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其书法原来也这么美!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到了中晚年的时候,落魄江湖,生活潦倒而凄惨,令人叹息。在明代中晚期的时候,整个太湖流域仿佛汇集了全天下的灵秀之气,在这个地方,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艺术巨匠。

比如一代文宗吴宽,一代画坛宗师沈周,一代小楷名家王宠,一代草书大师祝允明,还有诗词闻名天下的徐祯卿,书法高人李应祯和徐有贞,而唐伯虎乃是其中的佼佼者,无论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并且“连中两元”,从院试的案首到乡试的解元,从市第一,考到了省第一,足以见其才华。
只可惜后来唐伯虎被迫卷入到了一场科举舞弊案当中,使得他心灰意冷,离开了万千文人心之所向的官场,与之相反的是文徵明与王宠,文徵明考了7次没考上,以至于其名气大了之后,被朝廷封为了“翰林院待诏”,给了他的一个虚职,圆了他的科场之梦。

王宠教出了许多学生,纷纷得中,而王宠却一次未中,并将其满腹的才情,寄托与书法当中。
唐伯虎离开科场之后,以卖字卖画度日,生活偶尔还靠朋友接济,当然,也正因为如此,在明代中晚期昏暗的官场当中,少了一位可有可无的官僚,而明代的艺坛,多了一位旷古绝今的大才子。
唐伯虎在书法和绘画上的造诣极高,他的仕女图继承了五代以及宋元的画风,细腻多姿,有着极强的写实色彩和浓厚的文人气息,在人物画领域堪称魁首。

在书法上,唐伯虎最初的书法是有时风的,更多受到了文徵明的影响,而后在此基础之上,上追宋元,在元代赵子昂的墨迹当中用功甚多。
文徵明的绘画作品传世较多,但其书法传世作品极少,其中最为珍贵也是最长最大的一幅巨作,要属他的《落花诗册》了。

这件作品的内容是一群文人在一起饮酒乐甚时的唱和之诗,有文徵明、徐祯卿、吕常等江南顶级文人,一共汇集了47首极为精彩的诗歌,有着浓厚的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气息。
唐伯虎作为这47首诗歌的抄写者,用笔精稳而自然,落落大方,充满了浓厚的书卷气息。
从唐伯虎的书法当中,我们看不出高明的笔法,也没有较为繁复的矛盾变化,通篇仅仅是平铺直叙的书写,但是整幅作品却能够透露出浓厚的书卷气和文人气,达到了文人书写的一个高峰。有网评说:这才是最美的中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