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编辑:周玉蓉 黄少樵
端午即吟
黄少樵
端午追思屈子殇,汨罗呜咽泣忠良。
倩君矫首休天问,天问九歌愁更长。
和少樵兄《端午即吟》原玉
陈天培
端午又逢哀国殇,昏君不悔失忠良?
千年民俗诗魂在,五日江河锣鼓长。
和少樵吟长《端午即吟》原玉
陈禹湍
唱罢离骚愁国殇,问天不应屈贤良。
千秋端午传遗训,锣鼓声中诗韵长。
敬和黄老师《端午即吟》原玉
士心
屈子汨罗千载殇,滔滔不尽哭贤良。
九章天问今谁答,难语书生哀叹长。
敬和少樵老师《端午即吟》原玉
庄荣辉
屈子端阳痛此殇,汨罗愧我失贤良。
忠魂空洒愁中落,壮志难酬悲叹长。
次韵黄少樵老师“端午即吟”原玉
林垂枨
锣鼓龙舟哀国殇,缅怀三闾悼才良。
离骚天问传千古,谴责奸邪万恨长。
依韵敬和黄老師《端午即吟》
黃晓明
端阳角粽汩罗落,国丧忠臣泣栋梁。
唱罢离骚哀叹问,千年祭拜念绵长。
次韵黄少樵老师《端午即吟》
吕世立
屈子投江禹甸殇,九歌天问表贤良。
忠心赤胆伏吟久,报国无门仰叹长。
次韵黄老师《端午即吟》
周玉蓉
东流逝水楚江殇,端午年年祭俊良。
一曲离骚歌屈子,龙舟竞渡汨罗长。
林士东
此日沉吟叹子殇,几多冤屈感君良。
未酬壮志身先去,词赋留传韵且长。
卓主松
吟唱离骚思若殇,楚江悔怅恸贞良。
九歌天问怜贤俊,舟棹汩罗怨恨长。
次韵小桥流水《端午即吟》
叠趣庐主(郑斌生)
重读离骚忆若殇,最悲汨水夺邦良。
年年岁岁诗人节,不尽情丝万里长。
柯新基
一跃纵身为国殇,汨罗夜夜哭贤良。
忠魂孝节留人世,日月同辉共久长。
依韵敬和黄少樵师《端午即吟》
陈颖桔
汨罗曲似九回肠,悼念诗吟屈子殇。
千古骚人泪不尽,只因痛失一贤良。
依韵黄老师《端午即吟》
陈瑞钦
束艾悬蒲糯粽香,龙舟竞渡正端阳。
斯人西去《离骚》在,屈祖忠心万代扬!
次韵恭和黄老师《端午即吟》
陈义兴
凭吊端阳正则殇,神州千载颂贤良。
九章天问垂青史,粽祭龙舟汩水长。
七绝 辛丑端午
龙舟竞渡祭龙神,艾草悬扉避疫氤。
但愿长无屈原怨,清吟雅颂福齐臻。
次韵卓主松吟友《辛丑端午》
又逢端午倍伤神,汨水江边紫气氤。
或许离骚名不朽,犹酬橘颂万方臻。
端午感吟
艾草初枝挂屋前,龙舟未动水江边。
屈原壮志虽无尽,后辈情怀粽子连。
七律 端午
何清炎
(一)
端阳佳节寄真诚,老骥无知感慨生。
愿效艾符趋习俗,皆祈蒲酒话承平。
鬓霜日日添兴咏,词律年年映苦情。
赖盼宾朋同心曲,松风理解德馨名。
(二)
端午祭屈原
忧国怜生万代师,屈原被谗汩江思。
《离骚》千古成骊唱,《天问》九霄传史诗。
遗恨忠良多蹇舛,追酬壮志几悲词。
铮铮傲骨留芳册,岁岁端阳颂《楚辞》。
七律 端午寄思
一曲离骚感概多,端阳香粽祭清河。
问天楚国含双泪,哀郢湘江抒九歌。
曾诉风流经世恨,况闻尔雅此时波。
倾心欲唤忠魂醒,竞渡龙舟震汩罗。
次韵周玉蓉吟友《端午寄思》
诗祭屈原今古多,年年此际叹山河。
文心皎皎留清啸,江影泠泠作浩歌。
天问怀沙千叠恨,国殇失路几重波。
骚朋端午空余酒,旌蔽日兮悲汩罗。
自古龙舟五日多,哀思不尽满江河。
英风拂起铺天彩,锣鼓飞扬动地歌。
大略雄才张正气,经纶饱腹涌洪波。
唏嘘千载诗魂壮,无力安邦投汩罗。
七律.端午怀古
菖蒲角粽香飘户,旗艳龙舟擂竞鼓。
屈子真忠日月昭,熊槐轻信春秋苦。
秦軍铁骑踏都城,楚国楼船焚野浦。
仰叹汨罗何所思,千年遗恨凭谁吐。
次韵林士东吟友《端阳怀古》
楚王昏聩献庭户,不信秦师动鼙鼓。
忧国常悬孤剑狂,忠君总是寸心苦。
贤臣问讯对归舟,渔父关情惊别浦。
发愤怀沙思美人,离骚重唱若初吐。
七绝 今日端午
每年初五粽飘香,爱国诗人屈子殇。
缘为丹心情永驻,龙舟竞渡送安康。
依韵蓉姐《今日端午》
端午情浓粽子香,龙舟起早待登场。
喧天锣鼓呼声乱,满座庭台笑语狂。
依韵玉蓉秘书长《今日端午》
俞建平
今逢仲夏又端阳,吃粽悬囊纳福祥。
竞渡龙舟飞似箭,哀怀屈子殉身殇。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