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巴族0.89万人(2000年统计)。95.4%聚居在西藏东南部地区。门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现也成为门巴族的自称,意为住在门隅的人。族人大多通晓藏语藏文。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牧业和狩猎业。有少量手工业,擅长制作木碗、藤器。门巴族与藏族长期往来,生活习俗相似,关系密切。男女都着氆氇长袍,足登软底皮靴。吃大米饭、辣椒,也吃糌粑,喝酥油茶。
54.1 墨脱①门巴族赋
喜马拉雅山之南坡,群山峡谷;雅鲁藏布江兮东面,峭壁丘陵。不齐气候,上下悬差之布局;迥异风光,高低只叹之典型。雪域冰封之地带,银装素裹;苍山树密兮襟怀,绿旺青纷。千里森林兮过渡,九重梯级之分明。含苞吐蕊,姹紫嫣红之花卉;弥雾笼烟,橙黄墨绿兮乡村。玉米满坡之蓬勃,丰收希冀;稻田扬穗兮繁华,喜悦提升。芭蕉成片,疑是海南兮借景;杨柳摇风,别裁山上兮撷英。
山腰老屋,竹木干栏之结构;林际新楼,石砖基座兮坚牢。青瓦出檐之人字,横椽跨脊;木墙作面兮回形,吊脚防潮。转梯侧向,传统居民之神韵;擎柱双撑,端庄形构兮风骚。整齐摆设,简约协调。男服之短松轻便,适宜湿热;女装兮是紧束简单,快捷劬劳。无须领袖,前后从头之套件;留口脱穿,背肩披犊兮外毛。主食米粮兮裹腹,特怜稻谷;辅襄瓜果以润肠,偏嗜辣椒。藏医草药,济世悬壶之橘井;天堑云崖,横空跨壑之索桥。闯险兮马帮驿道,人烟稀罕;养蜂兮石窟玄门,集镇代销。
天赋以能歌善舞,风姿绰约;世传以短笛横吹,玉韵啁啾。流行曲调,特有东三巴②之品味;地理风情,别裁藏一族兮歌喉。有感喜悲之两类,非同商羽;抒情忧乐兮几番,别异春秋。每逢喜事,多用比喻以欢唱;届遇良时,常生即兴以应酬。家乡历史,民族斗牛。英雄业绩,时代风流。倾诉底层之苦难,悲歌慷慨;畅谈厄运兮痛伤,怨曲沉浮。余音涕泣,最忆农奴之悲惨;旧事依稀,难忘天暗兮忧愁。萨玛酒歌③之喜宴,填词即兴;门隅④婚事兮良缘,雅致放讴。一人哼唱,长短不拘以形式;众口相赓,高低自在于岗丘。年节集中以表示,家乡热爱;周邻结好之象征,幸福追求。
嗟夫!大元霸业,早辖神州之治土;举世鸿图,统归禹甸兮边疆。七百余年之王化,成功典范;八千多位兮民归,深谢中央。当家作主,新中国兮日新月异;废奴解悬,老西藏之气瑞云祥。桎梏之从今摆脱,舒眉吐气;囹圄兮曩昔消除,迎曙向阳。别贫困,迈康庄,换茅舍,建木房。高原孤岛,一步登天于现代;隔世老林,九重圆梦于天堂。公路通车于波墨,流星挟电;索桥铺板以平安,无虑过江。投资办学,建设黉宫之迅速;治病就医,栽培杏苑兮芬芳。程控卫星之电话,直通村户;视频信号兮手机,覆盖山乡。
木兰山樵诗曰:
门巴面貌上高台,无限光明向未来。
火种刀耕遥是昨,书香电视喜亲孩。
平民百姓言渠畅,内地千秋轨路开。
赶集相逢诸姐妹,春风笑靥挂双腮。
【注释】:
①墨脱: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印度毗邻,意为“隐秘的莲花”,“墨脱”一词在藏文中是“花”的意思。墨脱县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境内的居民主要为门巴族和珞巴族。②东三巴:是门巴族的一种古老民歌曲调。流行于西藏墨脱地区,因产生于门隅东三巴而得名。歌声高昂动听,曲调古朴浑厚,即兴填词。③萨玛酒歌:是门巴族诗歌中主要歌体。“萨玛”是曲调名称,多用于婚礼、节日、酒会或劳动等喜庆和欢乐的场合,偏重抒情。歌词内容以表达祝福、赞颂和祈愿为主,从各方面反映了民族生活和习俗。萨玛酒歌分多段体和独段体两种,以多段体居多数。④门隅: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藏南地区,山南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东南。门隅地区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这里处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历史上被视为神秘的地方,藏语称“白隅吉莫郡”,意为“隐藏的乐园”。门隅的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最高处可达海拔4000米,而南部海拔高度仅500米左右。北部河谷比较开阔,包括勒布至达旺的广大地区,有娘母曲江、达旺曲江两条河流经此地,是主要农业区,著名的达旺寺就坐落在北部达旺河谷地带。门隅地区可分为东西两块。以达旺西边的静东山为界,西边是达巴、邦钦、勒布,叫西门隅。东门隅有尼玛措三地、淑、绛达、僧格宗、牛玛董、章玛水域、绒囊等,叫做东门隅。该地是我国少数民族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

