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西湖朵朵(杭州)2、霍跃亭(山东庆云)3、李宏允(山东)4、秦渭一剑(郝民权 *咸阳)5、成兴(江苏南通)6、王芳英(南京)7、月海轻舟(唐山)8、章寿(重庆 )9、权浩有(北京)10、南子苏(桂林)11、胶东人2011(山东)12、宁静致远(山 东)13、良好十三郎(广州)14、李振强(北京)15、王清义(沈阳)16、情系山水 (广东)17、赵文升(青岛)18、龙鑫诗语(吉林)19、骏马奔腾(山东)20、老妙音居士(北京)
二、律诗部
1、海外山人(委内瑞拉)2、日丽(西安)3、姜炳初(湖北)4、刘激扬(河北)5、秦 文(北京)6、吴雁程(广州)7、唐治云(桂林)8、蓝雀(青海)9、李家伟(黑龙江) 10、胡人(广东河源)11、陈少文(佛山)12、言家楼(北京)13、苏以淦(广东佛山 )14、云宫含姗(湖北)15、云阳(山东)16、贾谊辉(新疆)17、石啸(美国)18、 云水禅心(山东)19、与寂寥同席(四川成都)20、古文观止(辽宁沈阳)21、王道成 (四川)22、李坚(桂林)23、齐淑兰(北京)24、情系山水(广东)25、霍庆来(河北)
三、词部
1、吴树成(上海)2、丽贝卡(北京)3、姜训洋(武汉)4、永昌居士(山东)5、小小 流水(山东) 6、蕉下客(广东肇庆)7、王安珍(石家庄)8、老愚(武汉)9、沈青峰 (北京)10、肖玲(佛山)11、晚荭(广东)12、曾维清(贵州)13、梁国当(广东佛山)14,洪流清河(河南)


1、西湖朵朵(杭州)
粽子飘香绕,江神谷日临。
忠良千古唱,不必叹沉沦。
2、霍跃亭(山东庆云)
(一)
荆楚悲怀汨渚殇,龙舟竞渡祭端阳。
离骚一曲长天问,屈子英名万古芳。
(二)
汨罗端午竞龙舟,米粽香醪慰九幽。
湘水滔滔流万世,忠魂浩浩耀千秋。
3、李宏允(山东)
(一)
端阳佳节到,江上赛龙舟。
桂楫敲舷唱,九歌萦碧流。
(二)
水边怀屈子,角黍饲江中。
欲返犹回顾.,香薰五月风。
(三)
汨罗怀石殒,万古起悲风。
忧愤问天帝,荣枯何不同?
(四)
香囊衣上系,驱避害人虫。
寰宇扬清气,离骚荡雅风。
4、秦渭一剑(咸阳)
(一)
汨罗江畔看江波,疑是屈平唱九歌。
一缕忠魂随水去,千寻楚梦竟其多。
(二)
端午齐声祭楚天,群英激愤忆先贤。
无私境界山川恸,效国孤忠汨水眠。
5、成兴(江苏南通)
(一)
长怀逝者意深沉,屈子投江撼古今。
不信骚诗能读尽,中华世代有知音。
(二)
龙舟竞渡话端阳,九域人家角粽香。
一曲离骚晖禹甸,声声切切荡回肠。
6、王芳英〈南京〉
端阳户户粽馨香,竞渡龙舟舞楚湘。
