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朽民族魂》
作者:王青松
朗诵:冯玫

纵情五月遥望历史风云,
我又看到了屈原的泪光,
我又看到了屈原的诗行。
为什么两千三百多年过去,
人们还在把屈原深深地怀想?
为什么朝代更迭,
远去了多少帝王将相,
端午节却从未改变,
九州大地年年的粽香。
不只是赞美为屈原而鸣的优美编钟,
不只是赞赏楚地艳丽的扶桑,
不只是吟诵和感动,
中国第一个爱国主义诗人的诗句,
更是因为他抱石投江,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
中国第一个爱国主义诗人
虽死犹生,鲜活在我们身旁。
对待君主剖肝沥胆,
却被怀疑,
对待国家忠心耿耿,
却被诽谤,
一生只为国,
却两次遭到流放。
报国无门的屈原啊,
写下伟大的长诗《离骚》,
在诗歌史上把楚词体裁开创,
满溢着赤诚爱国的热血满腔。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天问》《九歌.国殇》是屈原民族魂的第一首交响。
兴楚无望,江山破碎,
屈原时而怒发冲冠时而忧伤,
翘立的胡须上都站立着收复国土的希望。
他一袭蓑衣,踏浪而行,
则完成了一代民族魂魄不朽的歌唱。
生命的绝唱
在屈原的身后回响,
那是无数英灵的脚步声在他身后踏响
诸葛亮、范仲淹、文天祥、于 谦 ……
历史的时空中,
好象回荡着他们的对话,
听到一篇篇词赋与九歌桔颂的对仗。
他们的英雄豪气同屈原一样悲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手持羽扇,气定神闲的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慷慨陈词。
《隆中对》、《出师表》忧国忧民的衷肠,让人神往的英雄形象比矗立着屈原词 的凤凰山还要高,比流经屈原故里的长江水还要长。
更难忘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表白,
1936年10月19日,
鲁迅逝世的灵
柩上,覆盖的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与屈原和许多革命先贤的灵魂碰撞

一代又一代民族英雄,
前行在历史的长廊。
他们牺牲在血雨腥风中,
他们拼博在和平建设的战场。
他们展现热爱祖国的情怀,
他们让党的旗帜在祖国大地飘扬。
他们的名字把曾经混浊的中国照亮,
他们的热血给中华民族留下思想的力量,他们塑造了民族魂,是民族坚硬的脊梁。
我在历史的凝望中,
感受屈原精神的飞翔。
屈原啊,汩罗江水向西北流淌
告慰你不要再悲怆。
你看一个又一个民族魂
在华夏大地上凝聚起强大的力量。
屈原啊,你是民族兴旺的火种,
你奏响爱国情怀的乐章,汩罗江的民族魂,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流淌。

伟大的屈原,
在这个端午节,
我们把你纪念、怀想,
你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上。

作者:王青松:女,1948年生人,哈尔滨人。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1968年下乡在北大荒红色边疆农场,退休后开始写作,先后出版过四本纪实文学、随笔和散文诗集。

冯玫:一名喜欢朗诵的企业退休员工,朗声社会员。以声释美,以声传美丰富自己,温暖他人,用声音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