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洵焚稿(浅近文言文)
文/张正军
巜三字经》云: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者,字明允,自号老泉。与其子轼、辙,以文学见长。世人并称"三苏"。均列"唐宋散文八大家"。洵尤长散文,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
然洵年少之时,并非发愤而读,浑浑噩噩,胡度春秋。年廿七时方悟:与己之同龄者皆登堂列士,入朝为官,慕之。又自忖曰:皆人也,吾何不如?于是暗
下决心矣,不追之誓不为人!
某日,洵之书房忽腾腾黑烟而出。家人懼然,趋而至之。但见洵正将本本卷卷旧文稿投入熊熊之火炉中。家人明矣,洵乃与昔诀别,欲改过自新,重做人耳!
后,闭门谢客,专心研读。一年后,急而赴考,未果。方明:一朝一夕,一举成名,不可取也。决心重下,又五六年,功夫终至下笔如神。
"秀木终成栋,金钢不做钩。"宋嘉佑年间,洵带二子轼与辙至京师。父子三人文章一时轰动,士大夫者,争相抢阅。翰林学士欧阳修者见之,大加赞扬,极力推荐。宰相韩琦亦奏上朝廷。先召试舍人院,洵推病不出。后又封秘书省校书郎。修《太常因革礼》百卷,洵著有巜嘉佑集》十五卷,巜谥法》三卷。
巜古文观止》选其名著:巜管仲论》、巜辩奸论》等四篇。皆值吾晚生后辈者认真学习耳!

读书最为贵,优者品自高。劝学诗云: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窃以为语虽封建,但吾辈可辨证识曰:书者,攀知识之阶梯也。学而优则贵,学而劣者竖。非刻苦无以饱学。非饱学无以报家国?莘莘学子者,多向圣贤学耳,必做荣家耀国之栋材也!
呜乎!吾此拙文,既以巜三字经》开篇,亦应以巜三字经》做结也。巜三字经》又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吾辈老者幼者当共励同勉,以苏老泉为标杆,做榜样,刻苦努力学习,再学习。为做国之大器重器而奋斗!

温馨提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期责任编辑:半醉半醒 诗茵若雨

【作者简介】姓名:张正军,1944年生,1962年参加教育工作,历任小学教师,小学负责人,中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98年退休,远方诗人协会会员,黑龙江诗词协会会员。

【精英.金牌主播简介】书语。一位行走在正义与文字间的文明使者。闲暇之余愿用声音给生活一抹艳丽,给别人一份愉悦,给自己一丝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