屈子英名今不朽,九州代代祭忠良。
7、月海轻舟(唐山)
(一)
悲心慷慨汨罗江,青史铭碑日月长。
可鉴国殇明后世,龙舟击水赋端阳。
(二)
负石沉湘千古恨,汨罗轸念竞龙舟。
风骚并誉垂青史,盛礼香醇满玉瓯。
8、陈寿章(重庆)
江上竞舟抛粽频,千秋泪洒祭骚人。
杜鹃同泣悲亡国,哀郢声声痛楚沦。
9、权浩有(北京)
(一)
仲夏端阳哀乐起,先师伟迹情无比。
离骚不朽赋诗扬,爱国精神天地纪。
(二)
楚辞首创新歌赋,超过诗经比兴稠。
天地人间奇幻想,文学浪漫九州优。

10、南子苏(桂林)
(一)
岁岁过端阳,朝朝艾叶香。
龙舟千古盛,不见楚都郎。
(二)
端阳节至雨飞扬,洪水滔滔涌汨江。
竞渡龙舟擂鼓响,忽闻号角满城乡。
(三)
端午来临艾叶香,亲朋好友道安康。
雄黄粽子寻常物,避恶驱邪送吉祥。
(四)
时逢端午祭贤英,汨水江头唤祖灵。
夫子殉国千古事,龙舟竞渡号声声。
11、胶东人2011(山东)
五月晨炊粽米香,黎民祭奠屈原长。
传承艾草门前挂,喜看龙舟习俗扬。
12、宁静致远(孙云芳山东)
(一)
又到端阳泪满痕,断肠残照祭忠魂。
贤良品冠难酬志,唯有英名万代存。
(二)
千载沉冤恨未休,山河破碎几多愁。
香飘角黍端阳祭,一曲离歌逝水流。
(三)
汨罗江上泪滂沱,一代忠魂奈若何。
插艾除邪怀屈子,龙舟抛粽唱离歌。
(四)
端午登高望远思,沉冤千载尽人知。
九歌天问痴情句,磊落襟怀创楚辞。
13、良好十三郎(广州)
年丰足水祭河长,酒满杯盘叠粽香。
天震鼓鸣锣伞锦,前争力猛壮刚阳。
(回读)
阳刚壮猛力争前,锦伞锣鸣鼓震天。
香粽叠盘杯满酒,长河祭水足丰年。
14、李振强(北京)
仲夏重逢端午日,时时感触粽飘香。
随看浪涌龙舟赛,擂鼓惊天祭栋梁。
15、王清义 (沈阳)
(一)
秉烛更深弄秃毫,寻章觅句自煎熬。
纵然访遍三千士,最是风流一楚骚。
(二)
楚辞浪漫世无双,风雅垂名我大邦。
留取离骚歌一曲,英魂千古汨罗江。
(三)
黍粽雄黄美酒香,梦邀屈子举杯尝。
东寻西觅忠魂迹,唯有离骚万古长。
16、情系山水
战鼓催眠吊屈诚,忠魂逝水佑苍生。
且看云集东方浩,无愧当年爱国争。
17、赵文升(山东)
(一)
多少豪杰遗恨中,汨罗江水没英雄。
悲歌多为昏君唱,醉醒清浊两不同。
(二)
千年往事起思遥,楚国何独屈子昭。
两袖清风挥洒去,君昏臣暗不同僚。
18、龙鑫诗语(吉林)
(一)
悲情跃汩江,永世为国殇。
不朽离骚曲,诗山伟丽章。
(二)
时逢端午悼屈原,心绪难平赋感言。
国破沉江明夙志,千秋难觅此忠贤。
19、骏马奔腾||周海翠(山东淄博)
嫉恶如仇慨以慷,丹心只为楚潇湘。
激扬文字名章著,爱国忠君硕德芳。
20、老妙音居士(卷帘诗一组)
