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子状元传奇》小序
文/陈守印
东原传奇事,状元父与子
原著毕长代,享誉载史籍
才女雷道菊,连载作分期
吾辈皆有幸,寻踪赴故里



第七回 京城拜师
上回说到梁灏在赴京途中行侠仗义,先是在陈家集及时出手救了陈老汉,继而在开封城外河中奋不顾身又救了阎家千金。然而自己却不慎患上伤寒,耽误了科考。经阎氏全家精心护理痊愈后,与阎氏义结金兰,留下了一段有缘千里来相会,千古奇缘一线牵的世间美谈。
再说梁灏在阎家住下之后,心情渐入佳境。一来是阎家虽是富商豪宅,宅中却是环境优雅、超凡脱俗、书香四溢。二来是阎福祥不仅善于经商,而且饱读经书,亦曾经金榜题名,做过朝廷官员,只不过是因受人排挤,才辞官经商。所以家中古今书籍一应俱全,让梁灏目不暇接、如鱼得水。再者是阎晓薇天生丽质,虽是富家千金,却知书晓理,是一位可遇不可求的绝世佳人、红颜知己。在这里住深宅院落,有群书博览,得知音陪伴,看古树奇木,赏流水亭榭,恍若世外桃源。让梁灏感到如同生活在人间天堂一般,心中惬意无比,学业大为长进。
如此不知不觉中过了一月有余。一天,风和日丽,暖气吹堂,阎家来了一位贵客。客人在客厅落座之后,阎福祥便让阎晓薇请梁灏到客厅见客。
梁灏正在看书,听阎晓薇说家中来了贵客,义父让其前去会见,便立即来到客厅。只见上座坐着一人,约三十七八年纪,方面阔口,眉清目秀、白面细髯,身高七尺五六,身着深蓝色苏州丝绸长衫,头戴方巾,中镶方玉,手持折扇,气宇轩昂,一派文人雅士高风。
见梁灏来到,阎福祥便对梁灏招手说道:“灏儿快来见过王大人!”
梁灏见义父招呼,连忙上前深施一礼道:“小生东平梁灏见过王大人。王大人名闻天下,如雷贯耳,令学生仰募久矣,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见到梁灏施礼,客人随即起身还礼并问阎福祥道:“请问仁兄,这位公子是何方人氏?”
阎福祥笑着介绍说:“这就是愚兄方才向贤弟提及的梁公子。乃是愚兄最近新收的义子,东平府须城县原三品县令梁维忠老大人之孙、东原学子梁灏。此次来开封应考,因小女落水施手相救,受了伤寒,误了考期,暂住寒舍,以待下次开科,还望贤弟过望。”
这位客人便是当朝大名鼎鼎的王禹偁先生,字元之,山东巨野人氏,太祖皇帝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现为当朝重臣、翰林学士。年初奉旨离京公干,于前几日方才回京。因与阎福祥是莫逆之交,二人时常推心置腹、无话不谈,故而是阎府的常客。
王禹偁见梁灏身材修长、眉清目秀,举止端庄、言行儒雅,心中已有几分喜欢,便自我介绍道:“王某乃山东巨野人氏,与公子乃是以衣带水、水土相连的邻居。方才闻听阎兄介绍,得悉公子乃东原名门望族之后,却严于律己,勤学苦读,且见义勇为、深明大义,令人佩服不已,王某愿与梁公子互学共进。

听到王禹偁赞赏自己,梁灏连忙再次施礼道:“王大人过奖,实不敢当。小生乃寒门子弟,谨守家训,一心只读圣贤之书,两耳不闻窗外之事。只求将来建功业于国家、谋利益于民众,从不敢节外生枝。至于救阎小姐于水中之事,纯属巧合而已。区区小事,不足挂齿,承蒙大人如此谬奖,令小生无颜以对、无地自容。”
王禹偁见梁灏如此谦恭,不禁对梁灏又增添了几分好感,又仔细询问了梁灏所读书籍科目种类以及对当前局势之见地,梁灏皆认真对答,又拿出随身携带的一篇文章《浅论唐代科举之得失》,呈递于王禹偁。王禹偁接过后仔细观看,见其文章不仅条理分明,且字迹清秀,甚合王禹偁心意,便随口问道:“不知公子书法师从何人?”
