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即日起征集优秀端午专题作品,经审核入选。邮箱见文后。 -鸿雪诗词

辛丑端阳有咏
(一)
飞龙得日又逢端,伫立南风吊屈原。
一树红榴应照眼,千丛碧草恐销魂。
何须节问周朝粟,真可文修楚国冤。
皆说独醒惟此子,郢都遗事忍重论。
(二)
枉读离骚逸兴多,空将岁月作消磨。
一生留意江郎赋,重午驰心渔父歌。
衡岳高巍惊沛雨,湘江浩渺起沧波。
长传文藻悲迁客,只叹仙乡烂斧柯。
(三)
依前重午总归家,一寸心情分外嘉。
先食飘香青箬粽,再烹沉醉紫茸茶。
山前映日榴趋旺,溪上笼烟柳更奢。
因是雄黄入佳酿,会须敲句酌流霞。
(四)
午日悠闲结胜游,但因怀古却添愁。
云深巫峡人何去,水急湘渊浪未收。
已见门头悬凤艾,犹闻江上竞龙舟。
千年虽有遗篇在,何以招魂句勿酬。
(五)
情浓自觉几分痴,端午无由懒赋诗。
往昔曾经铸阳燧,而今犹见挂钟馗。
参差天上忧空切,断续人间吊未知。
游客皆陈三酎酒,歌声恐不似当时。
(六)
变体文章死后名,椒兰萧艾不相争。
烟霞撩眼神无乱,松竹融风气更清。
往事千年屈原恨,沧波五月女嬃情。
美人香草今何在,惟有遗篇续正声。
(七)
浴兰角黍乃佳辰,尚有清歌吊放臣。
楚恨何须怨秦阙,骚章不必托湘神。
庙荒贾谊浮云似,沙冷屈平烟水珍。
须信留传千载后,龙舟还会竞江滨。
(八)
一例诗人可九州,直臣义与国同休。
风流郑袖今应尽,隐逸陶潜古亦悠。
巫峡闲人樽节酒,罗江骚客棹孤舟。
寒泉千勺何能奠,忠魂不吊恐无由。
(九)
诗朋偶遇难为别,薄暮长歌且细听。
数历峥嵘头已白,重逢故旧眼终青。
应斟浊酒堪同醉,不入清流效独醒。
归棹正临端午节,闲心一片本无形。
(十)
仍识江声似旧时,夕阳斜照屈原祠。
九歌物外空悲切,五日尘间浑不知。
悬艾题符当好处,浴兰纫佩正相宜。
渡口画船谁欲买,临风划棹动涟漪。
(十一)
端阳今是诗人节,又唤儒生续旧题。
谁把经书楚骚继,其将法统冕旒稽。
唐时李杜储鸿雪,宋代苏辛铺紫泥。
酒酹江河诚不废,斯名早与白云齐。
(十二)
又得南风雨送凉,溪蒲野艾见庭堂。
汩罗浪涌千年恨,角黍盘盈万户香。
鱼腹何堪储怨恚,龙舟自会激文章。
棹歌只作空愁思,碧水牵心入梦长。
(十三)
龙舟竞渡动晴川,故事当知吊楚贤。
屈原自意醒趋死,李白倾情醉入仙。
怨恨伤心汗青刻,骚章变体史臣编。
感怀吟罢人何在,唯见沧波似旧年。
(十四)
恐是黄鹂不住鸣,榴花五月暗撩情。
青梅黄杏何时熟,碧水丹霞此日清。
楚泽曾昏骚入史,尧天正朗酒行觥。
长留习俗俱如旧,工句何愁写不成。
(十五)
又迎佳节入端阳,拂面熏风夜入窗。
衡巫当知随楚俗,湘沅亦可驶吴艭。
无须快意高成调,自许悠吟曲换腔。
读罢离骚生感慨,豪情漫寄汩罗江。
(十六)
五月庚晴逢胜日,苍龙七宿正中天。
云开山色闻尧颂,风送莺声入舜弦。
水树离披瑶苑景,峦峰点缀上林笺。
灵均已去成终古,只有清音千载传。
(十七)
骚人晚祚趋高节,夜钓清风明月悲。
不必破城嗟白起,无须拜相说张仪。
江波浩渺频回首,国事凄迷只皱眉。
愁绝中流缘抱石,魂归碧水叹湘累。
(十八)
听叫子规虽人魂,孤忠已与史长存,
辞官保节推陶令,系国捐躯重屈原。
千载难消鱼腹恨,一心思报楚家恩。
不堪肠断回眸处,吹浪悲风云梦吞。
(十九)
灵均祠庙枕江沱,自古骚魂入道科。