(一)
风舞旌旗水荡舟,喧天锣鼓绕寰球。
汨罗江上情千丈,屈子精神万古流。
(二)
喧天锣鼓绕寰球,振奋精神百舸流。
汨水凌波传盛世,屈原自此不需愁。
(三)
汨罗江上情千丈,鼓乐声催鬼魅愁。
揽月摘星今实现,乘风破浪未曾休。
(四)
屈子精神万古流,离骚道尽志难酬。
粽香飘溢承心事,华夏莘莘学子修。


1、海外山人(委内瑞拉)
(一)
读罢怀沙读九歌,沅湘景物任消磨。
尚留民俗庆端午,更著龙舟闹汩罗。
四面骚风吹浩荡,两堤林木舞婆娑。
年年岁岁人如鲫,来祭灵均感慨多。
(二)
徘徊寻觅汩罗江,万缕情思禁不住。
浩浩烟波山岳移,声声鼓点龙舟渡。
槐边披卷读离骚,石上推樽吟日暮。
泪湿衣襟吊屈平,英贤何以偏多故。
2、日丽(西安)
(一)
绯桃翠柳艳阳天,盛景宜人芷岸边。
鼓磬齐鸣湘汉动,龙舟竞渡汨罗穿。
唯君独醒留遗恨,奈自行吟举楚贤。
艾虎香囊芦叶粽,年逢午日寄思缘。
(二)
时逢端午艾囊香,重读风骚意感伤。
联谊抗秦明国策,举贤修法报怀王。
行吟泽畔朝天问,仰望星空唱九章。
屈赋楚辞传后世,汨罗遗恨永难忘。
3、姜炳初(湖北)
(一)求索
大夫含恨汨罗江,痛惜贤臣抱石亡。
百世龙舟励荆楚,千年号子响潇湘。
吟风默契碑铭刻,阅史传承气节扬。
天问离骚谁在诵,古今求索路茫茫。
(二)遗恨
竞渡龙舟追赤魄,抛投糯粽祭忠良。
渔父凄凄千古恨,离骚惨惨万年殇。
高居殿宇忧民苦,忍隐山林叹国亡。
效力无门沉汨水,一身正气逐波光。
4、刘激扬(河北)
(一)
端午多诗赋,粽飘榴月香。
仰头思泰斗,垂泪痛罗江。
橘颂英名远,离骚浩气长。
三闾黎庶念,千载论强邦。
(二)
似箭光阴又易年,艾蒿角黍祭屈原。
离骚剑气人人咏,雅颂词锋代代传。
万里山川恭泰斗,九州儿女敬高贤。
重吟楚曲思忠烈,萦绕心扉汨水边。
5、秦文(北京)
(一)
祭奠先贤哭汨罗,离骚恋楚唱哀歌。
几多愤慲几多爱,万代分封万代蹉。
报国燃情行烈事,舍生取义斥怂鼍。
悲吟凿否看青史,问古知今缅逝波。
(二)
汨罗江水向东流,承载离骚弔楚忧。
一句一声不绝耳,千秋万代咏怀悠。
山河破碎情尤炽,家国难回泪更稠。
确信大夫身未泯,狂抛香粽赛龙舟。
6、吴雁程(广州)
(一)
日近端阳吟楚辞,汨罗旷世未安怡。
陌逢逐鹿旌旒幻,祸起熏心奸佞持。
病国公侯标爱国,操戈牧野倒戈谁。
千年天问仍须问,船鼓敲醒龙与蛇。
(二)
阳极阴浮多气象,循天因果稻粱盈。
郁蒸万物期蓊蔼,逗嚷凡尘几变更。
五毒袭侵蒲艾抵,八邪陵轶庶黎惊。
连波瘟疫难休绝,屈子归来何以赓。

(一)
汨罗悔恨纳灵均,浊世孤芳孰与珍?
故国安危空献策,君王囹圄自疏臣。
离骚巨制情无限,天问宏篇意有神。
泽畔行吟天地暗,除霾玉宇几时新?
