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艺术新媒体联盟
走近著名山水画家李玉田教授

题记 在陕西画坛,李玉田在众多中青年画家当中,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娇娇者”,是一位“画坛实力派中坚力量”。从一般中学教师、教授,到成教院的院长,丰富的阅历和山水画教学经验、教学管理,都与他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他所说:"艺术家应该有这样的历史担当和责任,要用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良知和不朽的画笔去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起亿万民众对党、对国家发展的未来充满着无限渴望。"也许,这就是他的担当与使命。
花甲之年的李玉田如阳光少年,充满着朝气。面对着大山,他感慨万千。是山给予他希望,是山给予他信心和力量。山,承载了他的全部。他爱山,他写山,于是山变成了他,他变成了山。山的雄壮、伟岸、坚韧、挺拔都成了他的代名词。他对山,如痴如迷,山对他,如迷如醉。俨然,他们如父子,爱护、激励着对方。如一炬火把,点亮着对方。
正因为他对山的如此痴迷,如此狂热,才铸就了他今天山水画的成就。当然,这不是他成功因素的全部,学生时期恩师戴希斌的谆谆教导,进入工作教学后刘文西先生的耐心指导和王西京先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些诸多因素,伴随着他一生。这,更加坚定了他山水画创作的信念。
在他长期写生和教学当中,他不断地学习,探索,向传统学习,向前辈学习,向同辈学习,使得他对山水画从初步印象到熟记于心到突现个性,以致到今天取得的艺术成就!
近日,陕西艺术新媒体联盟主要成员,一同走近李玉田工作室,让我们共同走近他的艺术世界。 
在西安美院李玉田工作室采访李玉田教授
情注山水写大美 笔化古意创新境
——著名画家李玉田山水画作品欣赏
文/何俊峰

在陕西画坛西安美院成教院李玉田院长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让人仰视的实力派画家。在全国美展和省内展览的一系列大奖和一连串名符其实的社会职务无疑铸就了他在陕西画坛乃至全国画界的含金量。但我只记住了他的画,记住了他“葱郁滋润、博大雄浑”的语境,记住了“香阵冲天祭汶川”的笔墨真情,记住了“月是故乡明”的优美意境。通过绝俗的画境,更让我深深地记住了这位把真正的艺术当艺术,把画当画画的纯粹艺术家,我的好朋友李玉田。

来自西府“青铜器之乡”的李玉田,生命里注定与绘画艺术有着不解之缘,从小酷爱艺术的他,学校毕业后当过美术教师,还出任过企业管理工作,但他却把笔墨丹青当作他的终极追求,硬是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背水一战考取西安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并在读研期间就以那幅《家山万里梦依稀》获得全国中青年黄宾虹奖而震惊陕西画坛。毕业留校后,他把绘画艺术作为一种生命的事业,上下求索,不懈追求,又接二连三地在全国荣获几次大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用最大的勇气打破传统,又以最大的勇气杀出传统,他的山水画以卓尔不群的饱满式结构,独特的笔墨语言,恰到好处的整体把握,以不拘一格、独具一格的李玉田式的艺术符号走入了人们的艺术视野,彰显出这位长安才俊不同寻常的艺术潜质以及良好的艺术感受力。

