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聚雅阁文学 关注精彩

聚雅阁文学投稿邮箱:
553952083@qq.com
端午——从远古的祭龙
到当代的诗人节
唐元龙/文

昨日,长寿湖已经打响了龙舟赛的枪声,这预示着2021年瑞午节即将来临。
说到端午节,人们就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其实在屈原之前,端午节就已存在。
据闻一多先生《端午考》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早之灾。”
这龙图腾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我国远古时期,每个氏族与部落都会选定一种动物作为崇拜对象,那就是图腾。后来,黄帝与炎帝联合,打败了势力强大的蚩尤部落,接着统一了天下。这黄帝很聪明,为了消除分歧,加强团结,他首先废除了自己部落的图腾,自然其他部落也纷纷仿效,最后大家共同商议,从每个部落的图腾中各选出精华的部份,重新组成了一个大家想象中的动物――龙。那是居住于大江大海中,能主宰风雨雷电的神秘动物,被视为龙王、龙神。

既然确定了龙图腾,那就要每年祭祀,时间定为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时夏季作物已获收成,人们将粟米装入新鲜的竹筒(这就是粽子的雏形),煮熟后抛入江河湖海,请龙王和龙子龙孙吃饱了,好保佑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将吴越等沿江地区从原始社会末期就奉行的划龙舟祭祀水神的活动,也合并于五月初五举行,并取名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龙舟节、粽子节等名称。

当时的龙舟十分简陋,就是将大树砍倒,采用斧劈、火烧等办法,除去多余的部分,留下大约半边树身,再挖去中空的部份,里面可蹲几人到10多人,就成了一只独木舟,古人叫刳木为舟。后来发现,一只舟容易翻覆,于是将两只舟连在一起,就稳定多了。但作为龙舟,船头上必须有龙的图腾。后来发明了新式木船,那龙丹的装饰就更丰富多彩了。

这独木舟,当代几乎绝迹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见证了这最古老的水上运载工具的。那是1970年代初叶,因受南岸区委宣传部派遣,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十八团落实有关支边青年政策。到了金沙江边,就得坐独木舟过河。那船,宽约一米,长约五、六米,没有舵,没有桨,从外表看比较粗糙,船壁还留有刀劈斧凿的痕迹,舱深约半米,没有座位,人只能半蹲在舱中,两手牢牢抓住两边的船沿。开船时,前后各有一名船工持篙竿样的工具左右划动,舟便听话似的穿惊涛,过骇浪,不时有浪花溅到我脸上,让我尝到了金沙江水的味道……虽然整个摆 渡只有10多分钟,但我始终不敢看这周围的波翻浪涌。那算是我最惊险的一次行程了,其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到了战国时期,出了个爱国诗人屈原,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端午节变成了纪念屈原、宣示爱国情怀的节日。

1941年,正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为了鼓舞士气,把抗日战争进行到底,当年端午节,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领导下,由郭沫若、老舍、冰心、胡风、臧克家、于佑任等人发起,400多位文化名流及诗人、作家、剧作家、艺朮家聚会于重庆渝中区临江门的中法比瑞文化协会,他们讴歌屈原,发表宣言,决心抗战到底。于是,中国诗人节便在当时的陪都重庆诞生了。
次年,为迎接第二届诗人节,郭沫若写的历史剧《屈原》在渝中区国泰大剧院上演,黄炎培观后赋诗:
不知皮里几阳秋,
偶起湘累问国仇;
一例伤心千古事,
荃茅那许辩熏莸。

经《新华日报》报道后,诗人们纷纷和诗,《新华日报》又择优发表了沈钧儒、龙潜等28人的作品64首,其中就有于2014年逝世的我的老朋友、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冯尧安的《屈原唱和》诗:
汩江凭吊几经秋,
借镜当知报国仇;
举世忠奸何处辩 ,
《九歌》骚赋识熏莸。
改革开放后,重天诗人纷纷建议恢复诗人节,这里面有三人特别积极,一位是重庆师范大学海峡两岸诗歌研究所所长黄中模教授,一位是重庆市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兼重庆国际交流促进会的郑毅,还有一位是《东方诗风》的发起人万龙生。他们三人经不懈努力,举办了多次重庆诗人、渝台诗人端午节活动。我也曾在2013年全市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诗歌大会上朗诵了一首《又到诗人节》的新作:
翻开历史的画卷,
寻找闪光的亮点,
一行行耀眼的诗句,
又撞入了我的心田。
两千五百多年前,
无私无畏的屈原,
痛斥侵略者的暴掠,
揭露投降派的嘴脸,
带着天问投江自尽,
成了以死抗争的典范。
转瞬到了一九四一年,
整个世界硝烟弥漫,
日寇祭起东亚共荣的谎言,
肆意践踏中国山川。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中华儿女奋起抗战!
就在血火飘摇的时间,
一群不愿做奴隶的诗人,
集会高唱屈原的诗篇,
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
笔,也是犀利的武器,
诗,就是出膛的炮弹!
这便是诗人节的起源,
也是中国文人的宣言。
她高举诗歌艺朮的旗帜,
咀咒侵略,捍卫家园;
她凝聚着惊雷与骇电!
翻开历史的画卷,
处处是闪光的亮点,
一个个英雄的故事,
鼓舞我们永远向前!

重庆诗人的建议,终于得到了响应,2017年,中华诗词学会联络了部份全国人大代表写成了“关于恢复中国诗人节”的提案,人大回复“可以先行试办诗人节”,紧接着首届诗人节于2018年在屈原故里荆州试办。2019年6月13至14日由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研究院、重庆市诗词学会、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第二届中华诗人节。地点就选在全国唯一的“中华诗城”――重庆市奉节县。各省、市、自治区500多诗人出席,重庆市诗词学会有几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在采风中,我还与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范诗银、重庆市诗词学会会长凌泽欣、办公室主任左汝干等人一同登上李白当年登高赋诗的巫山奉节之巅,面对层层叠叠的大山,巍巍峨峨的夔门,浩浩荡荡的长江,我激动地咏哦成绝句一首:
夕照长河景不同,
瞿塘尽揽万山雄。
倚云何惧天将晚,
揣片晚霞路亦红。

但愿“中华诗人节”能早日经全国人大批准成为正式的节日,诗人们将和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划动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龙舟,高唱着屈原的诗篇,前进在又一轮新长征的道路上。
2021年6月9至10日
写于重庆菊香书屋


【作者简介】:
唐元龙,笔名荒田,男,汉族,1941年生,中共党员,原重庆市龙门浩职业高中常务副校长,现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重庆市诗词学会党支部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