(二)
名扬世界屈灵均,璧玉生辉最可珍。
楚国图强真策士,诗坛创造大功臣。
民歌赋体熔赤炉,芳草美人蕴精神。
国粹传承兴禹舜,风骚雅韵唱酬新。
8、蓝雀(青海)
仲夏和风暖九疆,山河有幸覆霓裳。
君行一路心胸畅,日食三餐粽酒香。
杨柳青青枝叶摆,乾坤浩浩气声扬。
思亲游子归家意,欢悦盈怀至故乡。
9、李家伟(黑龙江)
(一)
竞渡深悲千载冤,汨罗波浪诉轩辕。
于今良相何人识,从此诗仙有墨痕。
击鼓三江昭屈子,摇旗五岳唤忠魂。
国亡身殒沧桑咽,把卷离骚和泪吞。
(二)
汨罗江上荡龙舟,始信千年岁月稠。
梦绕尘中惭不幸,魂惊物外恨难休。
屈心仍觉芝兰御,忍痛方知佞子头。
放逐仁怀家国事,大夫无愧那时侯。
10、胡人(广东河源)
端午该休却未休,犬儿昨晚下广州。
毒株变异频施虐,将士操刀逆行舟。
反复叮咛须努力,三番嘱咐莫烦忧。
粽香食料今齐备,何日归家语老头。
11、陈少文(佛山)
每逢端午雨涵烟,似为灵均泣恸天。
昔日沉江悲未歇,而今竞渡痛相连。
千波不尽离骚句,万里长吟香草篇。
欲教山河咸化酒,敬君一盏酹风前。
12、言家楼(北京)
(一)
乱世兴衰责自扛,英灵永系汨罗江。
忧怀国脉飞龙在,忍见秦雄楚庙降。
天问风华空绝代,九歌奥妙枉无双。
谁求庇佑重称霸,只盼魂归振故邦。
(二)
应时怀古动幽情,万首悲吟为此生。
不看龙舟延旧曲,忍听鼓乐续昌平。
柳丝钓水鱼虾暗,榴火分光日月明。
欲引骚魂悬艾草,推贤祭圣酹千觥。

新冠肆虐去年灾,冷不丁儿卷土来 。
幸赖国强施善策,还凭力合逐霾埃。
众人酸检疫苗注,我辈规依家里呆。
端午岂唯怀屈子,白衣天使乃英才。
14、云宫含姗(湖北)
(一)
时逢端午赛龙艘,香草葱茏竟比高。
楚国丹阳连骤雨,汨罗江水卷狂涛。
许为屈子灵魂应,感念黎民米粽抛。
天问至今仍有问,离骚自古领风骚。
(二)
卿自天生高贵身,更将香草视如亲。
一心求索安邦志,九死犹存济楚民。
虽被谄谗仍豁达,纵遭流放保清纯。
独醒世间何妨也,睁眼才能看本真。
15、云阳(山东)
(一)
为君肠寸断,漫漫汨罗伤。
且看雄魂在,应知艾草香。
渔歌传浩瀚,国士抱刚强。
浊酒江上酹,天心生玉祥。
(二)
轻阴薄雾悠悠水, 寒影风吹柳岸边。
一叶孤舟波浪去, 千年楚客艾香牵。
当时留得文心在, 是日终将薪火传。
如此忠贞今复用, 无须世世恨江天。
16、贾谊辉(新疆)
楚河上下吐诗香,一缕冤魂诉国殇。
纳谏几经遭诋毁,坦言数度被流亡。
离骚倾注贤臣血,天问追怀志士伤。
默写新文思屈子,低吟旧作赞君狂。
17、石啸(美国)
(一)(通韵)
汨怨江潮泪涌泉,潇湘屈子永铭悬。
一腔热血怀沙恨,满腹经纶写巨篇。
浪卷悲歌云雨动,鼓催飞棹赛舟喧。
诗心朗月忠魂祭,竞渡扬帆傲九天。
(二)
壮烈英魂今古颂,争流百舸祭端阳。
江河吼彻歌贤圣,山岳声穿怨楚王。
裹粽悲情湘水泣,抱忧斑竹赤心扬。
离骚绝唱留芳咏,天问千词载史章。
18、云水禅心(山东)
(一)