作为当代山水画家,李玉田对“人与自然”的主题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演绎,并以独特的形式、风格、语言与笔墨、符号、技法去表现、去言说。他的艺术立场是以感情为依托,从自然和生活中撷取灵感,并通过结构、造型和笔墨表达特定时空的诗化境界,以丰富的笔墨语言表达山川的灵动和其中蕴含的生命意识,力求“造化”和“心源”在更高的艺术平台上达到新的美学统一,在广取博征、厚积薄发中见出传统渊源与脱颖而出的活力新意。总体瞻观李玉田大量的山水画作,他的山水格局近乎于宋人,层峦叠嶂、骨体坚实,强调空间的纵深,他的笔墨又师法于元人,墨法精微、植茂多变,总有一种高古之意闪耀在苍岩深壑之中,从中不难见出范宽的雄浑,王蒙的繁密,山樵的秀润,米氏的烟云,石涛的清新,龚贤的圆厚,然而这一切最优秀的元素又都在若有若无之中,已被悟性极高的李玉田大手笔包孕其中而脱胎换骨,注入新境,赋予了他自己的艺术感觉和境界,并以强烈的时代感和创造精神,广蓄了自然英华,饱纳了山川灵气,淘炼出全新的绘画语境,在那云烟四起的画境里,或枯焦、或渴淡、或渍润,给人以山间草露之润,鱼虫戏水之乐,旷谷潺溪之悠,崇山长岚之逸,孤山幽居之境,超然若仙之感……
也许是因了李玉田是生长在西府大地上的西北汉子的缘故,他从小就染山之仁,浸水之智,崇尚大山的精神,也许是因了家乡大秦岭所呈现的粗狂与质朴、雄浑与崎岖、孤野与苍茫,使李玉田对北方山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情,并作为一种人格精神和力量深藏在他的血液和灵魂之中。几十年来,他重写生、师遗化,常怀一腔痴情登山临水,对景写生,踏遍名山秀水,捕捉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得山川之灵气,知草木之性情,搜尽奇峰异景,储于胸中,付之缟素,创作了大量写生作品,用饱蘸生命中难以割舍的山水之情,去构造山水博大精深的气势,去营造大山雄、秀、险、幽的的意境。李玉田的高妙之处,不是一味强调“北势”的雄强壮伟,更强调“南韵”的温润细密,力求在崇山峻岭的雄浑的塑造中透出“南派”山水温润柔美的墨韵,以“丘壑立骨”的苍笔在“干裂秋风”中也润含春雨,而以“笔法立骨”的润笔在水墨氤氲中也绵里藏针、内含筋骨。他笔下的潸构图画面看似密不透风,却又苍苍郁郁,其中有岚烟浮动,有潺泉飞流,有水波光影,于厚重深沉中不失灵动,宏阔幽远中饶有神韵。有朴茂沉雄之古典意趣,更有苍浑灵透的现代气息。不论是鸿篇巨制还是咫尺斗方,都以意象绵密雄伟的山石,林木的重重叠叠的组合,展示出大自然山水的磅礴与阔大的气势。 
在李玉田的山水画境中,没有雨后空林中“无人间烟火味”的雅玩、做作,更无雪景寒林“冷峻荒凉”的萧疏,而是洋溢着“隐逸求其表,清净养其神”的崇高意趣,他所画的山、石、林、木、水、烟、云、瀑都成了一种表达主体意识的“感情符号”,正是从这些感情符合中折射出了他自己的“人生精神”,在他的山水画面中,似乎时间都被淡化了,在“不知今夕是何年”的化境中,山水之美便是永恒之美,山水主题便是传承不衰的主题,烟雨空濛、廖廊微茫便是永恒的心灵符号。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有意疏离传统文脉的的画风,让李玉田的山水画成功的逃逸了传统古老文人画消极出世的集体意识规范和人格不自觉的约定,从他的画中总能透射出一种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怀念和眷恋气息,渗透了人间各种美好的感情,让山水画面成为彰显生命主题的载体,既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高洁情愫,又有“处清静以养志,实吾心之所乐”的优雅意趣。
以李玉田的几幅获奖之作来看,最大的特色是具有一种内向性,一种内在的精神性。面对李玉田的山水画作,让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山川的自然壮丽,而是更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意韵,它敲击人的心扉,唤起人们遥远的记忆,如魂牵梦绕的家乡孤月,幽静的山间小径,潺潺清流。《梦里家山绿意浓》中翠绿的山林、清幽的山路、负重的毛驴、淳朴的老农,如梦如幻、亲切熟悉,刷新人们眼眸的陕北新境,彻底颠覆了人们潜意识中对陕北高原旧有的记忆。《家山万里梦依稀》虽苍茫的大山下,几孔窑洞前,抱娃的村妇、赶牲灵的汉子,在苍茫静谧的气氛中,淘洗出人间最纯美的梦境,是悟透生命意韵极度绚烂后复归的平静,最让人难以忘怀当是李玉田那幅全国闻名的代表作《香阵冲天祭汶川》了,在这幅画前,再坚强的汉子,只要稍懂艺术,都会让你心灵颤动,眼睛湿润的。这幅获全国大奖的画作,是李玉田用生命的情感力量为纪念汶川大地震而创作的。这件巨幅力作融入了李玉田太多的个人情感和艺术良知,他把对灾区人民的悲伤之情注入笔端,寄情于画,用近乎于工笔的细描,将近景中的菊花当成一株株挺拔的树木来画,在满构图中用庄重的纯水墨玄素色,将自己对逝者难以抑制的情感喷薄于画面之上,图中苍山如黛,如泣如诉,山势雄浑,威武雄强,山涧云雾升腾,状如巨龙冲天,菊花繁茂,阵香冲天,似星月动容,天地同悲,却又坚贞烂漫,生生不息,让人看到生命的亮色,看到未来的希望。通过这幅作品看到的是一个画家艺术生命的情感宣泄,这是一首大爱无言的生命赞歌。
李玉田是一个敏行讷言的人,守拙乐静,求志林壑,丹青弄笔,意在万里,表面沉静的他,不追风不逐浪,但他的内心却翻腾着一如海底的潜流,有一股巨大的能量在流动着。对待名利,他能淡泊自守,对待艺术,他却不兑水卖酒,总是不懈的追求着艺术的真谛。虽然他的作品屡获大奖,已入道境,但他从不在文化的脂肪上瘙痒,而是更加重于修为,从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杰出成就,笔力正健的他,正在不断拓展山水画的内涵和外延,在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索中,必将为日益成熟的山水语境中,注入新的活力。 

李玉田,陕西扶风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原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体委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书画院理事,中国农工民主党西安市市委常委,西安市政协委员,陕西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政协各届画院副院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西安市中国画研究会主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秘书长,陕西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专家评委,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骊山创作中心特聘教授,陕西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国画院画家,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外聘教授。
获奖作品:《家乡系列》获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三等奖(2001年);《家山万里梦依稀》获“黄宾虹”奖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新秀中国画展铜奖(2001年);《月是故乡明》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04年);《楮河畔的早春》获全国特奥美术作品展金质奖章(2005年);《吾山擎日拂苍穹》入选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2007年);《香阵冲天祭汶川》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09年)并获陕西省首届美术奖金奖(山水画唯一最高奖)(2010年6月);《梦里家山绿意浓》获“高原·高原——中国西部美术展”二等奖(2011年);《喜迎春》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14年);《太华云起图》合作作品陈列于北京天安门城楼正厅(2017年)。
李玉田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