梁灏答道:“学生先是跟叔父学颜鲁公之楷书,后又师从本村私塾张珂端先生习东晋王羲之《十七帖》,在山洞读书之时再度拜玄清道长为师练习黄庭坚的草书,同时拜智真长老为师练习怀素之狂草。”
王禹偁听罢赞叹道:“难怪公子如此年轻,就已经有如此功力,原来是多经名师指点,集众家之所长矣。不知这几人书法究竟有何特点,值得公子如此青睐,公子可否说来一听?”
梁灏听出王禹偁先生是有意考问,于是略加思索便回答道:“颜鲁公之笔法雄浑厚重、刚劲有力、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学生观其久,以为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皆属天性也。王羲之书法,单就《十七帖》来说,书法结体稳健,书草如楷,从容不迫。笔法谨严厚重,左顾右盼,极有规矩,点画很少锋芒毕露,大都藏头护尾,富有立体感。尤其书画转折处如横折、竖弯勾等笔画,总是轻提重按,顿挫有致,笔笔送到,决不一滑而遏。通篇看来,好像是各自为战,但字字笔断而意连,行气贯通,轻重缓急,疏密得当,大小错落,美不胜收。学生临习数年,自觉是受益匪浅。”
听到这里,王禹偁与阎福祥相视一笑,点头称赞道:“好,还真是说到了点子上。”然后又对梁灏示意道:“继续说下去。”
“学生在山洞读书时,多曾受到寺院住持智真大师和道观玄清道长的关照与启示。智真大师以怀素《草书千字文》为材,每天练习不止。学生观大师之功力已经是炉火纯青,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每次观后,常令人有如醉如痴、心驰神往之感。初时,学生百练不得其法,大师亲历亲为,边写边讲,言该帖‘古朴淡雅,苍劲静穆,变化多姿而无张狂之态。以藏锋书写为主,其用笔流畅,筋骨内含,结体平稳匀整,朴中含巧。章法极守法度,开合自然,一丝不苟、平淡天成。’大师教学生在峭壁之上以大笔蘸清水书之,每天半个时辰,从未间断。玄清道长之书以效黄庭坚见长,常书《李白忆旧游诗卷》,学生以为其功力业已达到出神入化、登峰造极之地步。道长见学生有求学之志,便教学生以树枝木棍代笔,在平地之上铺三寸沙土练习,每日半个时辰,亦不敢有半点松懈。”
听到这里,王禹偁与阎福祥悄悄对话道:“想不到这崇山峻岭之间竟然隐藏着如此高雅之士,即不能立于朝廷之上为国效力、也不能坐于公堂之中为民众造福,实在是可惜呀。”
尽管二人音量极低,却不料梁灏耳尖,早已经听得真真切切,便对二人说道:“大人有所不知,两位高人或坐于寺庙之中诵经,或行于民众之间传道,皆深得百姓拥戴,东原民众所受教化,绝不次于其他任何地域,境内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为官者,多是清正廉洁之士;为民者,少有作奸犯科之徒。曾有文人墨客评介说:两座庙宇,可抵数万官兵(维持社会秩序);二位高隐,足胜多处衙门(教化民众)。”
二人听后,只是赞叹不已。想起书法尚未说完,王禹偁又问道:“公子以为黄庭坚草书《李白忆旧游诗卷》有何特点?”
梁灏答道:“学生曾听道长所言,说此帖是黄庭坚草书中的力作,全卷运笔圆润,造型优美,章法生动,字字错落有致,挥洒自如,奔放不羁,恣肆纵横,如骏马脱缰,无所拘束。整篇有如龙蛇起舞,又似江河波涛汹涌澎湃。常令人叹为观止。”
至此,王禹偁已经有意收梁灏为徒,遂对梁灏说道:“公子天资聪慧,悟性甚高,又得高人指点、且又肯勤学苦练,已具备成材四要素,前程不可限量。在下除常年临摹这几人之帖外,还经常研习孙过庭之书帖。不知公子对此书帖可有耳闻否?”