菖蒲艾草粽飘香,端午又逢屈子殇。
一缕幽思牵梦远,几回哀叹付清狂。
沉沉雨骤敲心碎,漫漫烟飞觉夜长。
更著英名流百世,倾情泪洒自沾裳。
(二)
汨罗江畔祭端阳,屈子忠魂荡昊苍。
波涌龙舟鸣鼓气,风吹艾叶染云裳。
离骚吟啸荆门老,天问歌行楚泽荒。
一曲悲情千古恨,青山依旧鉴忠良。
19、与寂寥同席(四川成都)
江水幽幽过几村?东流滚滚入天门。
人巡旧迹肝肠断,国折英梁日月昏。
缈缈时空难隔泪,滔滔浊浪不留痕。
薰风两袖君何在?五月粽香悼楚魂。
20、古文观止(辽宁沈阳)
(一)
汨罗江水古今流,屈子含冤楚国羞。
不纳忠言空有志,难舒愤懑暗无舟。
离骚惊梦红绳系,天问扎心青粽投。
哀悼千年端午泪,讴歌万载刻春秋。
(二)
端午雄黄粽叶鲜,汨罗江岸后人怜。
插蒿驱病赛舟鼓,接福缠绳唱楚篇。
屈子丹心东逝水,笙箫惊梦北流年。
千秋天问谁能懂?一曲离骚化雨烟。

(一)
忠魂屈子赋骚长,报国无门汨水亡。
苦雨凄风斑竹泪,金诗雅韵玉文章。
一杯雄酒驱妖孽,万代芳华范璴光。
艾草菖蒲如宝剑,龙舟糯粽正飘香。
(二)
烽烟战国论兴亡,秦楚称雄武力强。
屈子忧伤投汨水,离骚凄苦化端阳。
龙舟击浪抛银粽,菖艾悬扉释剑光。
筑固长城明古训,一轮红日出东方。
22、李坚(桂林)
(叠韵二首)
(一)
砚怀明镜此生磨,桨楫舟帆度劫波。
善策虔呈逢佞小,忠肝敬奉遇盲疴。
芝兰驱秽风传馥,皓月凌穹光映魔。
壮志未酬离浊世,濯身洁水浪长歌。
(二)
剑胆芒锋须砺磨,匡时拯国踏澜波。
掏心竭力酬宏志,剜肉医魂治世疴。
浩气九州能励魄,灵光千载自惩魔。
连年舟赛龙威奋,高耸丰碑寰宇歌。
23、齐淑兰(北京)
(一)
端午来临忆屈殇,离骚新体咏华章。
忧民危难思思虑,爱楚忠贞念念狂。
天问无言心破碎,职丢流放意茫茫。
怀沙沉水诗人去,一代大师千古芳!
(二)
泪罗东逝水,千载溢忠津。
祸国南妖辈,殃民忤逆人。
山河皆积怨,天地共悲呻。
屈子身心碎,贤明志未臻。
24、情系山水(广东)
又逢风雨龙舟竞,不觉浮沤鹤发长。
今古人生多感概,是非世道暗忧伤。
悲歌洒泪离骚曲,读史惊心雅颂刚。
落落忠魂空漏影,绵绵楚水永流芳。
25、霍庆来(河北)
(一)
诗朋端午共游园,屈子雄篇诵几番。
翰墨融情书浩气,歌声浸梦唱英魂。
吾吟天问豪怀涌,尔咏离骚热泪奔。
菡萏盛开如有意,馨香脉脉醉朝暾。
(二)
傲骨忠肝何处寻?一腔热血万民钦。
怀沙句里舒豪气,渔父篇中付赤忱。
求索融含贤哲理,独醒浸润敬虔心。
香蒲糯粽遥相祭,再读宏章泪满襟。


(一)采桑子*龙舟赛
烟波江上闻征鼓,飞渡龙舟。
飞渡龙舟。一往无前,争渡意方遒。
端阳每忆离骚赋,古韵悠悠。
古韵悠悠。魂魄归兮,我欲向天求。
(二)江城子*裳榴花
石榴花艳照朱明。
日新晴。丽人行。
似曾相见、罗袖影婷婷。
正是那年初识面,三顾笑,一生情。
2、丽贝卡(北京)
(一)江城子*祭屈原
汨罗潮涌又端阳。艾蒿香,麦花黄。
悲唱离骚,留世慰衷肠。屈子投江魂在否?
