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朋友去医院看病。
清晨四点,我们就走出家门,一来好打车,二来不塞车,我们可以早点儿到医院抢到头号。
很巧,小区门外便停着一辆出租车,顶灯上写着空车字样。
我们立即走过去。司机打开窗,看着我们。我说:“师傅,我们去某某医院。”
他说:“我在等一位老人,她也去这个医院,你们如果同意的话,就上车,等一下,好吧?”
我们同意了,便上了车。
我们在车上等了快一个小时了,那位老人还是没有来,我们急得要命。
“师傅走吧,我们排号儿来不及啦了。”
我要求师傅。
师傅说:“不行,我必须接到这位老人。”师傅很坚定的说。
“她是什么人哪,为什么?”
不等我说完,师傅便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两天前,一位老大娘白发苍苍的,走到这辆出租车前,用苍老而温和的声音对司机说:“我给你40元钱,你把我送到某某医院行吗?”
“不行,你知道从这儿到那儿有多远吗?我太赔啦。”
老人无助的走了。一会儿又回来了,对司机说:“我是个低保户,没有那么多钱,我还得一趟趟的去医院看病,很费钱。”
老人那可怜兮兮的目光,让司机心软了。司机说:“这样吧,你再加五元,我们就走。”
“老人站了一会儿。不知该怎么办?上,她舍不得钱,不上吧,又没有别的出租车了。她就那么地站着想,最后,她很无奈的上了车。
司机开车后问她:“你多大了?”
“80岁了。”
“那孩子怎么不陪你?”
“没有孩子。”
“你老半儿呢?”
“不能动。”
“真够可怜的。”司机说。
老人看到司机态度变好了,就打开了话匣子。她讲述了她年轻时的经历。
年轻时,她和她老爸是农民,靠种地为生。他们村子有一位五保户不能动。他们夫妻就对五保户老人说:“你的所有一切,我们都包了。你放心,有我们吃的,就有你吃的。”
从那以后,他们夫妻每年都把自己种的粮食蔬菜给这位五保户,保证一年食用。
他们每天做饭的时候,都带出一份给五保户送去。
生产队原来是照顾老人的,但一忙起来,就不是那么周到和及时了。当生产队领导知道这件事以后,用大喇叭表扬了他们夫妻,并提倡所有的村民都向他们学习。
消息传出后,全村所有的人主动的召开了会议研究,每家负责一周,天天给五保户送饭送菜,买一些生活用品。
就这样,五保户老人活了十几年。后来老人死了,老人的远亲还把这对夫妻告上法庭,说老人有存款,他们照顾老人是为了钱。
经过调查核实,无保户老人没有一分存款,最终,那位原告给这对夫妻鞠了三躬,还道了歉,并留了电话,说:“有什么事找我。”
这对夫妻就是这位老大娘夫妇。
老大娘的话感动了这位司机,司机鼻子酸酸的,问:“您怎么了?”
“我有病了,在小医院说有个结节,我就去大医院确诊。我是低保户,我和我老伴儿每月的钱都不够吃药的,门诊看病,药店买药都不报销。要是有钱,我不会和你们讲价,你们也不容易。”
这几句话彻底颠覆了司机的价值观。他什么也没说。
送到了地方,他一分也没收老大娘的。他问老大娘下次还什么时候来医院。老大娘说,星期六早上五点多就得去医院排号。
司机记住了这个时间,所以早上四点多,司机就跑了将近一个小时,来到这里等老人。
我们听得心里痛痛的,鼻子酸酸的,但又是很欣慰的。
我说:“师傅,我们不急,我们和您一起等。”
我们就这样一直等到了六点钟,老大娘真的过来了。司机立即下车,和老大娘打招呼,把老大娘扶过来,打开车门,让大娘坐进车里,然后,回到驾驶座,开车。
“大娘,这两位也是去那个医院,我就让他们上车了。您不介意吧。”
“不介意,每个人都不容易,师傅您真善良。”
我接过话说:“大娘,您和师傅一样的优秀,我们都知道您的事迹了。我们一定向您学习,老天会保佑您一生平安的。”
大娘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哪里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先进事迹呀。”
这时候,我仔细的看了看老大娘。他的头发全白了,满脸皱纹,那双手就像松树皮一样。
但她穿的很时尚:橘黄色的防晒服,乳白色的麻料裤子,红色的运动鞋,还戴个小红帽子。
我问:“大娘,您的衣服裤子都是谁买的呀?”
她笑了,笑的很开心。
“都是邻居给的。左面邻居有个姑娘,右面邻居还有个姑娘。他们有衣服不穿了,就给我。我嫌鲜艳,他们就说,奶奶,您年轻时没有赶上好时候,现在该补补了,在南方的大城市,大街小巷穿的最鲜艳的都是老人哪。我听了他们的话就穿了,你们看,是不是很好看呐?”
我和朋友一起说:“是呀,是呀,大娘穿的衣裤都非常好看。”
大娘又笑了,低头看看自己的衣裤鞋子,美美的。
这一路,我们说着,说的特别愉快。
到了以后,司机执意要去送大娘上楼。我和朋友都说:“大娘就交给我们吧。您等大娘已经耽误了两个多小时了。”
师傅说:“你们一定把大娘送到看病的地方啊。”
他走了,我们带着大娘上了楼,叮嘱她看完病,等我们,我们带他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