梁灏应道:“学生也常听几位师父说到孙过庭的名号,知其不仅是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而且胸怀大志,博雅好古。擅楷、行,长于草。师承二王,笔势坚劲,在唐代习二王书家中,有出于蓝胜于蓝之谓,并著有《书谱》二卷。学生久闻其名、仰慕不止,只是苦于《书谱》难得,一卷难求,故而一直朝思暮想,难以释怀。”
王禹偁听后微微一笑:“说来也巧,我这里随身携带有孙过庭之刻版《书谱序》与《书谱》临摹本,共分为‘溯源流、辨书体、评名迹、述笔法、诫学者、饬知音’共六部分,文思缜密,言简意深,在古代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另外,孙过庭草书笔法精熟,唐代无人与其相比。其《书谱》不仅是一篇文辞优美的书学理论,也是草书艺术的理想典范。卷中融合质朴与妍美书风,运笔中锋与侧锋并用,笔锋或藏或露,忽起忽倒,变化无穷。笔势纵横洒脱,达到心手相忘之境。公子可拿去细细钻研,将来定会有所用途。”一边说着,一边如同变魔术一般从衣袖中掏出两本厚厚的书帖,递于梁灏。
梁灏见状,不由大喜过望,连忙站起身来深施一礼,伸出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书帖,随后再施一礼道:“初次相见,学生便凭白收受大人如此厚重之礼,诚恐诚慌,不知如何回报大人?”
王禹偁笑道:“公子不必客气,坐下述话。吾与阎兄乃是莫逆之交,情同手足,久而久之乃成异姓兄弟,其女亦是吾女也。公子于危难之时,敢于奋不顾身,救吾女之性命,此乃大恩也。古人言‘小恩言谢、大恩不言谢’。吾以书帖相赠,与公子相比,微不足道也。”
梁灏再次起身致谢曰:“大人此言差矣,小姐不慎落入水中,学生从此处经过,纯属巧合,举手之劳而已,凡是年轻力壮、稍有良知之人皆可为之。此事万万不可再提,空令学生汗颜。”
王禹偁见梁灏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为人低调谦和,人品高尚,他日若能金榜题名,必定是国家栋梁之材。于是便有心向朝廷举荐。
却说这阎福祥虽是开封巨富,却也是诗书名流,和王禹偁交往极深且过往甚密。这次以接风洗尘为名请王禹偁过府,一来是想让梁灏拜王禹偁为师,进一步补充诗书学问,以利于下期科考。二来是想通过王禹偁让梁灏在京城结识更多的诗书朋友、社会名流,扩大知名度。三来则是借此机会以补偿梁灏为救女儿而耽误科考之遗憾。见二人有缘,交谈甚密,心中高兴,便插话对王禹偁说道:“小弟欲让梁公子拜贤弟为师,补习科举功课,不知吾弟意下如何?”
