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百位著名诗人(七律百首咏)第二辑
王爱武

13、七律·盛唐李白
江油波起送行舟,看遍青山泊九流。
云阁无成诗万古,高怀有寄酩千秋。
三分剑气梁园啸,七段豪肠乐府收。
天姥山边思蜀道,夜郎白帝月凝眸。
14、七律·初唐吴中四士之张若虚
鱼龙往事水成文,月照春江了俗云。
知己红颜随镜老,流霜白荻伴鸿分。
花零后世摇情夜,泪霰唐朝失意群。
横绝顶峰谁纵笔,怆然不见上元勤。
注:张若虚(约647年- 约730年),字、号均不详,主要活动于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初唐诗人,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他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 春江花月夜 》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15、七律·吴中四士之包融
父子三包接响声,苦心建业玉联莹。
浥尘远播怀溪澈,为道幽襟揽月明。
有草缤花才入夏,无风偃浪德呈晶。
台荒荆杞吴中忆,长啸湖边石上情。
注:包融(约695-约764),汉族,润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唐朝著名诗人。与于休烈、贺朝、万齐融为“文词之友”。 开元初,张九龄引为怀州司马,迁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其子包何、包佶,世称二包,各有集。包融之诗,今存八首。

16、七律·唐朝诗豪刘禹锡
生来梦得笔生云,养气诗豪意拔群。
不畏庙高疏过客,焉忧湖远贬留文。
苔横阶色年年绿,居陋初心月月芬。
多少堂前朱雀咏,何如巷外鹤声欣。
17、七律·寻孟浩然
遁远京都觅岫云,诗歌沽酒值杯文。
清江梳洗浮萍郁,岸芷萦怀落鸟欣。
面圃开轩人已菊,临风向岭路为芹。
溪长樵语僧门远,夜半林吟月色醺。
18、七律·宋之问
跪倒三朝石榴裙,文章取幸腋中熏。
龙门应制加袍锦,府邸流觞夺雀云。
七律奠基甥殒命,五言登顶友归坟。
江亭晚望翰林远,入土钦州枉拔群。

19、七律·王安石咏
兼并何时有一终,抚今怀古半山公。
皇亲守旧商鞅恨,国戚维新吴起空。
幻想神宗能圣举,难平司马欲沟鸿。
莫须罪陷无须验,前宋偏知后宋同。

20、七律·北宋词宗苏东坡
西蜀深伏旷世才,文风科举卷春来。
登高未轼丁忧退,秉志还朝党祸哀。
明月清光思挚友,大江浊浪黯乌台。
戚戚政客泥沙杳,万古东坡只忆梅。
21、七律·明朝三才子之解缙(建文帝朝内阁首辅)
贯穿义理尽书经,大器逢迎棣血腥。
永乐皇家徒走笔,妄评袭位类浮萍。
仕途得意功名患,诤命陈情福祚零。
雪冻才身明作孽,一支歪树缢祯宁。
22、七律·明朝三才子之徐渭
妾子贫茹一贯行,敏思享誉更狂生。
恣胸露臆晴空唳,纵诞骄奇雨夜惊。
不第功途劳背井,充饥字画病离情。
知兵戎幕多才泪,潦倒江湖只剩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