又在单位受到的很多(不公平对待),一直延续到现在。
事发后有人证实作案人系复旦大学引进的“青年研究员”姜文华博士。
网友爆料:“姜某很有才华,是复旦大学第一届校长奖得主,SCI高级论文都发了好几篇了,影响力很强。但也得罪了系主任王某,也就是现在是数学院党委书记王某。六年了,姜某被陷害打压,不但没升职还面临辞退的绝境。于是,姜某一怒之下把书记割喉了。”

姜文华的资料显示,他2004年是复旦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士,2009年美国RutgersUniversity统计学博士,2009至2011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兴趣︰非参数经验贝叶斯、非参数回归、变量选取、多重假设检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11201327 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2176负责人。
据复旦知情人士也证实:姜文华是纯正的复旦人,中学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本科上的又是复旦大学。在校成绩极其优异,他2004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系时,曾以优异的学业成绩,获得首届复旦大学校长奖。他后来一直数学领域深造,研究方向包括有:非参数经验贝叶斯、非参数回归、变量选取、多重假设检验。他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投资支持的高维数据的非参数经验贝叶斯方法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姜博士可谓是在这一基础学科领导极具前途的科学新星,现在却成为了一个杀人犯,令人唏嘘不已。

网友姚尧博士:这是中国顶尖大学最大的制度问题,把大学市场化,采取非升即走,别人没有活路,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必然的。
此案的根源在于某些人利用tenure-track(非升即走)制度疯狂剥削压榨青年教师。所谓的tenure-track制度,指大学对招进来的青年教师,只签6年的临时工合同。第5年的时候,如果觉得你不行,就无条件让你走人。这个“不行”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觉得你论文发表不够、觉得你课时没教够、系内教师选举团投票不让你过、你经常发表反动言论、甚至不给书记送礼都有可能。说白了,就是只要主要领导看你不爽,觉得你碍眼,都可以让你下岗走人。

很多学校利用这个本质上就是临时工合同来压榨青年教师们,要求他们比拼论文,二选一、三选一、乃至几十个人中选一个的情况都有。让他们互相竞争,有如养蛊。谁发的论文多,谁就留下。实际上,很可能你就是论文多也不一定能留下,这里还涉及其他很多灰色地带甚至黑色地带。而王书记们正是稳坐钓鱼台决定青年教师命运的那种人。
一个年近40岁的科研分流博士,正处在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节点。企业不会要,因为他没有企业工作经验。而且以华为为例,35岁的员工就应该被优化处理了。

去其他普通高校?已经39岁啊,在高校没有师门关系罩着,哪个大学会收你?养老来的?姜文华的师门关系正好都在复旦;去中学更不可能,没有教学经验,博士的长处根本无法体现......送快递?美团确实没有研究员级别的外卖员,但姜文华博士能接受这种变化吗?
有些制度的荒唐就是可以合理合法地将一名优秀的数学博士逼成一个“百无一用”的失业汉。
姜文华案发前是被复旦引进的“青年研究员”,“副高头衔、正高待遇”,据说所谓的正高待遇也就是年薪十万。

学院的王书记们绝对是掌握姜文华生杀大权的人,有知情人说王书记甚至在姜博士的论文上署名过......所以姜文华恨恨不已地说“他一直陷害我,后来我又在单位受到的很多(不公平对待),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上海,39岁的数学博士,单身,无房,即将失业,所以当王书记宣布完姜文华博士马上连这个十万年薪的职位也没有了的时候..... 事情发生了惊天之变。
一直文质彬彬、老老实实的青年博士手起刀落,让王书记血溅五步、一命归西。从事后姜博士束手就擒来看,他对这个世界早已没有留恋。

需要重视的是:这绝对不会是个例。
中国的高校里这种青年教师何止万千?只是当事人因为性格原因还没有走到这一步而已。党政工青妇都是固定编制,博士青椒倒是“临时工”。中国高校里,处处有雷。
当下的中国高校完全就是官场,完全就是个利欲熏心的名利场,盛行赢者通吃。因为封闭,更加腐臭暗黑。
我非常了解的例子就是位于广州的某211/985大学,内部之黑暗,触目惊心但外观团花锦簇。

在这所学校里会投机钻营有些人可以在29岁当上社会学副教授、30岁当正教授、博士生导师;而2008年进校的海归国际法博士,按当时的政策就应该直接认定为副教授的人才,却因时任领导索贿不成,竟毁弃其职称评定材料,持续打压多年,直到现在这位2008年的海归博士勤勤恳恳在一线授课12年了竟还是一名普通教师!自称“华工教奴”,远近闻名。其网络举报材料近日被校方有关部门广泛攻关后尽皆“404”,估计复旦王书记的命运正在让有些人瑟瑟发抖。
最后,奉劝那些干尽亏心事的人注意安全,谁也不能保证这些事就不会发生在你身上。
人在做天在看,要善待社会,不求你给人温暖,保持公平公正就好,保持同理心就好。毕竟,给人活路就是给自己活路啊!

(二)
清x大学自我改名清垂大学,居然多时无人知晓。号称堂堂世界著名学府,竟然无人识字!
——近年来各种失智笑话连连层出不穷。
复x大学前有博士投毒杀人,近又现博士刀客,悍然行凶于光天化日之下,庄严杏林讲台悍然成为血祭之坛。四川某学书记与校长相斗,逼得书记遗书诉苦而后投河自杀,事后乃以抑郁症三字清洗了之。……

河北某学、山东某学,近日曝光厚颜无耻恬不知耻,竟然令女生为外籍生提供双陪服务,环肥燕瘦而左拥右抱,外籍生不仅享受丰厚金元津贴,而且享受各种超国民特权。……

连年以来各种科考作弊,论文舞弊,学术腐败,校园恶贷,欺贫跪富,欺诈横行,诸多怪现状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如此高校,如此教育,奇葩遍地盛开,古今无见,令人简直匪夷所思!不得不叹为千古奇观,拍案惊奇!唯三个字可论今日之教育界——烂透了!教育部长大人——是尸位素餐还是挂羊头卖狗肉?闻纪委监察近日紧急出动查一个学生漏题事件,而教育界连年以来之上述咄咄怪事层出不穷,惊心动魄,触目惊心,——难道纪委监察却不认为有必要彻查吗?!如此教育现状,继续听之任之,不仅令吾国斯文扫地,而且会从华夏文明精神之根本上毁灭几代人,以至令中华文化断子绝孙!悲哉,痛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