王禹偁听后不由大喜,谦虚地说道:“小弟承蒙兄长看重,若能得此高徒,平生之幸也,只是小弟学识浅薄,唯恐误了梁公子前程。”
阎福祥笑着对王禹偁说道:“贤弟乃当今鸿儒,朝廷栋梁,学贯古今、才兼文武,朝野上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敬?又何须过谦?”说罢,又对梁灏说道:“吾儿若能得到名师指教,金榜题名指日可待。”
梁灏自然是喜不自胜,面向王禹偁行叩拜礼道:“学生出身乡野寒门,承蒙师父不弃,荣幸至极。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天赐良徒,三生有幸。徒儿快快起来、无需多礼。”王禹偁说着连忙伸出双手将梁灏扶起。如此结果令三人皆大欢喜。
与此同时,阎福祥已经吩咐家人设下盛宴,又邀请了在京城的其他几位亲朋好友一同前来进餐,以示祝贺。
席间,因为客人多是长辈,所谈内容又多是与东京政坛商界有关联的话题,使梁灏难以插话,不免显得有些拘谨。王禹偁见状便有意提问道:“请问梁公子,贵乡可否有著名的风土人情?何不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番?也好让大家增长些见识啊。”
梁灏见师父有意问话,心中稍安,忙回答道:“想我东平,古称东原,乃是由黄河与汶水冲积而形成的东部大平原。‘东平’之名出自《尚书·禹贡》‘大野既潴,东原底(音止)平。’说是在舜帝时期,洪水泛滥,这一带曾经是大水漂天,一片汪洋。后来大禹治水时,挖沟开渠,将此水引入大野泽,使该地成为富庶一方的良田沃野。虽然在名气上比不得东京开封,但在地理位置诸方面却是得天独厚。古有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大汶口’,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之久;周武王灭商后大封功臣共七十一路诸侯,其中就有须句、鄣、宿三国是在东平界内。另外,据学生考察,东平的真实含意是与“西安”“西宁”相提并论的。因其是江北军事重镇,京都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两汉时均曾设东平国;晋代设东平郡,唐朝设郓州。水有四周方圆八百里、周围港汊数千条的巨野泽,被唐代著名诗人、时任东平太守的苏渊明誉为‘小洞庭’。黄河、汶水、济水、运河四大河流挟天下四面八方之水在此汇聚,使水运四通八达,连接五湖四海,称为“九省通衡”,在江北乃是首屈一指。境内有名山七十二座,名泉七十二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著名者有尧帝陵、尧母庆都陵、霸王墓、罗成庙,昆山马跑泉、司里山摩崖石刻、白佛山石窟造像等等,无不是四海闻名。令天下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争相前往游览。”
这时,开封府学正(相当于市教育局长)孙学清问道:“请问梁公子,这名胜景点有没有近期的?”
经孙大人这么一问,梁灏一下子就想起来一个地方,随即答道:“有啊,就是太祖皇帝当年领兵打仗的时候,因追赶逃敌,途经东平,军纪严明,秩序井然,马不踏农田、兵不入民宅,可谓纪律森严、秋毫无犯、深得民心。只因天气火热,大军人困马乏,而附近又无水源,将士饥渴难忍,战马仰天长啸。正在焦急之间,突然有一老农前来,说是路边不远处有一眼水井,只是井身太深,不知是否能以饮用。太祖闻听大喜,立即下马,请老农带路来到井前,仔细一看,见井水果然深不可及。炎炎烈日之下,来不及多想,只见太祖皇帝伸出双手、扳住井口、奋起神力、大吼一声、如同雷震,顷刻之间将水井扳倒,那清澈甘甜的井水立即涌出井口,解除了军队的饥渴之忧。将士们高呼万岁,精神焕发、士气大振,迅速追上逃敌,并将其全部歼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现在斜井遗迹犹在,人称‘扳倒井’,亦是我东平著名的胜景之一。凡到东平浏览、经商、求学、乃至为官之人,无不前往观瞻,从中感悟人生哲理,激励上进意志。”
在座的人们听到这一精彩的故事无不为之鼓掌喝彩,孙学正兴味盎然,意犹未尽地问道:“那指井带路的老农又是何许人也?”
“民间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井中老龙变化,也有的说是土地爷显灵,还有的说是八仙中的铁拐李现身。学生以为,无论是谁,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仙人指路’。这说明太祖皇帝统一九州的大业感天动地、神人共助。这在我们东平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噢,真是了不起呀!还有没有哪些比较著名的人物?”
“著名人物有被称为无盐娘娘的东周齐宣王后钟离春,西汉时期创建新经学的夏侯胜、夏侯建父子,汉末‘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晋代名将马隆、马咸父子,被称为‘大字鼻祖’的北齐书法大师高僧安道壹,隋末混世魔王、唐朝开国元勋程咬金,五代才子宰相和凝,后周状元、枢密使王朴,本朝兵部侍郎冯起,知制诰赵邻几等等。”
听到这里,人们频频点头称赞:“还真是人杰地灵之处,难怪英贤辈出,以后若有机会,咱们一定要前去游览一番。”
这时又有一位经营食品的赵姓商人却突然问道:“既然如此仙境胜地,一定会有珍馐美味,请梁公子介绍一下如何?”