天问璨,九歌彰。
骚人激愤墨花扬。借屏光,撰华章。
荆楚笙歌,浩气铸潇湘。 一统秦皇千古颂,
天地鉴,世无双。
(二)鹧鸪天*龙舟赛
饰彩龙舟汨水昂,磨拳勇士聚湘江。
九州豪气冲天宇,万众呼声激众郎。
旗猎舞,鼓铿锵,雄风俊傲破涛航。
灵均渚芷酬吾志,宏著离骚永世芳。
注:灵均,屈原之字。后引申为词章之士。
3、姜训洋(武汉)
渔家傲*端午追思(中华新韵)
粽子飘香屈子祭,龙舟水走群山立。
楚梦惊残诗赋忆。心泪泣,清清醒醒遭人嫉。
国破心亡身赴汨,乡关不舍情难系。
觅尽楚天国万里。身无寄,投江唤醒千夫义。
4、永昌居士(山东)
(一)凤凰台上忆吹箫*端午节寄怀
时至端阳,夜飘丝雨,晓晨登上层楼。
看霁阳初照,绿满平畴。
追忆春秋故事,怀屈子、楚水渔舟。
销魂处、非关世事,不系春愁。
悠悠,古今过往,悲逝者如斯,岁月难留。
念历朝人物,烟散云收。
休道青编无据,俱刻在、黎庶心头。
包香粽,年年此时,墨客同酬。
(二)水调歌头*端午节寄怀
未饮艾蒲酒,但念汨罗江。
紫毫挥处,倾尽情愫谱哀章。
问取黎民所向,检点流年过往,青史耀三湘。
短句诉风雨,长调谱沧桑。
拚却死,谢天下,震朝堂。
文人墨客,千古诗赋诉衷肠。
短棹轻舟可见,角粽悲声撒遍,雄鬼可还乡?
曲尽俗尘事,一卷读兴亡。
5、小小流水(山东济宁)
(一)潇湘逢故人慢*随思端午
随思端午,盘源流信仰,天象龙形。
楚人竟舟行。这民俗开展,已是曾经。
风烟尽过,看潇湘,屈子难鸣。
惜诗客,魄飞魂散,幸留墨迹遗声。
红尘叹,多杀伐,泪难呈,更知无道流行。
望寂寞微星,可昭示贤臣,回引神灵。斯人已去,愿长问,谁浊谁清。
尧山忆,曲终长啸,国君负我心惊。
(二)買马索—屈原
赞灵均。思楚图强向谁说。
青年历炼,几多星汉思明辙,
清姿伟岸,素心周密,变革陈规巴山月。
奈间疏,放逐江陵,却获凯歌旭辉发。
奇绝,洞观秋水,寓言君意,舍我其谁尽高洁。
最恨迷途难返,仁心宽厚前锋折。
风云叱诧,岁月模糊,无力回旋朝堂没。
叹影孤,万言天问起处,贤才竟身滑。
6、蕉下客(广东肇庆)
(一)永遇乐*端午节
青杏黄梅,麦收季节,时晴时雨。
绿柳摇风,池荷展翠,节气逢端午。
裹蒸香逸,菖蒲艾草,系挂庭前门户。赛龙舟、欢声雷动,万人空巷争睹。
登高北望,潇湘难见,心念汨罗江处。
手捧芝兰,《离骚》《橘颂》,犹记铿锵句。
轻言相告,民安国泰,《天问》火星漫步。
汝应笑,中华屹立,五洲敬慕。
(二)南乡子*辛丒端午节
忆昔赛龙舟,锣鼓喧天震翠楼。
艾草菖蒲门上挂,悠悠,美酒三杯未够喉。
东望使人愁,变异新冠闹广州。
众志成城酣战急,方遒,端午居家莫出游。

(一)临江仙*端午
备了酒香黏粽子,雄黄烟袅轩窗。
坐厅独饮品沧桑。盼亲同此节,欢喜享时光。
寂静庭院生怅绪,阶幽凄入柔肠。
一帘梦挂碧云苍。容浮映月后,雅影进眸旁。
(二)唐多令*端午念故乡
芳草满坡冈,枇杷染色黄。
缕缕青,环绕篱旁。
阁下挂蒿香袅袅,金麦老,又端阳。
佳节念川庄,两城千里疆。
隔河山,愁转柔肠。
赋首拙词题祝福,常喜悦,体安康。
8、老愚(武汉)
南楼令·端午祭屈子
天问响千秋,风骚耀九州。
伴行吟、肝胆同俦。
酒酹东湖掀玉浪,停凤辇、遏龙舟。
爱国贵同仇,兴家珍共谋。
抗疫情、鹤杳云愁。
又渡难关欣告慰,屈夫子、应安休!