总有山民作樵伐,更无墨客不渔歌。
蛰龙只弄三湘笛,箫鼓空闻七字哦。
猿鹤林泉图隐逸,余生只是恨蹉跎。
(二十)
五日何能宴席耽,诗人醉后未难堪。
驰來野色歌犹好,消去炎威酒更酣。
唐代不妨尊李杜,楚乡无复重庄聃。
便携浩气随云上,高节凌空只会惭。
(二十一)
临流吊古诵离骚,若问怀沙不復聊。
徒遣湘汀连月雨,似闻野渡永年潮。
波声此日势弥壮,鱼腹何时恨可消。
荆楚应知迁客梦,忠魂总向汨罗招。
(二十二)
重午张筵鼎煮鱼,日长何以少文书。
侑尊频举难能别,分艾诚颁却可居。
入梦真堪辞浊世,学诗恐会涉清渠。
柳丝荷叶倾心赏,绮丽风光乃有馀。
(二十三)
百年无负太平时,瑞日晴光耀紫微。
花气氤氲藏雨幂,蒲风淡荡拂云旂。
又看客里归心急,未觉吟边韵意违。
楚水遥遥又端午,江楼期尔傍凫飞。
(二十四)
百毒滋生古代殊,钟馗曾亦下江湖。
悬壶只拟三年艾,亮剑因缘九节蒲。
满眼膏盲休烂漫,绕园草木启昭苏。
而今但见新冠事,自有英雄敌万夫。
(二十五)
朝云暮雨不伤时,插艾悬蒲又问谁。
荆楚雄图堪指顾,湖湘幽愤孰哀悲。
行吟自信应尊酒,赏景当然漫对诗。
渔父从来苦留滞,忧愁唯有此人知。
(二十六)
嗟叹孤忠志未伸,沧浪浩淼不通津。
风回寂寞馀香草,烟冷凄凉对美人。
几度难违离国敇,一生唯作苦吟身。
离骚有幸遗皋泽,诗到情痴自是神。
(二十七)
又临佳节旅游中,越调吴歌约略同。
碧映黄莺偕暖日,阴依白鹭起清风。
青山远望杨梅紫,绿地近看桑葚红。
尊酒兴阑人去后,夕阳犹自卧庭空。
(二十八)
欲补馀年几卷诗,老怀聊乐不能疲。
由来宋玉吟春日,非是屈原停笔时。
趁此青梅新酿熟,邀君绿柳燕歌随。
举尊吟罢无他事,云澹风轻总适宜。
(二十九)
湘沅清碧浩无涯,登上江楼眼界奢。
寒渚风吹堤岸柳,晴川日映石榴花。
屈原虽去犹千古,渔父归来正一家。
北望乡关未能语,鹧鸪啼处夕阳斜。
(三十)
晋雨唐风恐未休,乾坤胜概笔中收。
苍烟宿霭仙人遁,家国襟怀屈子忧。
一望青天空渺渺,万年碧水自悠悠。
方塘半亩孤山挺,可倚高贤近斗牛。
诗人之节 快乐端阳
辟邪驱毒 永葆泰康

作者简介
朱超范,号於越散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杭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野草诗社副社长,鸿雪诗词顾问,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近年著述《凤岭吟笺》、《湘湖行吟》、《湘湖风韵五百咏》、《西湖拾韵五百咏》、《钱塘龙韵五百咏》、《浙东唐诗之路渔浦五百咏》、《砥砺吟行》、《於越散人吟草》、《秋声吟稿》、《四时吟稿》诗词十部。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对联》、《诗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民晚报等刊物及中宣部“学习强国”、“党建网”等媒体平台。

本刊特邀顾问: 刘 征 周笃文 李元洛 (添加中)
总顾问: 蔡世平
总编:徐吉鸿
本期编辑:灵 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