大家听后,不由哄堂大笑:“哎呀赵老板,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怎么就只惦记着嘴巴里的那点事。”
梁灏见此,连忙答道:“赵先生问得没错,民以食为天嘛!俗话说得好:人生一世,吃喝二字;一天三顿饭,一顿不能少。”
赵先生见梁灏为自己解了围,也很感激,便顺着梁灏的话题说了起来:“别看梁公子年轻,说话可是十分在板。俗话说,敲锣卖糖,各干一行,咱们各说各的。你们当官的上管国家大事,下管百姓衣食。学子读书就想着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我们这些经商的也就只能想着把生意做好,一来是给黎民百姓提供方便,让大家一饱口福。二来是自家也好多挣几个小钱,养家糊口。两全其美,大家说是不是啊?”
对赵老板这样说法,大家一致赞成:“说得好啊,那就请梁公子仔仔细细地介绍一番,让赵老板有机会将东平的美食运到开封来发个大财,我们大家也好都跟着一饱口福啊!”
见大家愿听,于是,梁灏又继续说道:“要说是东平的物产更为丰富,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树上的果木、土中的谷物,山中的美味、水中的珍馐,可谓是数不胜数、无奇不有。仅八百里水泊之中的鱼、鳖、虾、蟹之类就达二百余种之多。因为常年食用水中珍品,大姑娘美貌如花,,小伙子体壮如牛,孩子们聪明伶俐,老年人健康长寿。以至于四面八方的许多游客在享用之后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哎呀,失敬,失敬!”听罢梁灏的简要介绍,客人们纷纷站起来与梁灏碰杯:“真是了不起呀!难怪足下才华横溢、品德高尚,原来是出生成长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呀!”
“如此胜地若不能前去浏览一番岂非人生憾事!等到日后如有机会,我们大家一定要去东平一游,领略一下这人世间的大好风光啊。”
“欢迎各位惠顾,届时梁某一定陪同前往!”
“那好啊,求之不得,一言为定啊!”
“好啊,一言为定!如果各位能够光临敝乡,乃是梁某的荣幸!”
看到梁灏能够如此快速灵活地适应场面,王禹偁与阎福祥相视一下,会意地笑了。王禹偁特意对大家说:“梁公子是在下新收的弟子,不仅在诗词文章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在书法方面也很有成就,诸位有喜爱书法者,可经常与之交流啊!”

大家一听,不由惊叹道:“难怪梁公子如此优雅,原来竟是王大人的高足爱徒,日后一定讨扰,还请梁公子多多赐教。”
在座的开封府学正孙大人不仅是学界魁首,也是京城有名的书法大家,听王禹偁这么一说,更有得遇知音之感,便立即站起身来对梁灏说道:“今晚有幸,得遇梁公子,请公子赐予墨宝一幅如何!”
由于事发突然,梁灏不由得有些为难:“这个……”
王禹偁见此状况,便对梁灏鼓励道:“没关系,孙大人不是外人,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嘛!”
