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帆)6月9日,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长水镇农村集市的一个摊位前,几名检察干警正在给赶集群众发散资料,提供法律咨询,一条“检察为民办实事 公平正义看得见”红色横幅引人注目。这是该县检察院利用一体化流动检察服务载体,组织干警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宣传检察职能,宣传检察听证工作、落实“检察为民办实事”举措的一个场面,拉开了以“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为主题的第二届新时代检察宣传周活动序幕。




检察听证,是检察机关在案件审查过程中,对符合条件的案件通过组织召开听证会的形式,就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案件处理等问题,广泛听取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人士中邀请的听证员以及案件当事人、辩护人、相关办案人员等其他听证会参加人意见的活动。
2020年以来,洛宁县人民检察院共召开听证会15场,对17起案件进行公开听证,听证内容涵盖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四大检察”。通过召开听证会的形式,解开当事人心结、化解社会矛盾,以公开促公正,彰显了检察机关的司法公信力。
今年5月,该院组织一起拟不起诉的故意伤害案件,由于双方系六十多岁的老年人,都在社会公益岗位上从事保洁员工作时,因倒垃圾矛盾纠纷引起故意伤害犯罪行为,该院在做好认罪认罚从宽的基础上,通过公开听证,保护了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向当事人充分释法说理、答疑解惑,释放出良法善治的最大正能量,赢得当事人的理解认可,受到听证员们的广泛好评,被听证人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普法教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该院负责人说,这次以检察听证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是为了向社会广泛宣传检察机关的公开听证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法治思想,深化、实化党史学习教育和检察队伍教育整顿,充分展示新时代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暖民心,努力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行动,公开听证,架起了群众和检察机关的“连心桥”,让司法更透明,案件更公平,检察听证将成为今后办案新常态,可以有效帮助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

【编辑 赵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