9、沈青峰(北京)
拨珠令·魂
魂,绕汩罗江诸水滨。
端午,龙舟竞发频频。
屈夫子,贤才屈煞人。
离骚九歌,辞祖豪文。
凄凉幽怨调,为心君。
忠贞爱国情怀,系民。
浊世难浮正义身,沦。
10、肖玲(广东佛山)
浣溪沙*端午感怀
时近端阳艾叶娇,玲珑棕子系丝绦,一杯黄酒起风潮。
犹忆屈原歌愤恨,忽听江上浪咆哮。龙舟竞渡奠文豪。
11、晚荭(广东)
(一)御街行·庚子年端午慨叹
遥空新月繁星小。淡淡愁云缈。
庭中老树影犹单,蝉寂无声夏老。
信风惆怅,乱离处处,贫病何时了。
离骚天问凄凉调,端午时来恼。
世情衰恶远丰年,人境太平怎找。
九歌谁赋,古魂一笑,文客言微少。
(二)水龙吟·屈原祭
楚乡遗俗循端午,屈子忠魂词赋。
离骚轻唱,九歌感慨,丹情难吐。
天问怀沙,美人绝唱,存留千古。
汨罗吊英灵,艾香清苦,粽香糯、雄黄诉。
历世贞贤细数,有几多、俊豪义主。
浑身大略,竟招缺憾,寻魂几度。
泪和酒悲,念思人远,魄归冥路。
叹情痴梦断,怀忠无着,恨鸿无遇。
12、曾维清(贵州)
中呂.山坡羊 *屈原
(一)
河江斜贯,
金刀空按,
家亡国破硝烟漫。
水微澜,
日昏残,
天旋天荡兮云黯,
一躍大江兮浪叠串。
风,直叹叹。
花,血璨璨。
(二)
骚章宗祖,
忠心空古,
路长漫漫环狼虎。
艾蘭枯,
血霞铺,
云龙风虎霓虹堵,
天荡汩罗亡国灭楚。
惊,魂砺土。
悲,心裂土。
13、梁国当(广东佛山)
沁园春*端午抒怀
一石怀沙,三楚悲泣,九歌怒号。
叹疾风横雨,千秋冤愤;潜龙激浪,万古孤标。
沧海桑田,烟霞岁月,百二金瓯紫气豪。
创鸿业、炳康庄大道,歌舞妖娆。
江山美景多娇。适“天问”、“祝融”幻碧霄。
看煌煌旭日,辉光海岳;洋洋时代,势卷春潮。
大野为笺,长河作墨,理想蓝图着力描。
祖国颂,共和谐世界、喜看今朝。
14、刘弘(河南项城洪流清河)
岁月匆匆驹过隙。
汨汨江心,
端午中华泣。
逝者水中长叹息,
精忠报国身飞翼。
一跃孤魂无处觅。
米粽飘香,
后辈龙舟忆。
三十功名常触壁,
八千里路乌云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