得到师父的支持,梁灏便起身对孙大人施礼道:“请大人稍候。”说罢来到书房,研好墨之后,又展开四尺宣纸,稍做沉思便挥毫直书,一阵挥舞之后,落款、用印。等墨迹稍干,双手拎着又回到客厅,双手呈献于孙学正道:“学生不才,班门弄斧,还请孙大人斧正。”
此时孙学正与王禹偁谈笑风生,忽见梁灏呈上书法作品,不由大吃一惊。仔细看时,却是梁灏自铭心志的一首七言诗。便轻声朗读起来:“寒门学子赴京城,圆梦科举岂为名。借得官符三百载,敢教黎庶享太平。”诗意情景交融、大气磅礴、感人肺腑;字体以颜楷为筋骨,以二王行书为表里,以怀素狂草为外形,气势恢弘,赏心悦目,令人难以置信这是出于一个年不过二十的乡村学子之手。
孙学正闻一闻纸上的墨香,摸了摸尚未干透的墨迹,将书法作品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的案几之上,回过身来,双手与梁灏紧握,激动地对所有在场的人们说道:“据古籍记载,三国时候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曹子健七步成诗章。可那都是书上写的,我们谁也没有见过。今天,梁公子立地赋诗成书,这可是我们亲眼目睹呀!非是在下酒后无状,孙某可以断言,下一科状元,非梁公子莫属!”说罢,又端起酒杯自行斟满说道:“来来来,孙某先敬梁公子一杯!预祝梁公子来日马到成功,前程似锦!”
看了梁灏的诗书作品,听了孙学正的话,大家无不拍手叫好,赞不绝口。其中有监察御史郭东匀大人对梁灏问道:“公子诗中似乎有所指,不知是否遇到了什么令人愤慨之事,以至于凝结于胸,可否讲来一听,说不定在下还能帮上公子什么忙呢?”
见梁灏有些犹豫,郭大人微微笑道:“公子但说无妨!”
梁灏又看了师父一眼,见王禹偁也点头默许。于是便将自己在濮阳陈家集的所见所闻向大家简要地陈述了一番。
郭大人听后叹了口气,说道:“公子说的事情很有代表性,从体制上来说,荫遗制度在短时期内很难改变。但是就知县朱承荫侵吞陈家集百姓土地这件事来说,待在下报与侍御史王大人得知,估计定能在年内解决,还广大民众一个公道!”
“好!”在座的客人们既为梁灏忧国忧民的行为所折服,也为郭东匀仗义执言的态度所钦佩,不约而同地叫起好来。并纷纷向梁灏求字索诗作为纪念。为不让大家扫兴,梁灏遂按每人要求分别以藏头诗或嵌名联的形式予以一一书写。
等到客人们酒足饭饱、心满意足地散去之后,王禹偁与阎福祥二人对梁灏当晚的表现又大加赞赏了一番,同时也向梁灏嘱咐了一些其它方面的人际交往常识及礼节礼仪,梁灏皆一一熟记在心。在随后的社交场合中,很快就能运用自如了,不久便在东京小有名气。特别是梁灏的即兴赋诗、立地成书,更是拿手好戏,为人们交口称誉,在界内被称为“梁氏行为”,深得行家好评,这让王禹偁与阎福祥都感到十分地欣慰。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简介:
毕长代,中共党员,东平湖管理局退休干部。热爱文学,擅长写作,著有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父子狀元》、散文集《人生随笔》。
现任东平水浒诗院院长,创办了《水浒诗刊》为主编,兼任东平县作协楹联艺术研究委员会特邀名誉会长
都市头条因您而精彩!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头条号】【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共赏好诗词头条号】【河头店不忘初心文学社】老师们!【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下设14个编辑窗口!如下:【向幸福出发文学社】【儒子叟国娇】【一片冰心在玉壶】【蓝天白云】【影子】【真心对你】【荷塘月色】【香】【乡愁】【姜海修】【品墨竹】【你安好我安心】【西门吹雪】【雪冰心】本团队下设26个专题!如下:【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河头店不忘初心文学社】【文学范耕净土】【中医中药益寿延年】【共赏好诗词】【美声主播乐园】【专注原创字画】【专注原创歌曲】【专注原创摄影作品】【专注原创对联作品】【唐风宋雨寄君情】【千里与君同】【同醉唐风宋雨中】【有缘千里来相会】【唐诗宋词知多少】【东风送情笛声悠】【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蓝天白云书屋】【都市茅棚】【温馨书苑】【月湖草堂】【闲庭竹韵】【真心诗苑】【月色荷塘】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老师们!自2021.2.22日起本编辑部将免费为身边有团队精神的、有困难的、有利于大众的人和事做宣传!《用行动传递爱,用爱将心相连》本作品图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