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浩然)

学习用典 圆梦中华,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文章、访谈中引用历史典故,旁征博引、画龙点睛。以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风格。他善于用典,常常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因此学习用典不只是了解几个典故,更应像总书记那样不断深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使我们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顺应时代潮流,保持定力,增强自信,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在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接力中写下我们这一代人的绚丽篇章。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通过此次以围绕“学习用典”作品征集活动,希望广大书法艺术家踊跃参与,展现书法艺术之美。推动全社会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关注,不仅有助全社会深入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思想精髓。同时也有助于让青少年从前人典籍中吸取营养,引导和鼓励青少年通过创作书法作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表达书画名家喜迎党的百年诞辰、共同庆祝的美好心声,进一步激发广大书画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向建党百年华诞献礼。
<什么是能量书画>
首先,跟党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精神就是正能量。
其次,按照总书记关于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技术领域集成创新的要求,将超强生物能量技术、野战抗疲劳技术和负离子技术运用到书画作品中,使书画作品能够释放生物能量波和负离子,可提高人体细胞活力、提升人体免疫力、并可净化空气。将书画作品在原来的观赏性、收藏性、艺术性基础上增加了大健康的功能,是中国书画史上的一项颠覆性创新。
2020年10月9日,国内首个《能量书画》企业标准在中国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对外发布。该标准由吉林省老兵能量书画院发起,吉林省利未能量科技作为标准主体企业参与起草,军内外有关专家受邀参与该标准制定,目前能量书画已受知识产权保护,能量书画将作为具有合格证的产品进入家庭。

本期《学习用典 圆梦中华》能量书画展播为大家介绍的作品来自书法家边靖轩老师。

边靖轩简介
边靖轩,吉林人。吉林大学毕业。
2000年至2017年一直从事房地产策划和户外媒体经营,是省内资深企业策划人和媒体人。
吉林省老兵能量书画院院士
龙收书画馆会员
刘炳森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
吉林国际总裁协会书画院副院长

自2019年开始投入精力研习书法艺术。书法早期受伯父边文源影响很深,习草、隶。后师从刘炳森、韩绍玉习隶、行、楷。兼习甲骨文、大篆等,钟爱草书,熟悉小草笔法,不能突破进入大草,现阶段专习行书,意在寻求大草门径实现顿悟,多次参加各类书画活动和展览并获奖。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边靖轩老师学习用典书法作品。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原典】
大夫曰:“古之君子,善善而恶恶。人君不畜恶民,农夫不畜无用之苗。无用之苗,苗之害也;无用之民,民之贼也。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虽周公、孔子不能释刑而用恶。家之有姐子,器皿不居,况姐民乎!民者敖于爱而听刑。故刑所以正民,锄所以别苗也。”
——汉·桓宽《盐铁论·后刑》
【释义】
锄掉一棵杂草,众多禾苗就会成长,惩罚一个恶人,万民就会喜悦。意谓依法惩办那些害群之马,有助于安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的利益。
【阐释】
《盐铁论·后刑》云:“农夫不畜无用之苗,无用之苗,苗之害也。”农夫面对杂草,肯定会将其锄掉,这样才不影响庄稼苗的正常生长。同样,对于治理国家来说,“人君不畜恶民,无用之民,民之贼也”,对待祸国殃民的恶人,必须将其绳之以法,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称赞。

——《之江新语·激浊扬清正字当头》等文中引用
【原典】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吾甥宜三复斯言,不贻讥于后世,则衰朽与有荣施矣。……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而其本在于养廉。
——(明清之际)顾炎武《与公肃甥书》
【解读】
大量事实证明,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邓小平同志曾经回顾我们党的风雨历程,这样感慨:“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度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匡正祛邪、激浊扬清,这是传统文化中的从政之德,也是营造一个良好政治生态的题中之义。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激浊而扬清,肃贪而倡廉,一方面采取高压态势铁腕反腐,针对“四风”问题刚性执纪,“激浊”工作持续进行;另一方面,出台八项规定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则使得“扬清”工作不断深入。建设廉洁政治,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成为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基本政治伦理和价值追求。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原典】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
【解读】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此句话出自唐朝李商隐的《咏史》,它的意思是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揭示出了一切政权成败的关键。李商隐是晚唐的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在《咏史》这首诗中,诗人根据历史兴亡的史实,得出奢侈与勤俭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的关键。此诗表面上是咏史,实际上是为了咏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2013年1月22日,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强调,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这说明总书记对于某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有着清醒的认识,意在提醒大家,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它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关乎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实现,更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是阶段性措施,更不是一时的行动,而是我党长期坚持的治国之道!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原典】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南宋 朱熹 题白云岩书院对联
【解读】
朱熹用寥寥数语,勾勒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宏大气象,隐喻着修齐治平的理想境界。总书记借此阐明,领导干部肩负着重大职责,更应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一个人什么时候容易犯错?就是以为万物皆备于我的时候,容易随心所欲、利令智昏。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身为领导干部只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才能达到日月每从肩上过、江山常在掌中看的思想境界。“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总书记的话值得领导干部深思。

——《在当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原典】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第二十七》,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解读】
大意是,抑制不良之事于萌芽阶段很容易,到酿成大祸时再来挽救就很困难了。小病早医,无病早防。总书记引用这句话,就是要突出“源头治理”的重要作用,正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当然,末端治理也很重要,尤其是对于沉疴痼疾,更应加大打击力度,但是如果不注重源头防护,就会让不良习惯演变成不良作风,最终愈演愈烈,不仅需要花费更大的治理成本,而且难以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
因此,无论是改进作风,还是反对腐败,总书记都强调“加强源头治理”,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