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矗立在祖国大地的丰碑/《建党百年朗诵诗选》之十六

韦拔群/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1894一一1932)
——100位红色英雄谱之十六
原创 陈昌华 朗诵 绕梁
音乐设计 绕梁 制作 一方文化
20岁就参加了讨袁护国军
在五四运动的风暴洗礼下
离开了黔军改换门庭
从国民自卫军到农民自卫军
他把枪杆子牢牢抓紧
救自己救家乡揭杆而起
救广西救中国一呼百应
成为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
轰轰烈烈闹起了革命
跟着拔哥前赴后继
各族同胞都是弟兄

脚穿草鞋头戴斗笠
走进瑤山发动百姓
深受各族儿女的拥戴
“三打东兰”夺取了县城
土豪劣绅四处通辑
要拔掉他这颗眼中钉
离开家乡他南下广州
做了广东农讲所的学生
重返广西如虎添翼
组织农会农军威震乾坤
在东兰开办了三期农讲所
500多颗种子发芽生根

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他以血偿血以命换命
11个昼夜浴血奋战
不畏强敌拼死抗争
血与火洗礼了红色武装
枪与刀杀出了工农威风
右江的怒潮汹涌澎湃
惊涛骇浪诞生了红七军
从三纵司令员到21师师长
他文武双全无往不胜
参与领导百色起义
他和邓小平共担重任

红七军主力转战南北
他留守右江坚持斗争
几个警卫员和一个番号
他又重新组建了一个师的红军
粉碎了敌人两次围剿
右江两岸名声大振
敌军围困万千重
右江红色堡垒巍然不动
在第三次反围剿中
遭叛徒暗算
不幸遇难壮烈牺牲
残暴的敌人砍下他的头颅
在广西各地到处示众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壮乡失去了自已的拔哥
红军失去了一位卓越将领
祖国失去了一棵革命栋梁
中华失去了一位民族精英
建国后毛泽东念念不忘
见到广西人就感慨万分
有个警卫员家邻东兰
就询问可知道他的英名
有一次和韦国清谈话
还问他们是否出自一个家门

作为广东农讲所的导师
毛泽东自谦是名义上的先生
说广西的事他比我更了解
又说要做先生得先当学生
周恩来也曾由衷赞叹
壮族出了个韦拔群
作为紅七军红八军和
左右江根据地的奠基人
邓小平对他更是一往情深
曾两次为他亲笔题词
盛赞他为人民献出了一生
他虽没给后人留下一张照片
却留下一座丰碑矗立着永恒
2020年4月18日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 :陈昌华,50后。深圳诗人。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中国宝安集团品牌部部长,《宝安风》杂志社社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委员会秘书长。著有诗集《印象与烙印》(兩卷)《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主编诗集《诗路花语一一洛阳七十年诗歌选》。)

(朗诵者:常国超,河南汝阳教育工作者,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团员。“直而不莽,谦而不虚”是其恪守不变的座右铭。)
一、投稿联系人及微信号:
洛阳李战军 微信号 wxid_dw7rlal65 rml21;
武汉杨建松 微信号 tiema_haoge;
深圳吴丽璇 微信号 evawu6932。
各位诵友投稿时请先添加当地编辑私信,(洛阳、武汉、深圳外诵友投稿可任选一位编辑)注明:《九州风雅颂》投稿;也可直接在《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群投稿。在群里投稿请注明所在地区,便于编辑归口。
二、投稿要求:
1.请自行配乐,报送格式统一为:音频mp3,视频mp4;
2.随报作品文档(word或txt格式),文档名格式:某某朗诵某某《作品名》,示例:杨建松朗诵陈昌华《我们和他们》,文档内注明音频制作者;
3.作者和朗诵者照片和简介(50字以内) ;
4.如有自选图片可随报,图片格式为jpg。
欢迎赐稿,择优发布。
《九州风雅颂》网刊编辑部
本期责任编辑 陈昌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