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毛板船
(听宝庆人讲宝庆故事)

(10)
从沿江桥头的水府庙简易码头上船,经资江一桥,昔日米码头、沙码头,船头向左,飞快地驶向充满神奇色彩的高庙潭。
这一带是宝庆古城的著名景区。有俗称“高庙”的关帝庙,有雄峙绝壁的双清亭。
我小的时候常常喜欢到这里来玩。
那个时候听说过一个很美妙的神话传说,说高庙潭里有一只“金鸭婆”。(我们这里的方言管鸭子叫“鸭婆”)
这只“金鸭婆”曾经属于一个贫穷善良的老婆婆,她晚上看见鸭子在一个聚宝盆里游水,它扑腾出来的水花立刻就变成了金豆子银豆子和珍珠宝贝。
后来,官府要强抢,老婆婆就将金鸭婆扔进了高庙潭。
高庙潭水波平浪静,水平如镜,清碧如洗,深不可测。
官府尽管遍寻水性高超的水手,几经打捞,也没有捞到一根鸭毛。
有人说,谁要是找到了“金鸭婆”,那他的子子孙孙就吃喝不尽了。
于是我小小的脑袋瓜里就冒出一个可笑的念头,那天我要发明一个潜水设备,把那只“金鸭婆”捞出来。

既说到从水府庙上了小游艇,就不得不说说宝庆古城一个著名的古迹的水府庙。
这里虽然算不得“宝庆十二景”,却也是一处风光旖旎,雄峙两江,热闹非凡,令游人流连忘返的所在。
耸立于邵阳闹市区的水府庙,遥对白沙洲边的北塔,毗邻砥柱矶上的双清亭。
河对面是宋代理学大家周敦颐以永州通判摄邵州事时所筑建的“爱莲池”。

有人说,那篇脍炙人口的《爱莲说》即周大师写於此地。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却认为应该是写于赣州。
我们不是历史和考古学家,搞不清楚,因此也不敢妄言。
但我偶尔翻阅古籍《宝庆府志》,见到有关宝庆爱莲池和周子著《爱莲说》的记载,上面的确是清清楚楚地写着,“爱莲池,宋周濂溪先生观莲处。在邵著爱莲说,见本传。”(见《宝庆府志》图片)

虽有证据,我仍不想在这里坚持,以免引起口舌之争。
水府庙的地理位置相当好,背依巍巍东山寺,下俯滔滔两江水。
近处停泊的艇橹,天际飘来的白帆,远远就能看见这座耸峙在江边的神奇美丽的庙宇。
于是,满载着煤炭松木或桐油土纸等土特产,准备驶向洞庭或远下汉口的毛板船、桐爬子、摇撸船等各类大小船只来到水府庙前,纷纷驻泊系缆。
船家洗手更衣,备好香烛三牲,抬进庙来。毕恭毕敬地焚香顶礼,虔诚地膜拜水府诸神。
祈求各路水神保佑他们顺风顺水,一路平安。

祭完河神,众船家便抖擞精神,扬帆起航。
三月桃花,春汛水急,一路放歌,顺江北去。
豪爽的船家更是唱起资江号子:“资水浪高千里行,水府庙中敬河神;顺风顺水下洞庭,欢歌笑语半入云。”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