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葬礼仪
作者:王宏斌 (陕西扶风)
青山悠悠寄哀思,流水涛涛诉悲情。
岁月无情,人老病故,生死更递,辈辈相续。村庄年年有逝去的老者,家乡以隆重的土葬为安。

安 葬过事,村民同心协力,统一行动,尽己所能,全力参与。
这是一份没有报酬,没有记载的短暂服务,但大家都在总管的统领下,尽职尽责,让逝者入土为安。
在出殡的前一天下午,主人请来所有帮忙之人,由德高望重者,总管全盘。总管随没有正式机构认证,任期短暂,但他一言九鼎,无人反驳,从总管产生宣布之时起,他就开始行使自己的权利。 首先总管介绍简短的逝者概况,然后按排执事项目暨一切细节,并叮咛帮忙的尽职尽责,呈现村组团结一心的村容风貌。
安葬过事主人要在灵堂守孝,事事不能顾及,只有诚请大家帮忙,让老人顺顺当当,安居于天堂。门份长辈和孝子站立桌旁以表诚意,心意随礼奉上。酌酒,到茶,杯在手中,酒在杯中,一切都在黙默的不言之中。
翌日早上,帮忙的陆续来到,搭蓬,抬锅,抽水,拉煤,拉电,压面,各司其职。
服务队紧随其后,择菜,切菜、煮肉、燷臊子,香飘四溢,忙碌不停,将美味佳肴准备妥当。
队上的挽帐,四个醒目的大字,言简意赅,盖棺定论,简评终生。花圈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这是所有村民对亡灵的悼念。
[
悠扬的唢呐声,由音响扩散,随风飘杨,告知附近的人们,又有一位逝者要入土为安,魂归极乐。
秦腔是农村人的喜爱;近几年来,现代歌舞,电子乐器,频繁登场,偶有杂技登台表演展示才艺;统一服装的女子洋号乐队阵容强大,哀曲委婉;一百多个白纸丧灯悬挂在街道两边,衬托着安葬的悲痛气氛。
五颜六色的花圈,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街道两侧,筒子纸,花篮,旌旗悬挂灵堂两边。转灯悬挂在灵堂上将要点燃的大蜡上空。
吃过午饭,来客穿白戴孝,陆续前来。逝者驾鹤西去,从此幽明两面隔,唯有惦念送佳城。帮忙的忙前忙后,抬奠桌,掫花圈,迎献饭,接待来宾前往灵堂祭拜。
华日光寒,韵满庭前含孝意。
愁云寂寞,旌旗户外动哀情。
过去复杂的二十四拜,己逐渐减化;流传到今的三拜九叩,也有所简略。
首先焚香、打拱作揖、跪于亲人的灵位前,珠泪滚滚,嚎啕大哭,撕心裂肺,泣不成声,真是想见音容空有泪,欲闻教诲杳无音。三叩首;上前半步,端杯,高高举起美酒奠洒,(举于眉上),酒敬一生坎坷路,敬你阴阳两地情。三叩首;化烧纸钱、送钱送衣慰忠魂。三叩首;起身,随孝子三次叩拜,相互还礼以示悼念。
“痛心伤永逝、挥泪忆深情”村中妇女由年长者组织带领,前来吊唁送行。以寄托乡邻对亡者的哀思。她们怀着悲痛的心情,有序列队,慢步进入灵堂,烧纸,燃香,奠酒,作揖送行,已黙然成规。

晚上还要举行发雷安神、点蜡,穿衣,洗漱,迎饭、烧纸等一系列活动,
发雷安神,家中神前把香点,神仙下凡降吉祥,主人双手把被面托起,来到台前举于眉上对众人作揖,转身对演唱者双手托起被面再作揖,被面搭于神仙肩,对观众作揖答谢,再退位……
“慈恩似海沧海洪流垂千古、母爱如天在天有灵佑后人”儿媳挥泪含悲,顶蜡点灯。生活中,守亲情,共度日,执家业,孝常行,孝名流芳传乡邻。
“音容莫睹伤心难禁千行泪、亲恩未报哀痛不觉九回肠”女儿穿衣来洗脸,泪流满面把亲唤,养育之恩,女未报,再等来世奉亲还。
舅家是 外甥的一条根,外甥的身上流有舅家的血脉,舅舅是外甥的至亲。
人也常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其实在岳父岳母的心中女婿与儿一样亲。
灵堂上,女亡娘家来扶盘,男逝舅家来扶盘。儿顶饭,女婿外甥互作揖,相互尊重同孝敬,对着献饭共作揖,外甥上前端一餐,女婿对餐来作揖,美餐换于女婿手,外甥对餐来作揖,双手恭送放灵前,女婿外甥对灵位感念深恩,同起同落共作揖。
座席.点戏.守灵.熬夜 ,行情送礼,股子钱,已成形式,已无人争执。
晚上暖丧守夜,乡邻三五成群,彻夜不眠,忆往昔感念终生,再陪伴乡音永存。
[
安葬出殡早晨,人们早早起床,吃饭,烧纸再次哀悼,八点左右,村组家家出动,男人提锨夹纸,抬棺起丧,女人打旗挑花圈。
铭旌引路,花圈成行;电动车拉着娘家舅家的献饭和纸钱;堂兄弟怀抱着童男童女,摇钱树,香蜡鼎俎等物上路;唢呐队,洋号队,熙熙攘攘;儿孙扯孝低头啼哭,女孝扶丧涕泪交加,慢步前行。十字路口,(葬者为 男)舅家帮大儿摔碎纸盆,意味深,守家业,稳继承,保江山。(逝者为女,娘家人帮儿破盆)其实纸盒摔,舅家亲情远,牵挂淡。
聚集坟莹。 村民各寻家坟,告知宗祖,又添新人。
灵车到地,由长子先下佳居,洒五色粮食,清扫佳城,然后把插有大葱溢于灌口的迷魂汤放入窑内。总管安排人生最后一班车到位,落丧。
棺椁放好,阴阳先生摇头晃脑,用罗盘和烟锅杆,定位着方位。我村以庚山坤为邂位,头枕陆界山,脚登淤泥难。棺材要放于窑中间,以防偏向后辈的那个儿孙。
农村人小时候在土里玩耍,长大后在土里劳做,去逝后在土里安葬。
人吃地一世,地吃人一口。村民们一锨一锨讲起了坟墓。孝子谢土神,园墓时再洒五色粮食。
墓丘上扦插着大女婿的花圈,花圈的前面,按辈份人数排列着柳棍的次序。纸灰飞扬,献洒贡品,宾主齐拜。
大儿托着地上的下葬绳回归,田野寂静无声,显得格外空矿凄凉。
送埋 回归的村口,孝子跪于路两则,点火叩拜,诚谢亲朋乡邻及过往所有行人。

守孝七日, 逝者入土,女儿回家,带着一生的不舍与怜念上路,路遇长者,必磕头跪拜作揖。每逢十字路口必以谦诚之心,向各方神灵跪拜,护佑亲人脱离苦海,奔赴西天极乐世界。
“忆往事感念深恩泪常泣、看未来缅怀遗范不胜悲”,三年满,亲脱孝。双亲忘,常在外,方立石,以记墓。
愿家乡世俗传统土葬文化代代相传! 愿安葬礼仪取其粕糟传其精华,寄托思情,持续永久!
2O21年6月6日
作者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